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往安庆


 不过,朱由桹也知道,如果对金声桓、王得仁这两个人太过于放纵,他们手底下的丘八,军纪可实在令人担忧。

 若是后续让他们把江南的花花世界给祸害的太惨,破坏了他朱某人未来的巢穴以及后续北伐中原的重要基地,对他朱某人“三年灭清”的大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那就真的是不好了呢。

 从某种角度来看,作为大明天子的朱由桹,也确实可以说是很爱惜他治下千千万万子民的。

 这种爱惜,按照朱由桹曾经某一次和臣下交谈时候的说法,可以类比于农民爱惜庄稼。

 虽然农民种植庄稼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割庄稼,但在庄稼还没成熟的时候,农民肯定是会爱护庄稼的,对于庄稼幼苗,不仅不会用镰刀进行收割,而且若是看到有吃饱了撑着的人,在庄稼还是幼苗的时候就胡乱糟蹋,农民大概率是会非常生气的,甚至抄起来扁担揍那种糟蹋庄稼幼苗的惹是生非之人也是情理之中。

 之所以如此,显然是因为糟蹋庄稼幼苗会耽误未来庄稼成熟后的收获,从长远上来看,大大损害农民的利益。

 能够悍然把皇帝和臣民的关系比喻成农民和庄稼,体现了朱由桹所根深蒂固信奉的“英雄史观”,基于其大明皇帝的身份和立场,朱由桹坚决反对“君主由百姓无偿供养”这种有悖纲常的不合理说法。

 与那种无礼说法相反,朱由桹宣称自己所获取的一切,都是自身的“合理劳动所得”,如同庄稼需要农民来为它们除草施肥一样,臣民也需要君主站出来去领导和保护他们战胜外敌入侵之类的困难。

 没有皇帝这种核心人物作为领袖的话,一盘散沙的臣民在面对外敌入侵之类困难的时候,无法有效组织和团结起来,就只能引颈受戮,那种情况下的臣民,就如同没有农民照料的庄稼,肯定连野草都竞争不过,最后只能彻底完犊子。

 按照朱由桹的说法,类似于没有农民就没有庄稼的道理,没有君主就没有臣民,君主为臣民做了如此大的贡献,臣民对君主感恩戴德,然后给君主交保护费,以此来让君主和君主的鹰犬继续对全体臣(牛)民(马)提供保护,这是一种交易,双赢的交易,可不是什么无偿供养,至于剥削、抢劫这种说法,就更是凭空污人清白……

 权衡利弊之后,出于对“江南庄稼”的关心和爱护,朱由桹决定提前动身离开九江,前往安庆。

 从武元晟的报告中,朱由桹认识到,武元晟这位声名遐迩的“粤军大将”,在有足够厉害战绩的情况下,都之所以难以让金声桓、王得仁心服口服,主要有兵少、没有爵位这两个原因,它们分别可以代表武元晟在“实”和“名”这两个方面的不足。

 这样的认识,使得朱由桹开始严肃考虑以后要给包括武元晟在内的海宋将领封爵的事情。

 不过这终究还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可以不谈。

 现在要说的是,为了压制金声桓和王得仁,让他们心服口服,朱由桹打算亲率八万大军抵达安庆,这样的话,再加上武元晟的前军,朱由桹麾下嫡系兵马的数量可以达到十一万余,如此这般的话,就对金、王的七万大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形成了优势。

 以上,是“实”这方面。

 至于爵位这种“名”的方面,天子完全可以看做是天下最珍贵乃至至高无上的爵位,从理论上来说,天下臣民都需要服从天子的命令,对上其他爵位,天子这个名号,显然有着碾压一般的效果。

 而且朱由桹认为他辛辛苦苦沽名钓誉大半年,也很是积累了一大波威望的,威望可以把理论上的天子权力变成实际。

 朱由桹自信他这样一个有名有实的大明天子,完全可以压制住金声桓、王得仁这样的臣子,让他们彻底心服口服。

 若是万一金声桓、王得仁真吃了楚义帝和豹子胆,然后公然藐视他朱某人大明天子的权威,这种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就完全称得上有取死之道,人人得而诛之,直接逮起来给剁了而后将其罪行昭告天下,也没什么大不了,此等天经地义之事,天下人肯定会谅解的。

 除了前往安庆以尽快压制金声桓、王得仁这方面的原因之外,朱由桹决定提前动身,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被麾下强大的近卫军把眼光给养的太高的朱由桹,对蕲黄英霍义军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深感失望。

 何止是深感失望,简直是太失望了。

 这群无组织无纪律无训练的民兵,真的就是当当气氛组的料,至于给朱由桹麾下尊贵的近卫军大爷当辅兵和民夫,这样的本事,无组织无纪律无训练的蕲黄英霍民兵们肯定是没有的。

 怪不得他们之前连徐勇那样的渣渣都打不过。

 抛开别的不谈,就说这集合速度,虽然蕲黄英霍距离九江府是比较近的,但朱由桹估摸着,叶莱率领的七万大军抵达安庆的时候,这帮蕲黄英霍的民兵都凑不齐两万大军。

 那他朱某人在这九江等个寂寞,还是早点前往安庆去吧。

 一小部分积极响应朱由桹号召的蕲黄英霍义军,可能也是距离九江相对来说比较近,已经在八月廿九之前抵达了九江,对于这大约一两千人,朱由桹还是感觉没啥用处。

 不过在扔下他们之前,朱由桹也慷慨给予了他们一些钱粮作为赏赐。

 朱由桹不差钱。

 无论古今中外,打仗都是要烧钱的,但情况不同,烧钱的程度,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只是从胜败这个角度来看,败仗,往往是要比胜仗更烧钱的,一仗打败了,武器、盔甲、骡马、粮草这些东西都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要是那种全军覆没级别的惨败,损失肯定就更多了。

 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老兵的损失,把一个新兵变成老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么用钱粮砸,要么用人命砸,要么两者一起砸,所以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老兵的损失显然是更加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