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两百四十八章 督造新都(第2页)

 前几日,李靖站出来反对迁都的时候,他们站在一条船上,才过了几日,李靖翻脸不认人。

 吴沉沉声说道:“李大人莫要胡言乱语,吾吴沉对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

 李靖轻哼了一声,说道:“吴大人既然对大明对陛下忠心耿耿,更不应该阻拦迁都,请吴大人不要自误!”

 李靖的倒戈令吴沉等诸多大臣阻拦迁都的“大旗”倒了,除了吴沉、丁廷等几位官员试图与李靖辩论外,其他的大臣皆偃旗息鼓,知晓今日是拦不住迁都了。

 朱元璋待无人敢再站出来之后,方高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迁都一事便正式敲定,我大明未来的新都,就在北平!”

 朱元璋举目望去,目光落在了工部尚书赵俊的身上:“赵俊,你来说说修建新都要花费多少时间,又要花费大概多少的银钱?”

 赵俊缓缓地走出来,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若要迁都,就需要在如今北平城的基础上再扩展城墙,并修建皇宫,新都的皇宫规模必定要超过应天的皇宫。”

 顿了顿,赵俊计算道:“若是徐徐图之,应要花费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若加快速度缩短工期,也得七八年左右,至于花费的银钱臣无法具体估量,不过可以推算出工匠与工役。”

 根据赵俊的推算,修建皇城应该要八万到十万的工匠,工役怎么说也得一百万人次。

 赵俊掰着手指头说道:“就算刨除各种材料的运输,朝廷每年向北平运送的粮食,恐怕要不下于六百万石,工匠等吃喝都是需要钱粮的。”

 待赵俊算完了这笔账,朱元璋环顾四周,说道:“修建皇城任重而道远,诸位爱卿谁愿意担此重任?”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站出来。

 韩国公李善长当初督造中都凤阳,里面多少腌臜事?这新都北平里面的利益纠葛与脏事少不了,万一再查出来,领头的官员肯定逃脱不了干系。

 去年郭桓案,今年科举舞弊案,多少官员被杀?那应天法场上的血迹还未干呢。

 见无人站出来,朱标主动走出,道:“父皇,儿臣向父皇保举一人,此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为民,若他去督造新都,当万无一失!”

 说着,朱标看向了一直保持安静的杨帆,朗声说道:“督造新都,非杨帆杨大人莫属!”

 与杨帆不对付的官员们听到这话,皆瞪大了眼睛,这么一件耗时时间长,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交给煞星杨帆,他们可太高兴了。

 礼部尚书邵质嘴角上扬,说道:“督造新都责任重大,除了杨大人之外,臣想不到谁可以去北平,陛下,臣也首推杨大人!”

 邵质的话提醒了众官员,既然迁都的事情避免不了,将杨帆送走也是一桩美事。

 何况按照工部尚书赵俊的说法,营造新都至少有七八年的时间。

 漫长的时间里,一旦杨帆犯了什么错,朝中

的官员还能借此发难,何乐而不为?

 “杨帆,既然诸位爱卿都推举你,那这营造新都城之事就交给你了!”朱元璋当即做出了决定道。

 杨帆在众人的“吹捧”中走出来,高声道:“臣杨帆,领命!”

 对自己受命建造新都,杨帆早有预料,故受命之后立刻向朱元璋请命:“陛下,建造新都事情千头万绪,臣要向陛下讨些帮手,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凡是你需要的人手,你尽管说就是,咱全力支持你!”

 杨帆的目光流转,道:“这营造新都势必要勘探地形,讲究风水,故工部尚书赵大人,需要与臣一起往北平去,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还有钦天监的李大人也需要与臣同往。”

 闻言,李靖一喜,身为钦天监的监正能亲自参与建造新都,乃是他的荣幸。

 工部尚书赵俊苦着脸,幽怨地瞪了杨帆一眼,不情不愿地说道:“臣,遵旨!”

 除了李靖、赵俊之外,杨帆又向朱元璋讨了锦衣卫副千户,如今已经升为千户的纪纲,以及庞英、王谦,还有杨帆在辽东的旧部王图,以及曹国公李景隆等一同前往北平。

 休看杨帆钦点了不少人,但要营造新都,这些人手还不够,还要有善于营造工匠的巧匠。

 此事就交给了工部尚书,大冤种赵俊来办。

 同杨帆去北平,赵俊心里八百个不愿意,却不敢违逆朱元璋的旨意。

 赵俊、李靖,以及整个应天城优秀的工匠都为此事忙碌。

 杨帆则留在宫中,陪伴朱婉儿等待孩子降生。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底,朱婉儿产下一女,马皇后为她取名,杨多福,马皇后希望这孩子未来能一生顺遂,多福多寿。

 六月一日,黄昏。

 杨帆跟随云奇来到武英殿,他今日得闲又想着再有三两日就要离开应天,故来拜见朱元璋。

 武英殿内一片寂静,云奇轻声说道:“杨大人,您那锦盒里面的东西到底有何用?怎么方才见那模样甚是古怪?”

 杨帆笑了笑,说道:“云内官莫急,等以后陛下用上了,你自然知晓。”

 二人入了武英殿内殿,却听见一阵轻微的鼾声,杨帆举目望去,御案后朱元璋正拄着头,睡着了!

 岁月催人老,勤政了大半辈子的朱元璋,这是第一次在黄昏的时候于武英殿入睡。

 云奇见到这一幕,看了一眼杨帆,杨帆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你且去吧,我在这里等着就好。”

 云奇微微颔首,又望了一眼朱元璋,走出内殿。

 夕阳的日光落在朱元璋的脸上,为他银白的发丝与胡须染上一层金色。

 杨帆忽然一阵恍惚,眼前这位大明帝国的缔造者,若是按照史书记载,生命已经不足十年……

 时光催人老,英雄一世的洪武皇帝,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暮年。

 洪武皇帝之后,应是朱标继位成为皇帝,也不知这位历史上意难平的太子,会将大明带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