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等人第一次围攻荆州城时,就是于弘光元年(西元1645)闰六月间占领荆门、当阳两州县,之后又搁这一带耽误了挺长一段时间,差不多都将近一个月了,才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七月中下旬开始,正式汇合西路大顺军九营,进攻荆州城。
当时,荆州境内,秋稻尚未成熟,早就听到闯军余孽来袭风声并且有较多时间进行防御准备的郑四维又行坚壁清野之事,从而使得李过等人的军队,更加受限于后勤给养不足,然后不得不将随军家属和辎重组成的老营主要安置在长江南岸松滋县,并且分出较多兵马分驻荆州府境乃至澧州境内,以至于兵马横亘三百余里,这种举措,显然是李过意图通过分散就食的策略,来减轻大军补给方面的压力。
隆武元年年末,李过等人第二次围攻荆州城时,麾下军队的部署和第一次大差不差,都是主力精锐集中围攻荆州城,老营后勤辎重等非精锐部队分屯长江南岸等周边地区,就地进行补给。
至于这三次围攻荆州之役,根据朱由桹安排在忠贞营中的联络员所获取、传递的情报,曾经的大顺亳侯李过、现在的大明兴国侯李赤心,在作战部署上面,还是打算延续前两次的智慧……
这倒不是因为李侯爷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实在是因为以李过为盟主的“广义忠贞营”,受到了诸多客观不利因素的限制。
他李盟主带的人少了,荆州坚城肯定打不下来,而且老营的老弱病残孕留在过于贫瘠的山沟沟里,没有足够青壮年照看,恐怕很难过活;
他李盟主带的人多了,则不仅要因为沿途打粮征饷拖慢行军速度,而且部队后勤给养供应的问题实在太大……
这就是身为没有根据地、四处乱窜之流寇的难处。
李赤心这些积年老贼,其实都已经习惯了。
这第三次围攻荆州之役,忠贞营除了依然面临后勤这个致命的大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别的问题。
比如,在经历了前两次荆州保卫战的胜利之后,荆州府北边如当阳、荆门、远安等州县境内驻守城池的大清官员们,信心比较充足,以至于在此次闯贼余孽卷土重来的情况下,较少会出现望风而降的情况,这些据城坚守的大清地方官员,对忠贞营部众的进军速度,总归会多多少少造成些负面影响。
由石秀清亲自率领、沿着沮漳河北上的明军水师,在沮河和漳河交汇处附近的麦城,就遇到了在此地就食的忠贞营兵马,靠着忠贞营侦查骑兵的指引,石秀清的水师得以更快沿着沮河继续北上抵达当阳城下,然后在这里遇到了忠贞营主力兵马。
是的,在忠贞营的非主力兵马四处分散找食的时候,忠贞营的主力兵马居然被当阳这座沮河边的小城给阻挡,然后不得不对当阳城这颗钉子进行围攻。
纵然忠贞营严重缺乏火炮等攻城武器,但相对于当阳守城清军,毕竟忠贞营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只要李赤心坚持,当阳这种小城迟早会被忠贞营攻取,只是需要花费些时间。
顿兵当阳这类小城,对于忠贞营的士气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气馁的将领,垂头丧气地表示他们这些曾经闻名遐迩的大顺军,现在居然连当阳这样的小城都胆敢抗拒他们,他们如此落魄,真能拿下那狗叛徒郑四维驻守的荆州坚城吗?
这种时候,石秀清水师这种友军部队的到来,显然就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
石秀清所率领的水师,不仅给顿足在当阳城下的忠贞营李赤心等人带来急需的粮草,还给当阳城中坚守的清军,带来了绝望。
在荆州城投降官员的劝降下,当阳清军不得不接受了偌大的荆州被明军迅速攻陷的噩耗,然后绝望的他们,在得到忠贞营不害他们以及他们家人性命、不抢他们以及他们家人财物的承诺后,就投降了。
忠贞营至少曾经在某一段时间、在某一些地区,是一支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的军队,如今,在能够得到富裕友军接济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也可以不烧杀抢掠。
于是,就这样,当阳城得以和平地重归大明怀抱。
俗话说的好,有奶便是娘,此言受他人恩者,如受母亲恩也。
当然,李赤心等人都是要脸的汉子,而且石秀清性别也不对,所以倒是没有将石秀清认作娘亲,但对石秀清提供帮助的感恩之心,还是实打实的。
除了对石秀清表达谢意之外,李赤心等人还夸赞石秀清诡计多端、老奸巨猾,实在是一位有本事的人才啊。
之所以如此,盖因李赤心等人大多都以为荆州城破的消息,都是眼前这个石将军派骗子去诓骗当阳守军,从而才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要不然呢?
还真能是湖南明军,仅仅只用了区区数日,就攻陷了荆州坚城?
怎么可能?
这不合理!
为了保持合理性,并且不泄露朱皇帅在开挂的事实,在忠贞营中的海宋人联络员,当然不可能过早告知李赤心等人荆州城光复的消息,最多只是以算卦的名义向李赤心等人透露一下,李赤心等人当然以为这是玩笑话,而后一笑了之。
发现李赤心这些人不仅消息比大雄还不灵通,而且思想还过于普通乃至想象力不充足之后,石秀清当即拿出了更多可以证明荆州光复的有力证据。
最后,在许多铁一般的证据面前,而且认为石秀清没有动机欺骗他们的李赤心等人,终于还是相信了荆州城已经光复的消息。
至于相信之后,他们的心理状态……
当然就是震惊。
总之就是非常震惊。
在震惊了一会儿之后,反应过来的李赤心,忍不住回头,一边对某位联络员竖起大拇指,一边道:
“算的真他马的准!”
……
八月廿三,荆州城内,张褒、石秀清、吴传芳、马进忠、王允成等正经明军主要将领,和李赤心、高必正、刘体纯、贺珍、王光兴、王光昌、田虎等“广义忠贞营”主要头目,进行了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