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零八章 回京述职(第2页)

 他小小年纪却有大志向,蒯富连忙拉住了蒯祥,训斥道:“你小孩子家家说什么糊涂话?请侯爷见谅,我家这娃儿不懂事,胡言乱语的。”

 辽东的“工匠学塾”开设的时间不算长,在杨帆去年出征高丽前,与刘伯温说起此事。

 没想到刘伯温真就将此事落实了下去,使得辽东的匠人传承,逐渐归于系统化、正规化。

 当然,要形成规模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不过当前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自古以来只有学塾,历朝历代就没有官府为工匠开始学塾的。

 蒯祥天资聪颖,心怀志向,对辽东的工匠学塾心向往之,倒也是情理之中。

 杨帆摆摆手,笑着说道:“童言无忌,何况蒯祥愿意去辽东,将技艺传承下去,更愿意为我大明效力,这是好事,蒯富,你可不能因为舍不得儿子,就耽误了他的志向啊,哈哈哈。”

 蒯富见杨帆没有生气,这才松了口气。

 随即杨帆对满怀期待的蒯祥说道:“蒯祥,你若愿意,等本官从应天述职归来,就与我一起返回辽东,到了辽东,你就跟着墨翟的徒弟沈崇,他是我辽东军器局的第一号人物,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辽东可比北平苦寒的多。”

 蒯祥梦想成真,挺直了胸膛,说道:“我不怕!好男儿志在四方,区区寒意能如何?蒯祥谢长安侯!”

 宴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宴席之后杨帆入住了北平的驿馆。

 因多喝了两杯酒,杨帆就与李景隆在廊檐下饮茶、对弈,消解酒意,王图坐在一边,轻声地为杨帆颂念锦衣卫送来的情报。

 “燕王殿下从安南送了最新战报到应天,我明军已攻克了安南三分之二的土地,燕王殿下一战擒住安南的权臣胡季氂,剩余的安南土地,可在半年之内攻克!”

 杨帆微微一笑,赞道:“燕王殿下是统兵奇才,平安南对他来说不算难事,好啊,如今安南到了我大明手中,以后我大明在中南半岛,就有了投射兵力的力量,好!”

 李景隆摩挲着棋子,举棋不定,道:“以燕王的性子,未来局势稳定肯定还会出兵,占城国等国家,陆续都会成为我大明的领土,开疆拓土,大丈夫当如是!”

 朱棣传来的战报令人振奋,而如今大明朝局中也有了些变动。

 “陛下新设谨身殿大学士,任命杨伯成为谨身殿大学士,为陛下咨政,还有就是,信国公已经到了应天,见了陛下一面,因这两年身体不好,所以到了京城调养。”

 汤和当初选择明哲保身,告老还乡,在家乡富贵无边,很不愿意到应天去。

 杨帆闻言稍一思量,就猜到了汤和的意图,问道:“信国公莫非是见我大明东征西讨,拓土开疆,想要为后辈谋个差事,也参与到大明的大业之中?”

 汤和的长子汤鼎,官至前都督佥事,可惜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的时候不幸去世,英年早逝。

 汤鼎的长子汤昱,也就是汤和的长孙,如今在应天任职。

 汤昱在应天顺顺当当地,未来也能升官,但想要立下大功,根本没有机会。

 连心高气傲的蓝玉,都将长子、次子送去了辽东,想要在杨帆的麾下建功立业。

 汤和见大明南北并进,又是收高丽,又是光复安南的,汤和心里能不着急?

 王图忍着笑意,道:“大人神算,信国公见了陛下,请陛下准许他长孙汤昱,去安南协助燕王殿下,治理安南。”

 李景隆闻言,有些不满地说道:“信国公太能算计,我军打高丽、打安南,这艰苦的时候,信国公不送长孙去军中效力,到了尾声信国公倒是出来为长孙谋差事,忒不厚道。”

 杨帆宽慰道:“汤昱是长子长孙,未来要承袭信国公爵位的,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信国公爵位可就保不住了,为了家族传承,信国公此举也在情理之中,九江就别再说他了。”

 杨帆正说着,欣然心中一动,问道:“你方才说谨身殿大学士叫……杨伯成?”

 王图微微一怔,又看了一眼情报,道:“没错

就叫杨伯成,大人认识他?”

 杨帆摇了摇头,道:“本官不认识他,但是本官知道,他有个儿子,叫作杨荣。”

 杨荣正是历史上永乐朝的“三杨”之一,也是让大明放弃了安南的主力推手之一。

 可以说大明放弃了安南,是一步大错特错的棋子,直接导致明军的军力彻底无法深入中南半岛。

 王图、李景隆、瞿能都觉得奇怪,杨大人怎么不认识杨伯成,却认识他儿子?

 咚!咚!咚!

 院门被敲响,辽东的大将墨翟,提着美酒来拜访杨帆。

 墨翟不是好酒之人,来这里拜访杨帆也不是来喝酒的,而是有要事相商。

 墨翟是杨帆的心腹,所以没有什么遮掩,直接开门见山道:“杨大人,小人本不想这么晚来打扰,但此事事关整个新都的建造,以及所有工匠和朝廷的体面,小人只好过来。”

 杨帆听他这么说,眉头一皱,道:“哦?莫非,这监工官员,又克扣匠人与劳役的工钱、伙食?赵大人不是每三个月都会来勘察一次么?怎么还有人敢做这种事情?”

 墨翟苦笑,说道:“那倒是没有,但是有许多官员,在利用杨大人您的‘预售制’牟利,这一年来愈发大胆,肆无忌惮,且官商勾结非常严重。”

 王图眉头紧锁,问墨翟:“墨大匠,大人的‘预售制’还能被那群贪官所利用?你没搞错?”

 墨翟取出一张文书来,说道:“这是我私下里记录的一些宅邸、商铺的买卖情况,那些官员与商人勾结,以低价来预售,从中牟利,少则几百两,多则上万两!”

 杨帆展开文书,简单地扫了一眼,一边的李景隆见到,颇为惊讶,道:“昔日杨大人于北平前后两次,清理贪官污吏,震慑宵小,这才多久时间?竟又卷土重来?他们就不怕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