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带来的另外一个“成果”,就是保质期长、运送成本低、廉价的真工业食物,其中罐头食品首当其冲。
实际上,密封罐头的技术是一个叫做尼古拉斯阿佩尔特的法国人发明的。
当时,拿破仑想要解决军队的食品供给问题,而阿佩尔特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发明了密封金属罐外加高温消毒的技术,大大地提升食品的保存期限,也因此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奖赏。
不过,对吃十分讲究的法国人并没把罐头食物放在眼里,反而是英国人将此发扬光大。
一个叫做彼得杜兰德的英国人,紧跟着阿佩尔特的步伐,申请了密封罐的专利,其中也参考了不少阿佩尔特的发明技术,并把它卖给了英国商人。
1813年,英国第一家食品罐头公司成立。
凭借着英国人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生产线,从肉、鱼到蔬菜汤、渍水果,英国人都能生产出来。
罐头食品生产的一大核心就是高温。
关于微生物的研究发现,有些休眠状态的细菌和真菌孢子(比如肉毒杆菌芽孢)可以在100°c以上的温度存活。
一般的食物煮熟了马上就吃了,温度足够杀掉活菌就行;
但是细菌芽孢却能在罐头的厌氧环境中苏醒、生长然后让食物变质,所以必须要消灭干净——在130°的高温下蒸上接近20分钟。
在巴斯德关于细菌的研究之前,人们已经通过不断的试验,得出了“高温能够保证食品不变质”的结论;
后来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更是促成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以及食品安全的提升。
不过,长时间高温消毒会让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只好用口重的调料掩盖,味道自然不怎么地了。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味道不是首要考虑。
英国广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军队,非常需要这些罐头来给他们提供“家乡的食物”。
比如,在阿三的殖民地官员,会在午餐会上食用“罐装鱼、培根、鹅肝酱饼、芦笋和奶酪”,配上罐装豆子、衣栗子以及瓶装杏仁和葡萄干。
而上流人士的餐桌上,则是三文鱼罐头、罐装蘑菇、瓶装豆子,以及腌黄瓜、调料、果冻和果酱,这些都是“令人敬仰的东西”,但光看罐头二字就让人食欲全无。
为了方便,殖民地不少美食也被英国人改造成了快餐,例如阿三的咖喱,本需要精心调配的各种香料,结果被英国人把所有的粉粉都堆在一起做成混合料包,和鸡放在一起咕咚咕咚一通乱煮。
后来自然也出现了罐头制的咖喱,连煮都免了。
而到了19世纪末,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量产带来的廉价,工业食品蔓延到了城市民众的餐桌上。人造黄油、炼乳和可可等等工业产品开始成为家庭食品主力;
来自殖民地和新世界的肉(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地),被提前称重然后密封包装,放在杂货店里卖;
从夏威夷和马来西亚进口的水果罐头也登上了商品货架。
普通工人阶级也能通过罐头食品,制造虚假的“奢侈享受”了——
“……傍晚茶包括加拿大三文鱼罐头,佐以面包和黄油,澳大利亚梨子罐头和康乃馨炼乳。”
不要笑人家寒酸,在那个年代,罐头和其它工业食品对于平民阶层非常重要。
两场战争,英国广布全球的的农产品贸易遭到了严重打击。
在严格的配给制度下,罐头蔬菜成为了平民阶层几乎唯一的蔬菜来源,丑国产的午餐肉简直有如珍馐。
甚至连一些上层阶级都因战争的经济拮据而失去了专属的厨师,捣鼓不出来欧式的美食,不得已加入了“黑暗料理”的队伍。
而当经济恢复、人们又重新开始考虑口腹之欲之时,也就早已没有了“英国美食”一说,来自民间的饮食文化几乎断代,高端饮食只好转向法国菜、意大利菜,而平民饮食则由各类移民后裔提供。
而后世唯一能被称得上美食的,正是大名鼎鼎,堪称英国“国民菜肴”的炸鱼薯条,在全英境内门店遍布,达上万家,数量是麦当劳的8倍。
一站时英国士兵间曾经流行以“炸鱼”“薯条”作为接头暗号,辨别敌我。
在2010年“英国十大特色”的全国调查中,炸鱼薯条以73%的得票率领先“女王”和“披头士”,成为英国文化符号。
如果说炸鱼薯条打上了深深的“英伦”烙印,那么这个烙印来自于工业隔命时期:在机器高速运转与城市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食物口味。
其实英国人不是很爱吃鱼。
同样是岛国,英国比小本子对鱼肉的热情要低得多。
虽然有着长达1145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以及占据优良渔港如布利克瑟姆带来的欧洲第一鱼类捕捞量,但直到维多利亚时代之前的英国饮食文化里,鱼肉都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甚至是比牛羊肉低一等的食材。
