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两国的对峙愈加紧张,战火似乎随时可能点燃。秦国大军驻扎在长平北面,白起率领大军稳如磐石,张述则随同白起一同抵达前线,负责情报收集与谋划战略。对于眼前这场世纪之战,张述感到心头沉重,赵国的名将廉颇以其坚守策略令秦国屡屡碰壁,战局胶着。
秋日的清晨,凉风卷起前线的尘土,飘扬在秦军大营四周。张述站在白起的帐篷前,凝望着远方赵军的营地,心中思索着赵国军势的虚实。赵军号称四十万大军,但从各方探子带回的情报来看,赵军内部士气并不如表面坚固。尤其在廉颇的固守策略下,赵国将士虽无性命之忧,却长时间未见战机,士气已渐有松动。
张述踱步回到帐内,白起正端坐案前,神情冷峻而深邃,似乎在等待张述的谋划。帐中气氛压抑,寂静无声,只有几缕火光在油灯中微微跳动。白起手中的羽扇轻轻挥动,带着丝丝寒意,眼神却始终停留在桌上的军图上。
“赵军士气如何?”白起抬头问道,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廉颇固守不出,意在以时间消耗我军,但这种消耗对赵军本身同样不利。若我们能进一步加大压力,或可击溃其军心。”张述沉稳应对,目光不离白起。
白起轻哼一声,显然对赵军的固守策略有些不屑。“廉颇老谋深算,知道我秦军擅长攻坚,不敢出战。但他若以为能靠坚守拖住我军,那就大错特错了。”
“将军所言极是,廉颇此计虽固守有余,然却无胜机。”张述微微颔首,“我已派出几支探子,打算试探赵军的防线,若有破绽,便可一击而破。”
“嗯。”白起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你继续观察赵军的动向,我会准备下一步的进攻。”
张述应声告退,走出帐篷,迎面而来的寒风令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前方的赵军大营,隐约可见的一片旌旗随风摆动,昭示着两军之间的紧张对峙。此时,两军虽然都在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双方都在暗中较劲,似乎谁先动手,谁就可能成为这场战争中的败者。
夜幕渐渐降临,秦营中灯火通明,士兵们开始收拾兵器,准备次日的战斗。张述回到自己的营帐中,铺开了从赵营中获取的情报地图,开始详细分析赵军的布局。赵国的防线非常严密,特别是在正面阵地,几乎无懈可击。然而,张述的眼光落在赵军营地的西侧,那里的防守较为薄弱,似乎是一个可以突破的点。
“赵军的主力在东侧,西侧的防御薄弱,看来廉颇也意识到东侧是我军的主要攻势方向。”张述自言自语,陷入了深思。他并不打算轻易出击,因为他深知,廉颇布下的防线,绝不会如此简单,若贸然行动,极有可能落入赵军的陷阱。
思索再三,张述决定派出更多的探子,进一步侦查赵军的西侧防线,同时,他也开始策划一场更大的行动。既然廉颇固守不出,那秦军就必须逼迫他出战,而要让廉颇动手,只有制造出一个令赵军不得不出击的局面。
几日后,张述带回了最新的探查情报,西侧的确防守薄弱,但背后却藏着赵国的伏兵。张述暗自冷笑,这正是廉颇的策略,他知道秦军会察觉西侧的薄弱,从而诱使秦军从此地发起攻击,一旦秦军进攻,赵国的伏兵就会倾巢而出,反戈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