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
源州府,洋务衙门演武场。
宁远手执一张乌黑透金的曲弓,一箭放出,雕翎箭顿时爆出一道破空的呼哮。
笃!
千步开外,快如虚影一般的雕翎箭在呼吸之间就射中靶心,让人叹为观止。
“好!好弓,好武艺啊!”
在一旁观看的祁云伟和卢源,都是赞不绝口。
宁远如今终于把武圣修为稳定下来了,尽管尚未突破先天,但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中绝对是佼佼者。
不光是他,就是老一辈的肖天尧,纪冰洋,柳君刀等舰守们,也陆续突破到了圣境。如今的洋务衙门终于有了相当的武圣和鬼仙。
更令祁云伟高兴的,是郎先生他们带回的“雷陀木”,比之前的蓝陀银木要更好。打造出的“雷陀弓”弓力达到九石,射程千步开外,简直能堪比十大名弓。
因此现在的洋务衙门,不光人才辈出,就连装备也都供应得上,处处显露着兴旺气象。
宁远爱惜的抚摩着手中的宝弓,却多少有些不尽心意:“可惜,我一直没能揣摩出自己的武道拳意!若是不能突破这重关口,只怕成就到此为止了。”
“那,是迟早的事。”
祁云伟拍了拍他的后背,带他和卢源一同走出了演武场,向着港口而去。
源州府长街之上,又多出了许多新式塔楼。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用地越来越紧张,塔楼也越修越高。从最早的三五层,到现在的六七层,还在筹备的新楼基本上都是九层了。
此起彼伏的高楼,平整宽阔的街市,络绎往来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整座州府呈现着一种蓬勃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根根整齐的讯杆。
炼钢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加快了材料的供给。如今的讯线早已延绵到了远处,快则今年年底,慢则明年年中,就能和银京真正完成通讯。
电讯业务不光让各级衙门办差便利,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改变一次社会面貌,这也是洋务衙门最大的特色。
因为城区面积拓展太快,以至于很多社区和街道的名字都起得过于随意。
比如通讯总场所在的“银京路”,纺纱场所在的“太平街”,纺织场所在的“汉东大道”,炼钢场所在的“胶东路”,枪炮场所在的“和平大道”……
这些地方原本都是远离城区的荒避地带,因为周边居民越来越多,最后也为成了城区的一部分。这样的命名方式,也算得上是洋务一大特色了。
“赡民堂!”
路过“利济路”时,一座塔楼里传出的读书声让宁远流露出思念,“可惜小银不在!不然她看见这赡民堂完工,不知道得有多高兴?”
祁云伟则是说道:“这才刚修好一座,远远不够!小乔这孩子是打算把它建成学堂的。”
利济路,本意是“利国济民”。这条路正是因为修建“赡民堂”而得名。
大道很宽,和所有新规划的道路一样,主道中间能并排行驶四辆马车。两边的从道供行人行走,街边建着排水沟,还种了树,看起来很是清爽。
“赡民堂”正门口,沿街有不少小摊小贩。和许多蒙学校门一样,卖小吃的,卖文具的,卖小玩艺的,都喜欢凑在附近做点小生意。
此时正是赡民堂的授课时间,大门紧闭;不过旁边的侧门正好走出来一位女孩,她似乎也感觉到了宁远他们,连忙过来见了个礼。
“伯父!宁大哥,卢大人!”
“这孩子,别太拘礼了。”
祁云伟笑着抚了抚她的头发,宁远和卢源也向她还礼。
这个眼盲,却能正常行动的女孩正是小怜。她如今也穿着一身正式的官衣,只是没有补服而已,手上还抱着一口招文袋,显出几分干练的气息。
赡民堂能够开张,小怜可以说居功至伟。
祁云伟看着这个侄女,心中的欣慰可想而知。似乎有意要炫耀一下,于是问道:“小怜,学堂的功课做得如何?你小银姐姐回来,肯定是要问的。”
小怜则是兴奋地说道:“功课做得不错,我研修出了一套修炼神魂的法门,教会了不少人!只要他们能坚持修炼,以后自理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哈哈哈哈,那是在好不过!”
看着宁远和卢源惊叹的目光,祁云伟不由得哈哈大笑,心里哪有不得意的。
“走,跟伯父和大人们一起走走?你如今也是衙门的人了,很多事还得找你商量。”
小怜比原来变得大方多了,跟在了祁云伟旁边:“是!只要我做得来,一定为大家尽力。”
现在的赡养堂只建成了一座,全城的孤寡老小都往这里送。不说以后人越来越多,能不能住得下,乔银的构想也不是把人当猪养,而是当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