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道:“秦兄不必自责,他们是小人之见,不值一提。你只管安心读书,我自然会替你分忧。”
秦钟听罢,眼圈微微泛红。他本是清寒人家出身,自幼便因家境缘故处处低人一等,难得遇见宝玉这样真诚以待的朋友,顿觉自己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暖意。
二人一同离开学堂,回到书房歇息。秦钟感慨道:“宝兄这般为我,实在令秦某无以为报。只盼日后能有机会相助宝兄,才不负今日之恩情。”
宝玉笑道:“你我既为朋友,便无需言谢。只要你我心意相通,共勉于学问便足矣。”
塾内暗潮涌动,派系初现
然而,宝玉的袒护在其他学子眼中却并非全是美事。姓李的学子回到座位后,低声对身旁人说道:“你看看,宝二爷可真是偏心得紧,难不成这家塾以后是为秦钟一人开的?”
另一人悄声接话:“谁让人家会讨巧呢?不过,我倒要看看,他在这家塾里还能得意多久。”
这几句话虽轻,却隐隐透露出对宝玉和秦钟的不满。家塾中本就存在些小派系,这场争执无疑让矛盾更为激化。
而宝玉对此却并未察觉。他一心想着如何帮助秦钟适应新的环境,却不知自己过于明显的偏袒反而让秦钟更加成为众矢之的。
师生探讨,风波后共勉
翌日,贾代儒在课堂上提问经典,点了秦钟的名。秦钟因昨日起争执之事,心中惴惴不安,但又不敢怠慢。他一边咬着牙作答,一边暗自祈祷不要出错。
谁知,贾代儒听后却频频点头,甚至赞许道:“秦钟虽来此不久,但答得倒颇为中肯,可见用心。”
此言让秦钟悬着的心稍稍放下,而其他学子听后,却有人露出不屑的神情。宝玉见状,心中虽有不快,但也不愿多言。
下课后,秦钟走到贾代儒身边行礼道谢。贾代儒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进了家塾,便以学问为要。记住,待人处事,稳重谦逊最为重要,莫因一时风波分心。”
秦钟连连点头,宝玉在一旁听了,也深以为然。离开学堂后,宝玉对秦钟说道:“先生的话的确精妙,我平日里也该多加注意,不让人挑了错处。”
秦钟听罢,感激道:“宝兄之学问才情本已令人钦佩,如今更能以大局为重,真乃我之楷模。”
二人相视一笑,友情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