莎士比亚时期,也曾广泛认为鱼肉“营养不良”,多吃无益。
在莎翁的名著《亨利四世》中就有:
“这种不苟言笑的孩子从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平常吃的无非是些鱼类,所以他们都害着一种贫血症。”
直到后世,英国的人均鱼肉摄入量仍远远低于小本子。
东南部宽阔平原的肥沃耕地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吹拂过的优良牧场,都为英国本土的畜牧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余地,也给英国人的餐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不过,食物的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来自于个人口味,过去的时间里,地理与宗教为人们做出过选择。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技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交织出的路径,又将人们的口味选择带往新的方向。
比如18世纪拖船渔网的发明,使得英国海上大捕捞的渔业产量飙升,鱼类这种廉价的食材首先喂饱了沿海地区民众的肚子。
到了19世纪英国铁路发展狂飙猛进的时代,铁皮蒸汽车穿过英格兰的宁静乡间,将新鲜鱼肉运输到全国范围,尤其是人口爆发式增长的新兴城市,那里有数以万计被工业化浪潮冲击着进入工厂的劳工阶级。
对他们来说,新鲜又便宜的鱼肉是其补充蛋白质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或者说,是铁路开启的新纪元、城市和人口的博弈为他们做出的选择。
但是从“鱼”到“炸鱼”的选择,其实来自于另一拨人。
英国传统的鱼肉烹调法无外乎“煮、烤、煎、炸”,其中著名的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派”即是将数条整鱼露出头部,尾部排成一圈塞进馅饼里烘烤。
而将去掉头尾的整块鱼排以面粉裹入、继而油炸的方式,来自于英国以外的犹太人。
20世纪开始的几年,东欧的犹太移民为了避免迫害来到英国。
投奔异国他乡的过程中,财物也许遗失,但吃惯的食物味道却一有机会就要寻回:腌黄瓜、甜菜根、鲱鱼、熏鲑鱼——以及炸鱼。
炸鱼是犹太人的传统食物,在不能做饭的安息日,周五中午提前做好便于保存的炸鱼是犹太人的习俗。
最初的炸鱼做法是在鱼身裹上面包糠,以后逐渐开始用蘸了苏打、啤酒或者“家族秘方”的面糊取代,这样的制作相对简易,并且鱼肉得以保持完整。
那么炸鱼是如何从最初简陋的移民餐,变成英国名声最响亮的国民美食
这就绕不过炸鱼的“伴侣”——薯条了。
无独有偶,薯条的原材料——土豆,从1539年被西班牙人在秘鲁发现并带回欧洲,到战胜面包和燕麦成为英国人的主食,也差不多了两三百年。
正如鱼类在18、19世纪日益上升的捕捞量和所提供的优质蛋白养活了膨胀的人口,土豆这种茄科植物在英格兰岛上大规模种植成功,并且同样能以较多的热量支撑更多人口的生存。
尤其在18世纪中叶欧洲小冰期,传统作物产量萎缩时,土豆依然一枝独秀地扛起了喂饱人类的大旗。
难怪恩格斯也对土豆饱含赞美,称其“对于工业隔命的重要性如同铁一样”。
今天的英国已是土豆产销大国,一年产销土豆达到250万吨,其中四分之一的形式是以薯条的方式被消耗享用掉的。
历史上是哪位天才发明了薯条这种风靡全球的小食已无从得知。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同样是在维多利亚时期,同样是工业隔命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田地开始在工厂干活,由此也逐渐养成在家以外的地方完成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一天14小时、一周6天的流水线高强度工作,工人们急切需要方便快捷、高热量的食物来维持体力,高产高热量又物美价廉的土豆无疑是最合适的粮食。
依据英国bbc公司的统计,在1881年,英国每周人均土豆消耗量是6公斤。
可以想象,城市的工厂工人在烹饪工具、燃料和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会涌向工厂门口或街边的临时摊位,那里已经摆出了简易制作的土豆制品,要么煮、要么烤、要么烘。工业隔命重塑了英国人的餐桌。
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油炸方式烹饪土豆条的摊位,在大街小巷的外带食品中胜出。
也许是油炸的食物更能带来舌尖的满足感,同时维持更长时间的热量供给。
按照英国牛津英语辞典的记载,“薯条(chips)”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里:“将薯条入油、充分炸透。”
