第148章

第148章

 

至于毛熊的老对手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是二站时期德国装甲部队的两大杀手锏,在战斗中拳打t-34,肘击谢尔曼,相传击毁一辆虎式或者黑豹坦克,盟军要赔上五辆坦克,为德国装甲部队创建了不世功勋。

 

虎豹坦克俨然成了盟军装甲部队眼中的“雌雄双煞”,美苏两大明星主战坦克皆望风披靡,两种坦克因此名声大噪,其影响力洞穿几十年的时光,后世仍能辐射一大帮历史和军事的研究爱好者。

 

但两种极具传奇色彩的中流砥柱式的主战坦克,却也是德军装甲部队最终走向覆灭的主要诱因。

 

很多人长期吹捧的德国科技成就——尤其是军事装备研发的成果,从来就不是德国人在科技或者国力上优越于盟国的证据。

 

恰恰相反,短视、低效、低性价比、不计代价、好大喜功式的装备研发思维,是德国武备与盟国武备在战争中对抗落败的主要原因。

 

而虎豹坦克的原罪就是过分地强调质量性能,而置产能和性价比于不顾。简而言之就是纳粹利用珍贵的战略资源不计成本地拼凑出的战斗力一流,而保养、操控、可靠性等方面末流的战争机器怪兽。

 

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之所以强大,源于各项高性能指标,在装甲厚度,火炮口径,火控系统,制作工艺等方面全方位超过对手。

 

为了研发全方位压制对手的先进坦克,德国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科技人员和优秀设计师,耗时一年多研发出黑豹坦克,并于1942年12月正式生产型投产。

 

此时距离“t34危机”已过一年半有余,若加上后期为了应对战场形势变化,不断对黑豹进行升级,黑豹坦克的研发升级耗时三年多;

 

而对手t34仅做一次升级,从t34/76型升级t34/85型仅耗时一个月。

 

虎式坦克更是在三十年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在1942年3月才开始少数列装。

 

作为精密的作战武器,虎式和黑豹的很多部件制造工艺复杂,需要一些精密的加工工具和相当熟练的专业技术工人,需要单独的工厂生产线。

 

而t-34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甚至拖拉机工厂就可以代工生产。

 

黑豹坦克全重高达46吨,几乎和毛熊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同样重量,is2和is3为重型坦克,而“黑豹”被德国定义为中型坦克;

 

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垂直装甲,虎式重型坦克的重量高达56吨。

 

庞大的身躯,厚重的装甲对优质钢材的需求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德国的钢产量本来就远逊于盟国,可是单车的耗材却远高于盟军坦克。

 

得益于大功率发动机,两种坦克的机动性也不差,所以油耗也是相当的高,遗憾的是续航能力却低于主要对手t34坦克。

 

两种坦克的造价也是非常昂贵的,黑豹坦克造价14.39万帝国马克,同时期国防军下士的月薪仅为36帝国马克。

 

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4号坦克的两倍和3号突击炮的四倍,相当于t-34坦克的三倍和is-2坦克的两倍。

 

虎豹坦克成了国防军眼中名副其实的吞金兽,令德国军方又爱又恨。

 

很显然黑豹和虎式坦克的研发和生产,极大地挤占了德国珍贵的科研、技术工人、工厂、资金、矿产等战略资源,大大制约了其他装备的研发及量产。

 

因此虎豹坦克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香饽饽,却是纳粹军工业的烫手山芋;德国军事装备的黑科技智慧,本质是挖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饮鸩止渴。

 

虎式和黑豹坦克的精密性决定了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因此虎豹坦克的生产就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熟练工人,耗费更多的工时。

 

以黑豹为例,其生产工时高达一万五千个工时,而t-34的生产工时仅仅七千个工时。

 

复杂的工艺和和超长的生产工时,限制了虎式和黑豹坦克的产量;战争期间虎式坦克的生产总量只有区区一千三百多辆,黑豹坦克稍多一些,也只有六千多辆。

 

由于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高指标要求,德国的工业产能是不足以支撑两种坦克的大规模量产,两种坦克的低产能实际上是德国军界过分要求质量而被迫在数量上做出妥协的结果。

 

相比较盟军的在主力坦克如t34和谢尔曼坦克虽然火力和防护能力劣于虎式和黑豹,但是它们的产量却是虎豹坦克的十几倍,谢尔曼坦克生产了三万多辆,t34的产量更是高达四万辆。

 

虎式和黑豹坦克完全被盟军的钢铁洪流淹没,其低产能和高战损严重失衡。

 

虎式和黑豹作为一台精密先进的战争机器,功能全面威力强大,其操作性异常繁琐,出故障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由于过分强调先进性,虎豹坦克的复杂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坦克手的培训也是颇费时日,培养优秀的坦克手难度甚至高于车辆的生产。

 

