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磕 作品

第七百五十一章:动力电池(4K)(第2页)

 第二种则是镍(niè)镉(ge)电池,以氢氧化镍(nioh)及金属镉(读音ge,符号:cd)作为产生电能的化学品蓄电池。

 只不过这种电池的性能要比铅酸电池好一点,但是因为电池含有重金属成分,使用者如果随意遗弃,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而第三种镍(niè)氢电池,则是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电量储备比镍镉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但价格比镍镉电池要贵好多。

 镍氢动力电池刚刚进入成熟期,是当前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电池体系中唯一被实际验证并被商业化、规模化的电池体系,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有霓虹岛国的peve和 sanyo,peve占据全球hybrid动力车用镍氢电池85%的市场份额,目前主要的商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如丰田的prius、alpa,以及本田的civic,insight等均采用peve的镍氢动力电池组。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个技术路线也被周瑜否决了。

 毕竟霓虹岛国的企业实在是太会玩专利,惹到就是一身骚。

 然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锂电池。

 这种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接下来的十年,将会养出宁德时代和毕亚迪电池这两个庞然大物,技术优势自然不必多说。

 最后还有一种特殊的电池——燃料电池。

 虽然说是电池,但其实是一种非燃烧过程的电化学能转换装置,技术路线就是将氢气和其他燃料与氧气的化学能连续不断地转换为电能。

 其工作原理是 h2在阳极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成 h+和 e-,h+通过质子交换膜达到正极,与 o2在阴极反应生成水,e-通过外电路达到阴极,连续不断的反应就产生了电流,准确来说是一种发电设备。

 但这个项目的前景,从某种意上来说更加广大,毕竟燃料电池的主要燃料是氢气,氢气无毒无害,反应物为水,无毒无害,绿色清洁。

 而且据估算,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 500 wh/kg,循环寿命 4000次以上,性能优于当前的锂电池技术。

 新科动力电池研究部门的负责人,头号自然是周瑜,而副主管阵营,就有些“学院派”了。

 全都是清一色的高校实验室出身,有老有少,但除此之外,他们大多数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这群人的论文都有一些不能言说的发表过程。

 周瑜让人资的专业团队挖掘技术、论文以及主要贡献人的时候,都看到了一些挂名的肥头大耳。

 比如副主管扬程,今年39岁,有一儿一女,家庭幸福美满。

 但也正是因为有两个孩子,加上女方的身体不好,近年没有工作,这位即将不惑之年的研发人才也不会因为所里的稳定工作,忍着恶心,给自己的论文加那一堆名字。

 为了请到这位研究人才,新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精英可以说是数次登门拜访,每次都带有礼品。

但是到最后,还是周瑜出马,承诺愿意疏通关系,如果在新科公司干得不满意,三年之内保证能够回到研究所继续本职工作。

 再加上部门项目分红,底薪税后3w,保证子女入学,提供夫妻两人的五险二金,这才说动了这个“老顽固”。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周瑜亲手递出的技术验证资料。

 或者说,目前新科动力电池研究部门的真正精英工程师,基本都是在看到这份资料之后,才决定加入大夏新科公司。

 也正因为这份资料的机密度高,周瑜并没有成立动力电池分公司,而是组建了研究部门,将该项目放到公司总部进行孵化培养。

 从新科公司的主园区乘坐八分钟的浏览车,就能够抵达动力电池研究部门的所在研究区。

 从进入研究区到进入真正核心的研究室,周瑜一路上一共刷了六次工作证件,验证了两次指纹和一次声纹。

 一路上除了有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录音器之外,还有消防设施、急救用品以及环境监测装置,一切的配置都为了研究部门的安全。

 “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板,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同时还能够满足高压快充,并且因为水冷板具有优秀的缓冲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极大提高电池寿命。

 这次实验看来,三效合一的多功能弹性夹层加上电芯倒置方案,使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突破72%,系统能量密度达255wh/kg。

 电芯正极采用了高镍三元材料,硅基负极,工艺好是好,就是成本太高了,现在还是无法完成商业量产。”

 新科动力电池研究部门的副主管扬程,对着大屏幕上的电池板,嘴里念叨,表情还是有些不满意。

 周瑜刚刚走过来,就看到这位副主管正在撇嘴。

 他笑着说道:“是什么问题,让咱们杨工这副表情?”

 扬程看到周瑜过来,原本皱着的眉头,立马舒展。

 他举起手中的文件,像是请教老师一般:“周董,您看啊,咱们这块电池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搞成了多功能弹性夹层,将电芯组成一体化能量单元,革新了电芯分模块管理的集成方式,这的确是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系统集成效率。

 但是咱们的散热工艺好像还是有些问题,毕竟水冷板和隔热垫集成在一起之后,虽然也提升了散热和电池防御,但是却也限制了更高校的散热。

 我们的电池要想做到稳定的超级快充,半小时充满电,仅仅是目前的测试数据来看,也要在标准工况环境,使用质量比较好,我们改造后,功率较高的充电设备,才能够勉强做到。

 但是在用户实际使用中,这种标准工况环境肯定并不多,根据我们开发的智能充电程序设计,用户恐怕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够将电池从10% soc充到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