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红尘啊 作品

第528章 九州S1概念车

 饭菜上桌,大家一边聊一边吃,气氛也还不错。

 船夫哥一脸的忧心忡忡:“你们感觉,会不会有不少企业因为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和特斯拉公开专利叠加因素之后,进入市场来洗牌?我个人是觉得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两年的商用车市场都什么玩意儿!”

 这番话引的陈平江侧目,稍有意外的打量几眼王传福。

 果然,能冒出头的人没几个简单的。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相当之大,09年开始以25个大中城市为主体,搞了个“十城千辆”工程,主要的领域都集中在公共领域,比如公交、公务、市政、邮局等领域,所以,似乎对于很多厂商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从2013年开始,就不一样了。经过三年的推广,国家决定从2013年开始,补贴范围从试点城市走向全国,推广范围由公共领域面向私人领域。

 补贴政策犹如一针强心剂,在2013年商用车的销量即突破一万辆。

 也正因为如此,去年开始成立了一批新能源车企,要技术没技术,要工艺没工艺,只是为了骗补。

 很多“老头乐”的汽车也是这两年大量涌入市场的,原因当然也是为了补贴。

 而这些车企骗的也越来越疯狂,随着补贴幅度开始慢慢减小,很多制造商为了拿到最后的船票,制造了大量虚假订单。

 6-8米纯电动客车,正是专家公认的骗补“重灾区”。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后,不少地区还能享受与中央按1∶1发放的地方补贴。造出一辆新能源客车,就能获得60万左右的补贴。而实际上,一辆6-8米的电动客车,成本不超过50万,也就是说,补贴就已经超过了成本了。

 正基于此,车企蜂拥而至,在其中大发横财。最出名的是宇通,拿到68亿补贴,比自己净利润还多了33亿。造的公交车电池不行,跑不远,导致司机一天3辆车换着开。

 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性子比较直,喝了两杯酒后,话匣子也打开了,颇为愤愤的道:“我们这种正儿八经造车的企业拿到的补贴还不如那些骗子企业,有时候气都不打一处来。骗补的方式让你想不到,一种是整车企业全资或参股汽车租赁公司,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拿到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另一种方式则由汽车租赁运营公司主导,采购整车的同时,与电池企业合作,通过‘多采购整车,少采购电池’,从中牟取补贴。”

 王传福的性格比较谨慎,连忙对哥哥使了个眼色:“哥,少喝点。”

 陈平江见状笑了出声,“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不能说的,这件事情我们身为业内人,有时候不能说,说了也是得罪人,但可以让人曝光下。”

 陈平江对这种骗补的行为也瞧不上。

 但不管怎么说,多年补贴,换来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国内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的确是在发力,但在高端车型上的确不如特斯拉。

 殷云翔笑着说:“倒是有一件趣事和大家分享下,我在汽车圈呆的时间长认识的人也多。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以前的老同事几乎同时受到了多家猎头公司的围剿。这些人不光就一汽的有上汽的,还有广汽等。后来我利用关系了解了一番,其中有乐视那位贾老板,据说还有两位搞互联网的。现在这些搞互联网的都在逐步进入造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