即便是熟练的坦克手操控虎式和黑豹坦克也是小心翼翼,虎豹的坦克手不但要熟悉车辆的操控,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尤其是黑豹坦克的早期型号,故障率之高令人咋舌,首战库尔斯克战役,参战的二百五十多辆黑豹坦克仅仅一天就损失了二百一十辆,其中因机械故障频发、发动机起火、传动系统出问题等技术问题的损失远远高于苏军炮火摧毁的数量。

 

t34坦克在性能上不能媲美虎豹坦克,但是结构简单,操控便捷,甚至是生产工人就直接可以驾驶参战,坦克手的培训比虎豹坦克容易得多。

 

另外虎豹坦克在空间配置方面存在缺陷,两种坦克车体虽大,但是留给驾驶员的地方却不多,且车体内两个乘员间空间是不互通的,不能互相借用对方的空间,两者被变速箱及大量上层结构隔开,此外锋利的突出物很多,很容易致使驾驶员受伤。

 

虎式坦克整体系统过分精细,导致机械故障较多,小毛病频发。

 

更严重的是虎式坦克经常在战场上掉链子,因故障造成的损失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战损。

 

虽然经过多次升级改进,但是虎式坦克高故障率在整个服役期间也没有得到解决,加之苏联的新锐坦克t34/85和与is-2的横空出世,虎式坦克的优势大减,逐渐对战场形势愈发感到力不从心。

 

虎式坦克被迫于1944年停产,独留黑豹坦克支撑大局。

 

但是黑豹的故障率比虎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靠性差,可以说是“黑豹”最致命的缺陷,主要归咎于设计变化,动力系统的设计原本是为30-35吨的坦克制定的。

 

而且“黑豹”为了提高各种指标,重量一再增加,最终超过46吨。

 

因此,“黑豹”超载的动力系统不仅导致油耗过高,而且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磨损甚至毁坏。

 

所以虎豹坦克的日常保养是极其频繁的,需要保养的零部件更是多如牛毛,一般的工人无法胜任,和生产一样需要大量的专业熟练技工。

 

虎豹坦克的维修过程也是非常麻烦,首先是虎式和黑豹坦克都严重超重,一般的抢救车辆不足以拖拽受损战车,需要用专门配备的特种抢救车辆,希大爷甚至在1944年4月,曾亲自下令扩大重型抢救车的生产。

 

即便如此战场上受伤的虎式坦克仍需要两三辆重型拖车才能拖回去,还有很多坦克因无法维修而抛弃在战场上。

 

另外虎豹坦克过于精密,导致单位受损面积中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便更多,这就需要工厂为其提供更多的配件,进一步挤占了工厂的产能。

 

维修和保养一样,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然而专业的维修工人主要来源却是各大坦克厂的技术人员。

 

德军的高层深知没有良好的后勤支援就无法快速形成和恢复强大的战斗力,迫不得已,即便是在物力人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也要给予了装甲部队的技术保障兵种最大的投入和加强;

 

这对于原本就很脆弱的德军后勤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

 

德军高层在坦克的数量与性能质量之间的博弈中选择了后者,受限于德国的工业产能和战略资源的短缺,虎式和黑豹坦克始终无法大规模量产,而自身有存在不小的缺陷。

 

在解决缺陷和提高产能上,二者又相互掣肘牵制,进而形成一个死循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好大喜功,全然不顾自身承受能力,将志存高远,演绎成了好高骛远,由此祸不远矣!

 

第二次世界大站是大兵团多兵种联合作战的一个高峰,所谓的大兵团不单指兵力众多,而且涵盖了庞大数量的装备投入,这也是大兵团作战的物质基础。

 

德国在二站初期深谙此道,无论是闪击波兰还是空战不列颠,都投入了远多于对手的兵力和装备。

 

突袭毛熊时双方兵力和装备相差无几,但是在单位作战区域里德军集结的兵力和装备都是优于毛熊的;

 

相对于对手的数量优势也是德军在战争初期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不过德国人的好运气没有持续太久,突如其来的“t34危机”,令德国人杞人忧天,唯恐装备优势的易手引发蝴蝶效应改变战局走向,开始认真研究t34的特性,借鉴其先进合理之优势研发出性能出色的黑豹坦克。

 

仅论单车性能,盟军所有中型坦克的性能无一出其左右,但是在大兵团作战场上,黑豹坦克和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虎式坦克却总是“龙游浅滩遭虾戏”,遭遇盟军的谢尔曼和t34屡屡败北,不仅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成为德国军工界东施效颦的典型。

 

虎式和黑豹坦克胁迫了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思想,即无视数量,却对质量和性能的高度迷信;

 

结果是不仅于后院祸害德国的战略资源和后勤,还在前线将德国的装甲部队拖累至万劫不复的深渊。

 

虎豹坦克其实并非德国装甲部队的最佳选择,原因有几个。

 

