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焉在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朱祐樘崩逝

 1504年六月,骄阳似火,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热浪笼罩着。河北宣化,这座古老的城池——宣府,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格外肃穆。城墙上,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淌,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警惕,时刻注视着远方的动静。

 此时,蒙古鞑靼部小王子(达延许)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兵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正朝着宣府逼近。他们的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小王子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眼神中透露出冷酷与野心。他心中盘算着,此次进犯宣府,定要让明朝皇帝见识到鞑靼铁骑的威力,夺取更多的财富和领土。

 在宣府城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大臣刘大夏焦急地在府中踱步,他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刘大夏深知鞑靼铁骑的凶猛,一旦宣府被攻破,京城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他思索着应对之策,突然,他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决定请求屯兵喜峰口和燕河营,以防备小王子进犯京师。

 刘大夏快步来到皇宫,向皇帝呈上了自己的奏疏。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他看着刘大夏的奏疏,微微点头,心中对刘大夏的建议表示认可。然而,太监苗逵却有着不同的想法。苗逵一心想要带领官军直接前往去捣毁小王子的军事大营,以此来建立功勋。他站出来,对皇帝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不应采取守势,而应主动出击,直捣贼营。这样才能彰显我大明王朝的威严。”

 皇帝听了苗逵的话,心中有些犹豫。他想起了成祖朱棣当年的威宁大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于是,皇帝召见刘大夏,问到王越当年取得威宁大捷的情况。

 刘大夏恭敬地站在皇帝面前,心中早已准备好了说辞。他缓缓说道:“陛下,臣从当年跟随王越出征的将士口中得知一些情况。当时所俘获的只有十几个妇女和小孩。所幸的是深入境内的寇贼兵马并不多,与官军相比众寡悬殊。如果双方兵力差不多的话,那时官军就很难全部生还了。”

 皇帝听了刘大夏的话,心中微微一震。他皱起眉头,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太宗(即成祖朱棣)为什么还常常以此得意呢?”

 刘大夏微微抬起头,看着皇帝,眼神中充满了诚恳。他说道:“陛下的神智武略固然并不比太宗差,可是所带领的兵马数目,您与太宗相比仅有他的十分之二三。况且,那时由于淇国公违背节制的一个小小行动,就使十万之师尽丧于沙漠,怎么能谈得上他们是轻而易举地就获得胜利呢!依臣度,我们今天用兵,应以采取守势为上策。”

 皇帝听了刘大夏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心中权衡着利弊。此时,戴珊站在一旁,他看着皇帝的表情,心中也在思考着。戴珊深知刘大夏的话有道理,他也赞成采取守势。于是,戴珊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刘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们的兵力有限,不宜贸然出击。采取守势,加固城池,等待时机,才是上策。”

 皇帝看着刘大夏和戴珊,心中渐渐有了决断。他突然省悟说:“多亏二卿终于使朕明白了,不然,朕几乎被他人引入迷途。”皇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果断。

 苗逵听了皇帝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也不敢再反驳。他低下头,默默地退到一旁。

 就这样,苗逵直捣贼营的想法才被禁止。而戴珊也以其才干而见知于皇帝。从此以后,凡是皇帝临驾文华殿,每有召对,必问刘大夏,再召问必然是戴珊。

 三个月后,京城的天空中飘荡着淡淡的云朵,阳光洒在古老的宫殿和街巷之间,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然而,在皇宫之中,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修缮清宁宫的工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仍未完工。皇帝朱祐樘心中有些焦急,他传旨于兵部,令拨军 2万人充其役。这个决定引起了朝廷上下的震动。

 兵部尚书刘大夏接到旨意后,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用工本不多,而调用的人却不少,这都是由于中官(宦官)贪图取利才这么干的。刘大夏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坚定。他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

 刘大夏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如果按照皇帝的旨意拨军 2万人,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他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件事情。

 经过深思熟虑,刘大夏决定上奏皇帝,提出减去人力十分之五。他坐在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建议。他的字迹工整,笔画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他的诚意和决心。

 刘大夏写完奏章后,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派人呈递给皇帝。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

