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官员数量,同样也是极其巨大的,而以这年头的条件,尤其是非常垃圾的通讯和交通条件制约,对于不开挂的普通人来说,要培养足够多的合格官员,很难,几乎不可能实现。
不过,有三千绝对忠诚可靠的开挂手下作为基础,朱由桹这样的“挂哥”,要想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官员,只要方法合适,应当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的时间成本肯定就不是三五年了,恐怕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才有可能,朱由桹不可能有耐心等待那么久。
当然了,以上都可以看做是借口,归根结底还是朱由桹那根歪苗黑的正宗封建统治者立场,使得他天然反对自下而上的暴力行动。
那样的话,确实很可能会解决问题解决的更加彻底,但朱由桹认为代价太大,打碎了他老朱家辛辛苦苦保留下来的那些珍贵的瓶瓶罐罐,他会心疼的……
也是,朱由桹只听说过商汤革夏桀的命,没听说过夏朝、商朝之类的王朝自己革自己命的,他实在没兴趣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明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说白了也属于吃饱了撑着的不明智统治者才会去干的事。
不过,在尽力防止别人革大明朝命的同时,朱由桹同样清清楚楚地知道,大明朝已经存在了将近三百年,期间不知道积累了多少沉疴宿疾,朱明王朝要想继续长时间存续下去,这些沉疴宿疾肯定是不能不管不顾的,而既然是沉疴宿疾,要从根上进行治疗,肯定是要下猛药的。
改朝换代确实是一个猛药,治标又治本,李顺、李清、张西这类政权,随便选一个,把大明朝的命给革了,大明朝的许多沉疴宿疾,大概会随着大明朝一同消失。
可惜太猛了,相当于用把病人砍死的方法来治病,不符合大明皇帝朱由桹的根本利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
基于其明朝皇帝的立场,相比于自下而上容易失去控制的“暴力改良”,朱由桹必然会天然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
而在朱由桹看来,驱逐建奴、再造大明之后,他朱某人个人的威望比之太祖、成祖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牢牢掌控在他手中、誓死为他效命的几十万精锐军队鼎力支持,大明朝的皇权将会无与伦比的强大,那时候,只要朱由桹坚持进行变法,那么变法路上的一切障碍,在强大的皇权面前,都会被碾为齑粉!
而且,好坏是对比出来的,经历了朝不保夕、妻离子散乃至家破人亡的悲惨乱世之后,天下终于在他朱某人这位真龙天子的领导下迎来了和平,从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广大明朝老百姓,定然会更加普遍地打心眼里接受能够安安生生当牛做马的美好时代,认识到在和平时代当牛马真的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福报啊!
至于如果告诉这些早就被战乱给整麻了的明朝老百姓,有一种日子,是每天仅仅需要工作六个时辰就可以衣食无忧,甚至每过六天就可以休息一天,而且有极其丰富的娱乐手段进行娱乐,那么他们之中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会感慨:那何止是福报,简直就是天堂呢!
之所以有“大乱
之后必有大治”的说法,老百姓被战乱给整麻了然后大大降低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八月廿八这日,朱由桹不仅得到了喀尔楚浑自缢身亡这个坏消息,还在稍微晚一些的时候,得到了明军收复安庆的好消息。
大致了解了安庆战役的前后经过,朱由桹对刘应宾弃暗投明的明智举动感到非常欣慰,他打算对刘应宾先原职录用,以显示皇恩浩荡。
至于据说是因为冥顽不灵顽固抗拒大明王师而死的“安庆前三巨头”的另外两个——张天禄、李日芃,也被朱由桹下令当做典型,明军找到其家属之后,应当全部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武元晟、金声桓、王得仁三人率领的联军,在收复安庆之后,暂时没有立马率领主力向东进军,而是在安庆周围稍作休整。
这样的话,武元晟、金声桓、王得仁三人就成为了“安庆后三巨头”。
而根据武元晟发来的报告,金声桓、王得仁二人虽然对他奇袭雁汊大营逼降安庆的功绩很佩服,日常交谈中也很尊敬,但其部军队毕竟保存着很强的独立性,而且人多,两者加起来号称三十万,实际数量也足足有七万众,是武元晟所率领前军的两倍多。
再加上金声桓、王得仁一个是公爷、一个是侯爷,这些爵位虽然在武元晟眼中一文不值,可在金、王二人眼中还是挺值钱的,麾下兵丁比武元晟多、爵位比武元晟高,使得金声桓、王得仁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武元晟的约束。
武元晟还对金、王麾下军队的军纪颇有微词,说金、王军队入城后多有扰民之举,搞的安庆鸡飞狗跳。
据武元晟所说,他也以安庆算是主动归正的城池其中百姓不应当被如此对待为理由,向金声桓、王得仁提出抗议,但金声桓、王得仁却一脸无辜地表示他们麾下部队已经很收敛了……
在报告的最后,武元晟向朱由桹请示该如何对待金声桓、王得仁。
了解了武元晟的报告之后,朱由桹陷入了沉思。
金声桓、王得仁这两个人是带着大半个江西省率先反正的,这使得他们两个的地位很特殊。
朱由桹希望等到大概明年他北伐中原的时候,有更多的金声桓、王得仁能够直接率军反正,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会省朱由桹很大的劲。
河还没过桥就不能拆,磨还没卸驴就不能杀,所以虽然让武元晟直接杀掉金声桓、王得仁然后接受和收编其部队,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样做弊大于利。
至少现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