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两百三十六章 白衣归朝,宝剑出鞘(第2页)

 然而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尤其是与本次科举案有关系的官员,神情极为复杂。

 吏部尚书詹同轻声说道:“看见了吧?又来了,这刚消停了多久?还没到一年吧?”

 户部尚书楼覃忍不住望了一眼杨帆,道:“杨大人心怀天下,遍观群臣里面也就他肯站出来,挑得起这千斤重担。”

 工部尚书赵俊摇了摇头,道:“楼尚书,怎么听你的意思还颇为欣赏杨帆?你忘了去年他是怎么搅动朝堂,让应天天翻地覆的么?”

 说着,赵俊看向王慧迪,道:“王大人,你当初也是因为郭桓案被牵连,你说。”

 王慧迪去年被降职为刑部侍郎,被问起此事,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吾能保住身家性命,没被贬黜已经很满足了,不敢奢求其他的。”

 詹同轻哼一声,说道:“诸位就看着吧,这杨帆说不准还要闹出多大乱子,王大人,你可得离他远点,别被他牵连了。”

 群臣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都围绕着杨帆今日回归。

 过了大概两刻钟时间,朱元璋终于上朝,百官山呼行礼,杨帆在奉天殿外,也一样行了礼。

 朱皇帝的目光越过百官,望着站在朝阳中的杨帆,一时间感慨颇多。

 定了定神,朱皇帝依旧如同往常一样,与群臣议事,一直商议完所有正事之后,才到了今日的重头戏。

 太子朱标走出来,高声说道:“启禀父皇,今日来滞留于京师的士子们仍未散去,而关于科举复查之事还未有定论,今儿臣向父皇推荐一人,可担当大任,审查此案!”

 朝堂中鸦雀无声,都望着朱元璋,朱皇帝的虎目之中流露出一抹笑意,他明知故问,道:“哦?你且说一说,谁可以担当此任,将案子查的水落石出?”

 朱标转过身,指向了奉天殿外的杨帆道:“儿臣保举前锦衣卫指挥使,前辽东都司总兵,杨帆!”

 “可!”朱元璋点了点头。

 随即,杨帆迈开步子,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走入奉天殿,神态平静而坚定,他的手中还有一封长长的联名信,那是解缙、任亨泰等人联名的请愿书。

 刘三吾,张以宁等文人盯着他,恨不得用目光,将杨帆直接碎尸万段。

 杨帆这一回归,太多人心里没底。

 来到御阶之下,杨帆向朱元璋行礼,道:“草民杨帆,参见陛下!”

 朱元璋望着许久没见的杨帆,问道:“你当真愿意接手调查这件案子?”

 杨帆点了点头,道:“是。”

 朱皇帝微微颔首,然后望向群臣,道:“此案交给杨帆来审,诸位爱

卿以为如何?”

 朱元璋话音刚落,文华殿大学士鲍恂连连摇头,他站出来说道:“陛下,距离会试放榜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殿试还未开启,中榜的士子都很着急,朝廷已经两次审查,都未审查出问题,臣觉得就不必再审第三遍了吧?”

 文华殿大学士共有三位,分别是鲍恂、余诠以及张长年,辅佐东宫太子,品级为正五品。

 杨帆微微转过身,望向鲍恂,道:“鲍大人,你身为文华殿大学士,为何说出此等低劣之语?”

 鲍恂瞥了杨帆一眼,颇为傲气,道:“杨帆,你如今不过一白衣尔,能登奉天殿已经是陛下、殿下开恩,如今岂能大放厥词?本官的话哪里说错了?”

 杨帆神情清冷,冷笑一声:“鲍大人,科举会试事关我大明官员的晋升根基,怎么能因时间而不继续追查,一查到底?

 你身为文华殿大学士,理应体量天下士子寒窗苦读十年的不易,却以连续审查两次未出问题,就不用再审查来搪塞,难道鲍大人这些年读的书,都读进了狗肚子里面去不成!”

 鲍恂被杨帆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登时老脸涨红,道:“杨帆!你放肆!”

 杨帆嘴角上扬,气势正旺:“鲍大人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你身为人臣却不能为君王分忧,眼见应天乃至于天下的士子群情激奋,却不想着查明案子,只为了自己安生想息事宁人,你这般作为,有什么资格担当文华殿大学士?”

 大理寺卿李仕鲁,以及刑部侍郎王慧迪这些与杨帆交情不错的官员,忍不住露出笑意。

 杨帆还是那个杨帆,快一年的赋闲在家,并未消磨掉他身上的锋芒,反而比从前更加老道,犀利。

 就像是磨砺多年的宝剑,一出鞘,便令世人惊叹。

 鲍恂指着杨帆,气的说不出话。

 见鲍恂吃瘪,另一文华殿大学士余诠又站了出来,说道:“杨大人此言差矣,鲍大人说那些话也是为了朝廷的威严与体面,难道,那些北方士子说什么,朝廷就必须做什么?”

 说着,他更是指着宫外的方向,道:“北方的士子对会试的结果不满意,今日就闹,若是遂了他们的愿,那三年之后的会试呢?六年之后的会试呢?也要听他们的继续无理取闹?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杨帆微微眯起眼睛,问道:“余大学士为何觉得,这北方士子是无理取闹呢?若审查公平,录取士子合理,谁会闹?自陛下洪武十五年恢复科举,如今已经六年了,为何独独这一次放榜,这些士子们群情激奋呢?”

 余诠嘴角上扬,与杨帆四目相对,道:“杨大人,没有就是没有,你用捕风捉影的事情为北方士子开脱,莫非,你与他们私下有联络?对了,你好像也是北方人哦!”

 余诠用心险恶,竟要将杨帆与北方士子滞留京城联系到一起去。

 杨帆举起手中的联名书,道:“联系?当然有,此乃今日清晨,南北士子共一千六百八十三人,在我府门前给我的联名书,我杨帆堂堂正正接了联名书,有何隐瞒?”

 余诠微微眯起眼睛,冷笑道:“南北士子?这北方士子有多少,南方士子又有多少?杨大人可不要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