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苏松反正(第2页)

 吴胜兆对密信的约定没有意见,决定按照计划而行,与此同时,他还让戴之俊草拟了“恢复中兴条约”,内容基本上就是起义之后对苏松常镇地区的军事、民政事务的调整,其中尤其强调要使用永历年号。

 捋一下时间线,吴胜兆是在和舟山明军确立约定之后,才在锦衣卫间谍的牵线搭桥下联络上土国宝的。

 联络上土国宝之后,吴胜兆对反正起义成功概率的估计,何止是十拿九稳,简直都是“百拿九十九稳”了呢。

 ……

 九月初五晚,当朱由桹及其麾下大军还在长江上连夜漂流的时候,在松江的吴胜兆以会议“下湖剿贼”为由,把松江府海防同知杨之易、理刑推官方重朗等根据锦衣卫间谍的情报被认定为“铁杆汉奸”的人给请到苏松提督衙署之内,而后命令突然出现的亲兵,将这些猝不及防的官员给当场捉拿,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就先将杨之易、方重朗这两个为首的给直接砍死。

 其后,吴胜兆聚集松江文武官员,摆出杨之易、方重朗二人的项上人头,众人看到两颗血淋淋的首级,都面露恐惧之色,接着吴胜兆表示自己将要率军反正归明,下令松江所有文武官员割辫反清,不同意的这两个人头就是下场。

 在场官员莫敢不从。

 这一夜的松江府城,除了文武官员剪辫反清,还有驻守松江府城的苏松提督标下三营官兵三千二百余人随同剪辫起义。

 至于舟山明军海师,在松江府稳定下来之后,吴胜兆连夜派遣了提标中营游击詹世勋、提标左营中军高永义等人率领数百兵丁前往海边迎接舟山义军。

 不同于已经找到更好合作和效命对象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舟山明军视为“备胎”角色的吴胜兆,张名振等人对于吴胜兆的反正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帮助吴胜兆拿下苏松二府之后,在汇合太湖抗清义军等各地义军四面出击,就极有可能收复南都,为监国鲁王殿下和中兴大明立下不世之功!

 因此,张名振聚集了沈廷扬、张煌言等鲁藩军队几乎所有兵丁,再加上黄斌卿的一部分军队,共计上万人,乘坐大小战船二百余艘,于八月廿七从舟山岑江出发,前往松江府。

 中途海上风平浪静,此行可谓一帆风顺,没有发生诸如在海上突遇风暴、船只大量倾覆、无数士卒溺水而死的倒霉事情。

 张名振、沈廷扬及其麾下将士在海上挺长时间了,也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天气和海情,他们纷纷说这是老天爷在帮咱中兴大明,舟山海师将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昂。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给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对于个人的前途来说,往往是五分靠运气、五分靠打拼。

 能否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不过就是取决于两点,运气和努力。

 至于所谓天赋之类的玩意儿,归根结底不还是可以算在运气里面嘛。

 运气何等重要,怎么说也得和努力是同一等级了,真要倒霉到

极点,生下来就是个智力严重障碍,或者出个门就被一道雷劈死了,脑子都没了,或者小命都没了,还成功?

 成功个毛!

 同理,一个王朝的前途,固然要靠君主以及广大官吏军民的奋斗,但也不能不考虑王朝的国运。

 真倒霉到极点,那就是所谓的气数已尽了,真就无力回天啊……

 可以确信,无论和朱由桹获得的凤凰玉佩有没有关系,朱由桹和他的三千虎贲的到来,都已经彻底扭转了这个子时空大明朝的国运。

 张名振、沈廷扬、张煌言的舟山明军海师沿途一帆风顺,就是大明国运无比昌盛的体现。

 九月初六天亮时分,舟山明军海师如约出现在宝山一带,随后不久,和詹世勋、高永义部兵马汇合。

 一部分舟山明军舍弃大船自宝山一带登陆,一部分则是进入吴淞江后再寻地方登陆,总之,成千上万舟山明军士卒的抵达,使得松江府明军的兵力更加强盛。

 在吴胜兆松江反正几乎在同一时间,苏州的土国宝联合苏州总兵等人,也顺利挟持苏州府文武官员割辫反清,随同他们起义归明的还有江宁巡抚标下二营、苏州总兵标下二营共计三千六百余人。

 就这样,苏松常镇地区最大的两个绿营军集团近七千官兵,一夜之间,全部剪辫反正。

 之所以如此顺利,苏松常镇一带暗中活动的锦衣卫间谍,当然出了很大力气,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助,只怕就以土国宝、吴胜兆这对“异姓兄弟”的策划水平,起义计划早就泄露了。

 当然,起义计划提前被泄露了,其实也没什么。

 北边江宁府的金陵三巨头面临愈发接近的“七十万明军”,正自顾不暇,南边的浙闽总督张存仁正在为满洲大兵北返之后、受到鲁监国号召在浙闽各地飚发的抗清义军而头疼,之前还向江南请求援兵呢,哪里有空发兵来苏松。

 这种情况下,江宁巡抚和苏松提督都“沆瀣一气”了,苏松常镇地区哪里还有人能够阻碍起义的进程?

 九月初六,也就是土国宝和吴胜兆起义后第二日,苏州府城和松江府城这两个重要城市以及两支最大建制的绿营军起义归明的消息传开,其余分散驻防苏松常镇各地的绿营兵马,比如苏松十八营这类每营平均只有几百人的小规模部队,还有江宁巡抚抚标水师左右二营以及县库狱丁卒这类兵马,见到反清复明的大势已成,大部分都没有发生任何抵抗,就直接跟着土国宝和吴胜兆改旗易帜了。

 少数不弃暗投明,而是据汛地防守的绿营,无论是真的忠于大清,还是心存观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面临土国宝、吴胜兆直属军队、舟山明军以及其他部分的反正绿营军队的混合群殴,肯定蹦跶不了多长时间。

 还有的据汛地顽抗的绿营军队,甚至都坚持不到土国宝、吴胜兆、张名振他们发兵,就自己内乱,然后投降了。

 比如驻守太湖北岸无锡县的无锡营,有步兵二百、乡兵一百,其守备、千总以及两名把总都不想反正归明,他们下令关闭城门,准备固守等待援军,然后闻风而动的无锡义民,配合乡兵给搞了一出“下克上”,无锡也就归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