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吃大面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把李世民写入启蒙教材

 李承乾的太子教令一下,三省六部接到教令,当即忙碌奔走。

 “召我没有?”

 刘洎见到尚书省六部官员都在奔走,忍不住焦急。

 他是黄门侍郎,但门下省侍中暂阙,也算是领着侍中的差事。

 只不过,魏征以特进知门下省事,管着门下省的事务。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去。

 毕竟,太子召见传人,谁不在谁尴尬一说,在朝野是广为流传的。

 他如果不去,那自己的处境不是很微妙了?

 但太子教令也没给他啊。

 自己难道厚着脸皮去东宫不成?

 所以,他才焦急难安,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黄门侍郎刘洎,太子教令:召你即刻前往东宫议事,不得有误。”

 好在长孙冲前来宣读召见,刘洎如蒙大赦,想也不想领命,道:“臣刘洎遵令!”

 中书省那边,长孙冲也去传令了。

 很快,就能看到太极宫一片景象,三省六部主官,接二连三行走,皆是匆匆朝东宫而去。

 这一事当然是惊动了李世民。

 他在知晓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在练习王羲之书法。

 东宫。

 群臣陆续抵达显德殿,见太子早就在等候了,纷纷行礼拜见。

 “免礼。”

 “诸公坐吧。”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他手里拿着一道奏本在看,他好像还没看完,没有立刻跟群臣交谈。

 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也不着急,只是有点好奇。

 晋王李治怎么会在太子身边侍奉?

 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治也知道众人投来的目光,不过他没有去管,低声对自家太子哥哥说道:“民部尚书唐俭在外,兵部尚书李绩在统兵……。”

 这是两个未能来的。

 李承乾点头不说话,李治只好乖乖的坐好。

 不久后。

 李承乾总算是放下奏本,笑道:“今日请诸公前来,有些仓促。”

 “但孤许久未理国事,免不得有地方要讨教诸公的。”

 他这话是给这次召见,定了基调,也是给出信号。

 孤要理政管事了。

 众人自然是听得懂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时隔一年之久,太子再次署理政事。

 这对如今的局势来说,其实大家是乐于见到的。

 太子贤明,却一直不管政事,不知朝务。

 朝野内外都会有闲言碎语,他们这些当重臣的,都会承受极大的压力。

 陛下那边也不好交代。

 是不是你们专权擅权,不让太子参与政事啊。

 如此贤明的国本储君,你们是想以后让太子成为昏君不成?

 这样的议论,谁都不想听到。

 “殿下言重,臣等自当竭力辅佐!”

 房玄龄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这奏本,是从尚书省刚送来的,关于长安范围教育试点的安排。”

 “孤看完后,教书先生,适龄学生登记造册等方面,没有问题。”

 “但有一点,孤觉得比较欠妥。”

 高士廉疑惑的问道:“敢问殿下,是哪方面不妥?”

 “在此事上,尚书省多次商议,才最终定下这番章程的。”

 “左仆射,你觉得呢?”李承乾没有回答舅公的话,而是问房玄龄。

 高士廉是尚书省的右仆射,还兼着吏部的差事。

 左仆射是房玄龄。

 房玄龄顿了顿,没有回答,反问道:“殿下认为哪方面需要改进的。”

 其他人也露出不解之色。

 长安的教育试点。

 事关‘天子门生’,谁都无比重视。

 尚书省商议,多次呈递给陛下御览,才定下来的。

 可以说,大家都很满意。

 他们想不通,哪里还让太子觉得欠缺的。

 “教材!”

 李承乾说道:“教材方面,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还是依照蒙学教材。”

 “孤觉得欠缺的,是你们为何不进一步做出改变来呢?”

 房玄龄正色,道:“还请殿下赐教,蒙学教材该如何修改?”

 蒙学教材,其实也是经过他们多次商讨才定下的。

 毕竟,其他学堂私塾,都是用的蒙学教材。

 可以证明在蒙学上,是有作用的。

 “左仆射,我听说过朝中典故。”

 “当年杜公健在,你多谋略,杜公善决断,同心辅佐陛下,引为美谈佳话。”

 李承乾说这事,众人差点没跟上节奏。

 刚才不说启蒙教材,为何突然转过弯,说房谋杜断之事。

 这都过去多久了?

 十多年了,如今提起来,有什么意义?

 房玄龄摇头,哀叹道:“只可惜杜公早逝,痛失一知己。”

 “陛下也时常为之惋惜。”

 李承乾道:“既惋惜,何不如编写为一故事,写入教材中,将其宣扬传颂呢?”

 嗯?

 众人猛然抬头,不可思议的看向太子。

 长孙无忌下意识看向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