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七十万大军东下(第2页)

 第三部分,则是由赵方略率领,以豹韬卫战兵为核心的两万余人,他们水陆并进,沿着汉江逆流而上,目标是在张褒荆州军团的配合下,收复襄阳。

 秦岭-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天然分界线,但秦岭和淮河并不是连在一起的,其中间有一个缺口,襄阳城的位置,大致就在这个缺口处,这种位置,当然是地处交通要道,而且襄阳城旁边就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汉水,襄阳城有着控扼江、汉的作用,对于立足江南的政权来说,襄阳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较高战略眼光的朱由桹,自然可以认识到襄阳的战略意义,所以他才会在湖广大部得以光复、有牢固后方的情况下,命令赵方略在荆州府张褒、石秀清、吴传芳以及忠贞营系等兵马的配合下,夺取襄阳乃至郧阳。

 希望忠贞营兵马可以在收复襄阳等地的战役中出工出力,也是朱由桹对忠贞营兵马提出较为宽松整编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若是实施太严苛的整编方案,势必会在短时间内对忠贞营系兵马的实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从事为朱皇帅打工的伟大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对忠贞营系兵马实现宽松整编方案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从对整编过后的湖南军队表现的观察,朱由桹发现,其实对于“仆从部队”整编的严厉或宽松,都不会太影响他们的忠诚度……

 影响仆从部队忠诚度的最关键因素,说白了还是嫡系兵马的实力,只要他朱某人的嫡系部队也就是近卫军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并且提供给仆从部队及格线以上的粮饷,仆从部队的忠诚度,就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证。

 若是能够带着仆从部队打仗,然后打几场胜仗,给仆从部队分润些战争红利,仆从部队的忠诚度会更加的高,到时候,挟胜利之威,再对仆从部队进行完全吞并消化吸收,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七月下旬,朱由桹所率领的自湖南向北进攻的北伐大军兵丁实际数量,就是二十万出头,这时候,预计要随同朱由桹东下去收复江南的,大概是其中的三分之二。

 其余三分之一的兵力,就是留守湖北,归张褒这个湖广督军节制。

 算上忠贞营系等兵马,这个“湖北荆襄军团”的兵力,可以达到十几万人,可以说是兵力颇为雄厚了。

 对于朱由桹来说,在湖北保留这样一支强大的兵力,其意义,不仅有稳固后方、为江南上游荫蔽等防御方面的,更是有很多的进取意义。

 在朱由桹看来,收复荆襄地区在内的湖广北部地区之后,进军四川的通道就已经打开,大明近卫军这种嫡系明军,进军乱成一锅粥的“天府之国”恢复秩序的时机,也就已经成熟。

 按照朱由桹的规划,待到攻下襄阳,并且张褒等人巩固对荆襄地区的控制之后,就要立刻从荆襄军团中抽调兵马,以荆襄地区为基础,西进入川,这是西线方向的战略。

 至于东线,只要朱由桹麾下的北伐明军主力东下收复江南,浙江、福建两省便被大明从北、西、南三面包围,成为了伪清的飞地,在面临明军两面甚至三面夹击、失去后路、并且境内广大汉人普遍厌恶伪清心怀大明的情况下,浙江、福建被大明光复,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按照这样的计划,朱由桹估计,到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年初,大明的疆域就可以恢复到南宋初期的程度。

 到那时候,驱逐鞑虏、再造大明的伟大事业,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甚至一大半了。

 毕竟,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五百年前的东北,相对来说是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承载的人口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当年大金的主体人群人口,比如今大清的主体人群人口,是要多上很多的。

 人口越多,战争潜力越大,大清的战争潜力,比之五百年前的大金都要差上许多,而万事开头难,能够在一年内从“四分之一壁江山”恢复到“半壁江山”的开挂状态下的大明军队,也不是五百年前的南宋军队能够相提并论的。

 八月廿五,武昌县附近,已经聚集了此次东下金陵的十万主力军队的绝大多数。

 这十万主力兵丁的大部分,也就是跟在后边的六七万人,主要是辅兵和随军民夫,都缺乏船只,所以才行军速度较为缓慢,朱由桹停留在武昌县,也不只是单纯地想要来这旅游,更多的,还是存了等待后续这些辅助军队抵达的心思。

 通过对已掌握信息的汇总,朱由桹确认此次能够东下江南的大明军队,大致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就是他朱某人亲率的主力军团,水陆兵丁人数十万有余;

 第二部分,是武元晟的先头部队,水陆兵丁人数有三四万;

 第三部分,是郑歆的赣南军团,水陆兵丁人数有四五万;

 第四部分,是王得仁的“十万大军”,实际水陆兵丁数量不到二万人;

 第五部分,是金声桓的“二十万大军”,实际水陆兵丁数量有五到六万;

 这五部分军队,加起来一共有二十五万左右,其中核心战兵的数量,大概就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七八万,其余都是辅兵和随军民夫。

 不过若是按照战斗力来算,朱由桹嫡系部队的辅兵战斗力是明显是要高于金、王部的战兵的,所以把近卫军辅兵也看做战兵的话,核心战兵的数量,就可以达到十万以上,大概是十一二万的样子。

 二十五万,是实际数量,而不是号称数量,按照打仗的传统习俗,号称数量,是要吹牛然后吓唬人的。

 朱由桹是个尊重传统习俗的,自然不会免俗,他号称的数量是“七十万大军”,比左大帅的“八十万大军”还要少十万。

 这充分体现了朱由桹有着谦虚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