其一,对比t34,虎豹坦克的火力优势并不明显。

 

黑豹坦克的终极版黑豹g型比t34/85型坦克正面对射时更占优势,能在800米的距离上洞穿t34/85的正面装甲,而t34/85只能在500米的距离上击穿黑豹g型的正面装甲;

 

两种坦克在侧面、后方装甲互射时不分伯仲。

 

虎式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采用了传统的垂直装甲,没有使用当时更为先进的倾斜式装甲的设计,使得其防护能力,与重量并不相当。

 

虎式坦克正面防护力并不尽如人意,正面防护能力甚至不如重量比它轻的豹式坦克,吨位更为轻便的t34/85却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干净利落的撕开它正面厚达100毫米的装甲。

 

这也是1944年之后,虎式停产的重要原因,与其说是虎式的无奈不如说是它的耻辱。

 

实际上虎式和黑豹坦克的优势比较单一,其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装甲防护和火炮洞穿能力两个方面,拿t34/85型坦克作对比可知,该型坦克的防御和攻击能力不如黑豹,但是在可靠性、操控性、机动性、续航能力等诸多方面则远胜于黑豹。

 

尤其是t34/85的可靠性令人叹服,至今仍在老挝、半岛等国装甲部队服役,尽管该型坦克的生产线已关停六七十年。

 

在第二次延坪岛海战,北棒海军甚至将t34/85型的炮塔搬上军舰,将南棒海军先进的第三代pk炮艇虎头海雕357号压制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南棒舰艇在返回基地前沉没。

 

毛熊的t-34/85型坦克被公认为二站最好的坦克,它的的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并且将平凡发挥到了巅峰水平以至于诞生奇迹。

 

其二,德军装甲部队的辉煌战绩和虎豹坦克的性能关系不大。

 

德国装甲部队闪击法国获得空前胜利,很多人误认为法国坦克无法匹敌德军坦克,然而法国的索玛s35中型坦克不论是在火力、机动性、装甲防护力,均优于当时德军的主力三号坦克,只有动力稍逊。

 

但由于法军的战术拙劣,只用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除少数被德国空军摧毁之外,悉数被德军缴获,编入德军战斗序列,投入到东线作战。

 

同样优秀的r-35轻型坦克、b1重型坦克,也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法国就投降了。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进攻毛熊。

 

靠着突袭优势,德军将苏联布置在西线的320万部队、12000辆坦克打的溃不成军,但是在斯摩棱斯克战役毛熊独立坦克第4旅装备的t-34/76型坦克将“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率领的第2坦克集群打的抱头乱串。

 

当时德军现役坦克在100米内都难以击穿t-34正面装甲,而t-34却能在500米外击穿德军所有坦克的前装甲。

 

毛熊依靠t-34/76坦克的性能优势重创德军,此战红军击毁坦克20辆以上的王牌就诞生了5个,其中拉布里年科上尉战绩高达52辆。

 

史称“t-34危机”。

 

但是德军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红军在闪电战的锋芒下一路溃退至莫斯科。

 

这种悬殊的战损比例造成前线德军恐慌,古德里安等将领集体要求加快新型坦克研发,“t-34危机”的爆发让德国军界高层开始朝片面追求坦克性能的方向策马奔腾,虎式和黑豹便应运而生。

 

事与愿违,虎豹坦克不仅没能守住“祖辈”级坦克打下的江山,反而受限于自身的产能,难以将单车的超强性能升华为坦克兵团强大的战斗力,给德国装甲部队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德军在法国战役和巴巴罗萨计划投入坦克的性能均不如对手,却依靠数量可观的坦克,配以隔命性的战略战术和大败敌军,德国装甲部队取得了战争中最辉煌的战绩。

 

虎豹坦克诞生后虽然在战斗中取得很大的战果,但德军装甲部队却未在一次具有决定战争走向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德国装甲部队投入的坦克数量远逊于对手。

 

反观毛熊亦是如此,单位作战区域里集结的坦克数量不如德军,空有t34这样的杀手锏,却屡战屡败。

 

在战争中后期,德军的虎豹坦克性能已然领先t34/85,但是依靠数量优势,红军坦克将德军装甲部队碾压至灭亡。

 

其三,以虎豹坦克为主的德军装甲部队综合作战能力远逊于盟装甲兵团。

 

盟军坦克单车性能劣于虎豹坦克,但不存在代差,由于庞大数量的加持,盟军装甲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是强于德军装甲部队的。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兹曾说过“在任何情况下,数量优势都是最普遍、最有效的制胜因素”。

 

德军虎豹坦克生产总数不过七八千,而盟军的谢尔曼和t34坦克总数量高达七万辆,双方数量相差近十倍,在再结合兰彻斯特方程“性能的平方才能抵消数量的倍数”这一原则,虎豹坦克必须有百倍的性能优势才能抗衡十倍数量于己的盟军装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