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掌柜闻言,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小人这就去取!”他说完,转身走到柜台后,从一个上了锁的小柜子里取出一摞账本,双手捧着递到朱雄英面前。
铺子内的陈设虽不算奢华,但却整洁有序。
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货物,尤其是那紫色的丝绸,在烛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显得格外夺目。
货架前,不时有几位客人挑选布匹,店里的伙计则麻利地解答顾客的疑问,热闹中透着一股干劲。
朱雄英随手翻开一本账簿,朝刘链招了招手:“刘兄,过来,这可是商铺的‘命脉’,咱们学商贾之道,首先就得学会看账本。”
刘链听罢,立刻走上前去。他低头看向账本,却发现那一页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让他一时有些发懵。
他皱了皱眉,小声问道:“殿下,这……这账本看起来似乎不太简单。”
朱雄英听了,忍不住哈哈一笑,拍了拍刘链的肩膀:“刘兄,这不简单才是正常的!账本可不像四书五经,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字都关乎一桩生意,甚至是一笔银子的去向。”
刘掌柜见状,立刻凑上来,笑呵呵地说道:“刘公子,您第一次接触这些,自然会觉得复杂。不过,只要看得多了,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广和斋的账本可是全京城最清楚明白的,您跟着殿下学,一定能学得快。”
刘链面带疑惑,指着账本上的一行记录问道:“掌柜,这里写的‘紫丝五匹,南市陈家’,这是说……已经卖出去了吗?”
刘掌柜一拍手,连连点头:“刘公子果然聪明!没错,这一行记录的是昨日从咱们铺子里卖出去的五匹紫色丝绸,买主是南市的陈家。陈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大户,常来咱们这儿进货。”
刘链点了点头,又翻了一页,看到了另一行记录:“‘紫丝两匹,北市杨家,欠银三十两’……欠银?”
他抬起头,不解地问,“掌柜,既然是生意,为何还允许对方赊账?”
朱雄英一听,立刻笑了起来:“刘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做生意哪有不赊账的?不过,赊账也是要看人的。刘掌柜,你给刘兄解释解释吧。”
刘掌柜闻言,恭敬地说道:“刘公子,这赊账啊,说白了就是一种信任。像北市的杨家,是咱们的老主顾,过去几年一直在咱们这儿进货,从没拖欠过银子。再说了,他在北市开了两家布行,名声一向不错。对这种人赊账,不但不亏,反而能把关系维持得更牢。”
刘链听得若有所思,又翻了几页账簿,发现其中记录的“赊账”还不少。他抬起头,有些担忧地问:“若是对方拿了货却不还银子,这岂不是要亏本?”
“刘兄这个问题问得好!”朱雄英挑了挑眉,笑着说道,“掌柜,快告诉他,咱们广和斋可从来没吃过亏吧?”
刘掌柜连连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殿下说得对!咱们广和斋的生意讲究一个‘眼光’。什么人能赊账,什么人不能赊账,小人心里有数。比如南市的陈家和北市的杨家,咱们都知道他们的底细,不会随便赖账。至于那些没有名声的,抱歉,银货两讫,不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