不过炸鱼薯条里的薯条算是英式薯条,与美式快餐里的薯条“french fries”略有不同:后者多是以冰冻的土豆去皮后由机器切成长短一致、更为细条的形状烹炸。
而炸鱼薯条里的chips则是将土豆洗净后不去皮而随意切成更为厚实的条形,土豆皮衣入油炸出的焦脆,对于英国人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但是薯条刚刚登陆英伦的时候,也曾面临式微,因为它的竞争对手炸鱼的受欢迎程度也毫不示弱。
就在工厂门口的薯条摊位摆出后不久,犹太移民也摆出了自己的炸鱼摊。
两种食物终于碰面了:一个是外来移民简陋的安息日餐,一个是涌进城市产业工人填补热量的快食。
由于在食材来源和烹饪方式上的优势,都是劳工阶级的食物选择。
这两种摊位一开始互争客源,针锋相对,不久头脑灵活的犹太人就醒悟过来:为什么不把两者合二为一来卖呢
在这之后,由于工厂食堂的设立和普及,以及餐饮业“登堂入室”的趋势,街头小吃的规模开始慢慢萎缩,炸鱼薯条摊变成了炸鱼薯条店。
依旧是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另外一本书《雾都孤儿》中,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东伦敦街区出现的早期炸鱼薯条:
“在那脏乱的店里出售的是,许多大小和图案各异的丝质手帕,尽管fled店很小,它依旧囊括了理发店、咖啡店、啤酒店和炸鱼薯条店”。
而现实中英国第一家炸鱼薯条店的经营者约瑟夫马林是个罗马尼亚犹太人,1860年他在伦敦老福特街拥有一家叫做arl“s的店。
据说曾经一度伦敦闹了鱼荒,于是那段时间里店里改卖炸薯条,生意竟然也不错。
所以当鱼荒危机解除,炸鱼回归的时候,店里的薯条摊位依然保留,还加载了炸鱼薯条套餐,鼓励人们将炸鱼薯条一起购买。
顾客对炸鱼薯条的反应热烈。
生意火爆时,arl“s店的队伍可以排到半英里长。
这两种食材在英国一拍即合,英国的鱼薯生意从20世纪起飞速发展,在1910年英国国土上有超过25000家“鱼薯店”。
到了1920年,店面涨到了35000家。
直到后世,在英国有将近一半的鱼是就着薯条吃掉的。
炸鱼薯条对英国人来说是件大事。
曾经以油墨报纸包裹的包装,早已被更环保的纸餐盒替代,简陋油锅支起的摊位也已变身成连锁或规范的明亮店堂。
早期的鱼薯店在鱼类上别无选择,只能买每天早上最先到达港口的鱼。
归功于运输与冷链技术的飞速进步,后世英国境内鱼薯店里的炸鱼有八成以上是鳕鱼或黑线鳕,这其中也有炸鱼薯条吃法的“南北之争”:
从英国南部到中部,炸鱼用的鱼排都是鳕鱼,过了中部地区往北,就是黑线鳕挑大梁。
此外,南部的炸鱼用油偏向口味清淡的植物油,而北部如约克郡一带,炸鱼必须经过牛油“历炼”,口感才算正宗。
英国人称炸鱼薯条里的薯条为chips,一般连皮切粗条烹饪;
而将美式肯德基或麦当劳里那种去皮后更细长的薯条称为“french fries”,翻译过来就是“法国薯条”。
不过虽然名叫法国薯条,但公认最早的发明者却是比利时人。
在比利时记者jo gerard调查中,一本比利时南部某家庭内部记录册中提到最早薯条的制作记录:在1680年(荷兰统治时期),当地人就开始使用油炸土豆条这种方法来烹饪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在比利时南部默兹河谷沿岸生活的居民创造了薯条。
因其习惯捕捞一种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水域生长的细长形小鱼,以整个油炸的方式烹饪入食。
而在18世纪欧洲小冰期时,封冻的河面也封冻了小鱼的来源。
用以果腹的土豆在当地人的灵机一动下被切成细长的条鱼形状,再入锅油炸,薯条就这样诞生了,这样看来,薯条从最开始就跟炸鱼有不解之缘。
二站时,英国的食物有三分之二以上依靠进口,由于海上补给线遭到德军袭击,粮食紧缺,英国政府对于国民实行配给制,但这个配给清单里并没有包含“炸鱼薯条”。
英国高层明白,明白炸鱼薯条是让民众填饱肚子最有效的食物,也是英国广大劳工阶级长久以来的“安慰剂”——不管是在一站还是二站时期,“炸鱼薯条”总是保证供给。
英国高层鼓励英国家庭自己种植自给自足、容易收获的土豆;
而在鱼类的供给上,英国一半渔民在养育国家,一半在保障水域安全。
由于希大爷的部队在英国周围水域布置了许多致命的水雷,英国号召大量渔民把水雷找出来(格林姆斯比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扫雷地区)。
扫雷的方式是采用专门的扫雷舰,舰上有种锯齿形的金属扫线,当它靠近水雷时,会切断挂着水雷的金属线,水雷迅速浮出水面,被炮火击中后再沉下去。
二战中有超过6万多渔民被征召去扫雷,清扫了超过16000枚水雷,因此丧生的人达到14500多人,250多艘船只在当值时被击沉,换来的是安全的渔业捕捞海域。
但英国人对炸鱼薯条的认真还远不止这些,为了炸鱼面团里雪白鲜嫩的鳕鱼排,从1944年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间,英国不惜多次发动海军进行“鳕鱼之战”,来捍卫他们吃炸鱼薯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