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咱们买的草虾不对?”有人猜测:“我在马荡也吃了好长时间草虾呢,没有效果。”
“我老家硕集的,一样没什么效果,还以为谭红章骗人。”
“我新丰的,一样。”
“大家还记不记得当时草虾是跟谁买的?”笑口常开的大伯品出味来了,好像他们这批人本来能治好的,只是因为出院后没有继续吃对的草虾,导致这两三个月来病情稳定在出院或转院的状态。
“草虾不都一样的嘛。”有人困惑道:“我当时在医院请人买一斤草虾将近六十块钱,出院之后在家附近买的草虾只要四十多。”
刚开始发现价格差异,还骂过卖六十块的是奸商,黑心,发誓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去买来着。
“我知道要去哪里买。”一个之前没露面的群友这时发了条语音:“是开发区一家叫锦鲤的小店,我出院之后三岔五时的会去买斤把重的草虾吃吃,病情比出院时候好一点,我还以为是吃药吃好的呢。”
“哎,我儿子刚才打电话跟我说,我们盐淮市好几家制药公司今天发公告,说脑梗特效药已经开始研发了。我们不如等特效药研发出来再说,到时候直接吃药好了。”
“这个消息我今天也看到了,我刚才打听了一下,有个正在住院的病友跟我说昨晚听到隔壁有人说我们阜城县有人提供原材料才能研发这个特效药,会不会原材料就是草虾?”
“要是原材料就是草虾,那我们吃草虾跟吃药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喽,我们现在多弄点草虾吃吃,可能特效药还没研发成功呢,我们病就好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要是草虾就能治病,那还研究个屁的特效药啊,直接卖草虾不好吗?”
“那哪个晓得哦,可能是运输不方便,生病的人全国都有,做成特效药不就能送到全国各地去了吗?”
“有道理,但你们真相信原材料是那个锦鲤卖的草虾啊?”
“宁可信其有,我决定明天……不,现在就叫闺女去医院给我排号,直接去医院住下来,边吃草虾边治,看看有没有效果。”
“那我等你消息。”
“我也是。”
草虾能治病的消息最终还是通过这些途径传播开了。
只是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打算尝试一下。
目前,这个消息还只是在阜城县内传播,没有经过网络传到外地,或者说即使传出去了也没人信。
而治病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成效,因此直到张守成出院那天,竟然没能发展出多少来自医院的顾客。
李正感叹一声失算,原来也有张哥办不成事的时候。
张成龙却说,他没有闲工夫耗在医院,让李正等等,给流言发酵的时间。
李正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不妨碍他用点手段,把吃热豆腐的进程推快一些。
他给谭鹏程打了个电话,让谭鹏程那边开始操作。
几家制药公司发布的声明被买上热搜,出现在更多网民视野里,也被更多媒体关注到。
部分媒体知道脑梗特效药一旦研发成功代表着国内在脑梗方面的医疗技术将彻底领先全球一大截!
因此,他们也不管几家制药公司发布的声明是真是假,直接开始第一波闭眼鼓吹。
这种时候正是炒热度的时候,只要热度炒起来,这些媒体可以吃到第一波流量。
鼓吹的热度被带起来后,自然就会出现大量唱衰的声音。
正面的流量有人吃,后来者吃不到就只能吃反向流量,加之一些制药公司的对手在背后花钱,不到两天功夫,网络上便出现了两股对抗的势力。
一方期待脑梗特效药能够顺利研发,让我国在治疗脑梗的领域内成为权威。
另一方则认为这是虚假消息,是自大的表现,希望国内制药公司脚踏实地,务实地做一些利国利民的新药研发,而不是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浪费在所谓的脑梗特效药这种了解一些医理就知道绝无可能的东西上面。
这么一吵一骂,本来没有多少人注意的地方制药公司的声明被传得全国几乎人尽皆知,就跟多年前某国鼓吹发现了室温超导体一样,连国外部分媒体都关注到了。
第三天开始,一部分“专家”出面对这条消息进行剖析,明面上支持几家制药公司对脑梗特效药的研发,但暗地里却在阴阳怪气地唱衰,表示脑梗几乎无药可治,如果真能将特效药研发出来,他们愿意直播吃屎三斤。
“沃日……”
李正时刻关注网络上的舆论,渐渐发现事态貌似脱离了他的掌控。
当流量的浪潮被掀起来时,就连他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法控制舆论的走向。
这种时候别说带节奏让人注意到锦鲤了,现在网上关注最多的还是脑梗能不能被治愈以及特效药研发成功的可能性有几成。
其他声音?
全被压下去了,根本没人关注。
“小李。”
李正接到谭鹏程的电话:“公关公司那边说他们也没办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咱们这下是不是玩脱了?”
本来想借用此事为锦鲤草虾引流,结果流量太大把他们给冲没了,这特么上哪儿说理去。
李正也没辙,他在公关这方面只懂个皮毛,人家专业的都说没办法,他更想不出辙来。
“谭叔,这事先别管了,等热度过去再看情况。”
李正决定使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放任自流,等待网民们度过鱼的七秒记忆期。
玩互联网的有一句话,叫做“互联网没有记忆”。
无论网上炒得多热火朝天的消息,只要热度退却,能记住此事并继续关注此事的人将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