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两百六十九章 故人与新生


 当日,一封战报从高丽直接被送往了应天,六月中旬的应天已经有了几分暑气,洪武皇帝朱元璋今日的心情极好。

 就在今日的清晨,从高丽北界送到京师的战报,来了!

 战报中,杨帆将入高丽作战后的过程详细阐述了一遍,尤其是西京平壤一战,大明辽东军大破边安烈,一举将北界纳入囊中。

 朱元璋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在奉天殿上将杨帆一番夸赞,到了武英殿后拿着战报,一边研究高丽的地图,一边说道:“在平壤休整一段时间,杨帆就该南下,首先就要攻克西海道的土罗城,这土罗城又是一道难关啊。”

 朱标闻言轻笑一声,说道:“父皇放心吧,杨先生统兵打仗的本事,在如今少壮派的将官中当属一流,有他在,高丽的战事无须担心。”

 朱元璋点了点地图上的土罗城,感慨道:“咱当年领兵打仗,最头疼的就是攻城,耗费时间久不说,己方的损失更大,攻打平壤,我军只损失了两万左右,这实在是出乎咱的预料了,这辽东军的战力了不得啊,哈哈哈。”

 朱标微微颔首,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道:“父皇,其实方才还有一封信来了京城,儿臣特意带着书信来给您看一看,是老四那边的。”

 哦?

 朱元璋闻言瞬间来了兴致,燕王朱棣与杨帆几乎是同时离开的京城,不过朱棣直到现在还未正式进攻安南,一直在为战前做准备。

 安南的地形下场,而朱棣准备让俞祖率领水军,他率领陆地的明军水陆并进。

 光是前期的筹备就是一大摊子事情,直到六月初,这准备才算是正式结束。

 朱元璋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番,说道:“将老四送来的礼物一并拿进来,咱要看一看。”

 朱标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云奇就捧着一个锦盒走进来。

 朱元璋轻声说道:“老四在安南那边与一个叫常戊的人接触,那常戊在安南当地颇有些实力,愿意为我明军的向导,配合老四攻入安南,此事你可知道?”

 朱标笑着说道:“当然,据四弟说,这常戊文武双全,性情稳重,帮了他不少忙,父皇为何提他?”

 朱元璋并未回答,而是将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看上去颇为古旧的匕首?

 朱标望了一眼没看出什么稀奇之处,朱元璋却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来,轻轻摩挲。

 “四弟为何送了这么一件礼物回来?这匕首平平无奇。”

 朱标正奇怪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开口了。

 “当初咱率军攻和州,有一人莽汉来投奔咱,生得凶恶,咱不喜欢他,因为他跟随刘聚等人,那刘聚乃是绿林大盗,专门干些打家劫舍的事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咱看不起他们那般行径的人。”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咱就问他,你是不是因为吃不饱饭,见我军势大,就来投奔咱?你知道那莽汉是怎么说的么?”

 朱标摇了摇头,不过心里已经隐隐猜到那“莽汉”的身份。

 “那莽汉说,他当初的确是活不下去投奔了怀远、定远一带有名的绿林大盗刘聚,但是这刘聚只知道拦路抢劫,入宅为盗,欺负的都是平头百姓,所以他离开了刘聚,来到了和州。

 暗中观察了咱和咱的军队很久,才下定决心来投奔咱,他想要做大事,咱问他能不能随着咱过江打仗,他说,他愿意为咱得先锋官,还当即歃血起誓,用的就是这柄匕首。”

 朱标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有些惊诧道:“父皇,怎么四弟去了一趟云南那边,将……将开平王的匕首送来了?莫不是这匕首在云南?可开平王没去过云南啊?”

 朱元璋抽出匕首,雪亮的匕首锋刃犹在,可见其主人这些年将其保养得很好。

 朱元璋的手指划过刀锋侧面,道:“机缘巧合罢了,他能找到这件旧物送回来,也算是有心了,标儿,去看一看你母后吧,这几日她身子不爽利,老是念叨你。”

 朱标今日有些看不懂朱元璋,总觉得他这位老父亲的情绪好生奇怪,似乎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

 “儿臣,遵命。”

 朱标领命而去,可还未走远朱元璋就说道:“咱身子乏了,明日不上早朝,你暂领朝政吧。”

 朱标闻言差点没摔倒,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勤政,怎么忽然间要不上朝?朱标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朱元璋的身子出了问题,连忙问道:“父皇,您没事吧?要不要儿臣去叫太医?”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瞪,骂道:“叫什么太医?咱辛苦了一辈子就不能休息休息了?去去去,休要烦我!”

 朱标这才放下心,笑着离开。

 朱元璋握着那匕首,缓缓地走到了武英殿的门口,望着夕阳自言自语起来。

 “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

 “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

 他闭上眼握着匕首,耳边仿佛又听到了多年前的烈烈寒风,以及龙游城的厮杀声。

 “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

 “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朱元璋吟诵的诗词,乃是至正十九年七月,他攻克金华后派遣大将军常遇春进取衢州,常遇春轻取龙游城,还在行军途中吟诗作赋《龙游道中》。

 一晃多年过去,朱元璋睹物思人。

 书信放在桌上,那信件却不是朱棣所写,而是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写的。

 常茂在心中关心朱元璋与马皇后的身体,亦在心中写了这些年在安南的经历。

 常茂去了安南,经历了安南的风雨磨砺,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纨绔郑国公,他深觉当年所做之事的荒唐,令父亲常遇春蒙羞,所以决心助燕王朱棣攻克安南。

 大明将安南纳入版图之日,就是他常茂返回故土之时,不过,过去的郑国公常茂已经死了,他将永远是“常戊”,永念朱元璋与大明的恩情。

 “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朱元璋哀叹了一声,常茂的来信让朱元璋思绪翻涌,当年他私下让毛骧伪造了常茂自尽于牢狱中,送常茂往安南,没想到还有今日之果。

 纨绔子弟常茂变成了如今的安南大明孤忠常戊,朱元璋是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