 与此同时,监督工程的中官也得知了刘大夏的上奏。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认为刘大夏是在故意与他们作对。他们也上奏于皇帝,试图阻止刘大夏的建议。

 皇帝朱祐樘坐在御书房中,看着刘大夏和中官的奏章,陷入了沉思。他

知道刘大夏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他的建议一定有其道理。但他也不想得罪中官,毕竟他们在宫中有着很大的势力。

 朱祐樘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这时,大学士刘健走进了御书房。刘健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沉稳。他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息。

 刘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爱惜军士,这是兵部的职责。刘大夏每每以老辞职,陛下每次都下旨温语相劝,为的是要他留任,可是刘大夏还是求退不已。如果这个切责中官的诏旨一下,他们也将会以不称职而辞官。”

 朱祐樘听了刘健的话,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自己不能轻易地切责中官,否则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他点了点头,说道:“刘爱卿所言极是。朕接受你的意见,切责中官的诏旨虽然未下,可是所用军卒数目仍按刘大夏的意见减去一半。”

 刘健心中一喜,他知道皇帝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他再次向皇帝行礼,说道:“陛下圣明。”

 朱祐樘微微一笑,说道:“刘爱卿,朕还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刘健恭敬地说道:“陛下请讲。”

 朱祐樘说道:“朕想商议每日进讲事宜。讲书必须推究明白先圣先贤的主要意思,尽管直说,不必隐讳。如果深怕有伤时政,过份地隐讳其言,或者言而不尽,这样就是天天进讲,又有什么益处呢!况且,进讲先生们与翰林学士,他们的职责就是辅导君臣,所以他们都应该敢于讲所应当讲的话。”

 刘健听了皇帝的话,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皇帝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愿意听取大臣的意见。他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若不敢讲话,那么其他百官就没有敢于讲话的了。”

 朱祐樘点了点头,说道:“对。”

 这时,大学士谢迁也走进了御书房。谢迁身材矮小,面容和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机敏。他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亲和的气息。

 谢迁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这样圣明,臣等怎敢不尽心尽力。”

 朱祐樘看着刘健和谢迁,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有两位忠诚的大臣辅佐,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他说道:“好,朕希望你们能够以身作则,敢于直言进谏。”

 刘健和谢迁齐声说道:“臣等遵命。”

 诸位大臣叩头毕,全都退出了御书房。

 过了四个月,京城的天空中飘着淡淡的雪花,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皇宫之中,朱祐樘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御书房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坚毅。今天,他要召见兵部尚书刘大夏和左都御史戴珊,当面商议政事。

 朱祐樘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深知,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忠诚能干的大臣们。刘大夏和戴珊,都是他极为信任的臣子,他们的才能和品德在朝廷中备受赞誉。

 刘大夏,一位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老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忠诚。多年来,他为国家的军事事务尽心尽力,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正直的品格赢得了皇帝的敬重。戴珊,一位面容和蔼、眼神睿智的大臣,他在监察百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公正无私的态度和深厚的学识受到众人的敬仰。

 当刘大夏和戴珊接到皇帝的召见时,他们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们知道,这次召见意味着皇帝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也意味着他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他们整理好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御书房。

 御书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朱祐樘看着走进来的刘大夏和戴珊,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朱祐樘开始与他们商议政事。

 他们讨论着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朱祐樘认真地听取着他们的意见,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讨论热烈而深入,每个人都为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

 议事已毕,朱祐樘看着刘大夏和戴珊,心中充满了感慨。他说道:“如果朝臣们都能够像二位爱卿这样,到我这里谈一谈他们所干的职事,那么大臣们就将关上门无事可做了。就像二位爱卿这样,即使你们敞开大门宴请宾客,谁又敢以贿赂买你们呢!”

 朱祐樘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他们的赞赏和信任。他亲手赐给他们每人一锭白金,并说:“这是给你们的一点小小补助。”又嘱咐说:“不要在朝堂上当面谢我,以免其他人产生怨望。”

 刘大夏和戴珊接过白金,心中充满了感动。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赏赐,更是皇帝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他们深深地向皇帝鞠躬,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国家和皇帝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