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理彦闻言好奇,问道:“夏大人接替了您父亲的官职,年少有为春风得意,怎么还有郁结之气?夏大人请说,我萨理彦能帮的一定帮!”
夏元吉露出一抹苦笑,道:“帮?梁国公的儿子来了辽东,没有立下任何功劳就可与我平起平坐,你说说,本官找谁说理去?他们不就仗着自己有个好老子么?论能力,本官胜过他们十倍!”
听到这里,萨理彦总算明白为何夏元吉这段时间与自己的合作越来越多,原来是因为夏元吉对蓝玉两个儿子一到辽东就身居高位,感到不满。
萨理彦恭维地说道:“夏大人是青年才俊,能走到今日全靠你个人的能力,蓝春、蓝斌两个蠢材,如何能与夏大人相提并论?夏大人,若是他们真的挡了您的路,萨理彦可为您除之!”
夏元吉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道:“不可胡来,他们两个出身高门显贵,若死得不明不白,杨总兵、锦衣卫,乃至于朝廷都不会善罢甘休,你我的生意要继续维持,就难了。”
夏元吉虽然拒绝了萨理彦的好意,但是对萨理彦的态度很满意,当即说道:“萨理彦首领真心对本官,本官也不能亏了你,这样,本官再跟你透露一个消息。”
萨理彦心中一动,凑上前,道:“夏大人帮了我部那么多,为夏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夏大人,您要说的是什么事情?”
夏元吉神秘一笑,说道:“杨总兵去京城述职,要向朝廷上书出兵瓦剌与鞑靼,不出两年,杨总兵必定会再度领兵离开辽东!”
哦?
萨理彦得到这确切的消息,激动的脸色涨红,他兴奋地说道:“杨总兵离开,我部与夏大人的生意,就可进一步扩展,恭喜夏大人未来财源广进!”
夏元吉仰面而笑,道:“彼此彼此,你帮我,我帮你,你我都财源广进,哈哈哈。”
杨帆征高丽,得胜的速度太快,导致萨理彦虽然势力有所扩张,却没有太大进展。
若杨帆能再度离开辽东,带走辽东军的主力,辽东内部还有夏元吉与萨理彦勾结,萨理彦有信心,吞并海西女真,以及阿哈出所部!
一想到可以整合三部女真的力量,完成女真一统,萨理彦激动的双手颤抖。
与送出去的金饼相比,从夏元吉身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了金饼的价值。
八月,辽东。
在辽东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杨帆将辽东的事务处理完毕,便启程归京述职。
神机营指挥使李景隆、三千营指挥使瞿能,以及沈炼,皆随着杨帆回京述职,辽东军政暂时由刘琏、叶旺,以及身体恢复健康的夏时敏来掌管。
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实际上辽东的掌控人,依旧是“缠绵病榻”的刘伯温。
杨帆率领大将离去,令辽东之外的萨理彦等人松了一口气,开始加快速度,购买军械,准备对其他部落的打击。
阿哈出所部与辽东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阿哈出主动提出,将部分族人,迁入到辽东内部生活,此举,虽被保儿奴、王鳅等讥讽,但阿哈出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管别人怎么看。
北平,八月末。
杨帆抵达北平的时候,北平新都的营造,已经完成了一半左右,望着雄伟的北平城,杨帆忍不住赞道:“赵大人与李大人夙兴夜寐,加快工期,这北平城建成之后,你二位当居首功!”
钦天监李靖年事已高,已经于今年年初返回应天调养身体,至于李靖的儿子李乾留在北平,一直未曾离开。
与李乾一起来迎接杨帆的赵俊笑了笑,谦虚地说道:“杨大人谬赞了,本官一年来北平不过四次,这次正好遇见了杨大人,论功劳我哪里比得上李大人?正好,你我一起归京。”
几人寒暄了一阵,进入北平城。
北平城久未经战事,城市建设与发展得非常快,毕竟未来这里会是大明的新都。
头脑精明的商人已经提前到了北平,花高价购买原有的商铺,就等着升值,不过,也有聪明的老北平人不肯出售产业,也带着一样的想法。
总而言之,北平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翠云楼,杨帆、李景隆、瞿能、沈炼四人,与李乾、赵俊,以及北平本地的官员于宴席上开怀畅饮。
杨帆笑着说道:“一路行来,北平变化不小,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再有三年,我大明的新都就可建造完成了吧?”
李乾笑容满面,说道:“用不了三年,只要一切顺利,只要两年半的时间,就可以了,杨大人当初给新都建造打下的基础太好了,我们受益匪浅。”
杨帆提出的“预售制”,让建造新都的银钱源源不断涌入到北平,再加上朝廷的拨款帮助,工期进度极快。
瞿能、李景隆、沈炼闻言都很惊讶,李景隆放声大笑,道:“从我朝往上数,历朝历代修建都城哪有这么快的?房山的高大树木一根接着一根往北平城里面运送,劳役们依旧干劲十足,由此可见只要肯花钱,匠人、劳役的速度,不可估量。”
在宴席的末尾,还坐着三人,分别是辽东的巧匠墨翟,以及来自应天的巧匠蒯富、蒯祥父子。
蒯祥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很大。
杨帆问起如今新都营造的具体情况,蒯祥主动回答,且说得头头是道。
杨帆笑着夸赞道:“蒯祥,本官听说你的技艺精进得很快,已经不逊色于很多老匠人,你以后要好好地跟着你父亲,学更多本事,以后你就是应天的‘木工首’。”
蒯祥却摇了摇头,对杨帆说道:“侯爷,我不想做应天的木工首,我也不想回应天。”
众人哄堂大笑,赵俊指着蒯祥,逗道:“你这小家伙心比天高,以后想要做北平的木工首?好啊,小小年纪,志气不小!”
蒯祥一脸正经,说道:“不,我想去辽东,听说辽东有军器局,还有官营的‘工匠学塾’,未来我想去这两个地方,将技艺永远地流传下去,还要在军器局,造出我大明最好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