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一致的方向(第2页)

 “那就解散儒家。”

 “将儒家治国理念融入法家中,或是创建一种新的法学,以此作为大秦治国的思想基础,从而实现奋智谋,羁英雄鞭天下。或以武力震慑,或以仁政赢得民心,或以大义团结,或以权威断事,逆顺相生。”

 “大秦必须实行‘法制’。”

 “无论儒家和道家学说有多吸引人,大秦都不能偏离法制。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未来发生变革。”

 刚说完这些话,

 秦长青自己愣住了。

 因为这难道不是始皇已经在做的事情吗?

 早在多次尝试之后,始皇选择了坚定施行法制,尽管天下局势曾一度恶化,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改变。这也是他在创立‘祖宗之法’的一部分。

 一时之间,

 秦长青内心震撼不已。

 长青

 秦长青轻轻喘息着,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始皇早已清楚他的意图,并且并未对其表示反对,甚至默许他进行尝试。

 因为他就是始皇,

 天下第一皇帝。

 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

 他敢于让我大胆尝试,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应对所有后果。由于嬴政的存在,大秦才能始终保持可控状态。

 秦长青低头说道:“儿子让父皇忧虑了。”

 嬴政淡淡道:

 “看来你想通了一些事情。”

 “治理国家绝非易事,做出决定更是困难重重。你有一些想法值得借鉴,这便是朕容许的原因。但是扶苏执拗,你却善于反省。”

 “但这还不够。”

 “四海八荒,归入大秦。”

 “要治理这么庞大的疆域,需要长远深思熟虑。头脑一热想出来的东西可能有些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在上下各方会引起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易立即察觉。”

 “而当真正察觉之时,恐怕已经造成了灾难。”

 “你在军队中设置军司马的做法不错。”

 “这对保持战斗力也有帮助。”

 “你确实考虑了很多细节,比如楚人、百越人以及征调的秦人,但你忽略了驻守南海的二十万大军和朝廷官员们的私心。”

 “人皆有私心。”

 “即便百官同意的重大措施也是如此。”

 “一定的妥协是必要的。”

 “你考虑得太单一,完全忽略了关中氏族。我知道你不想受制于他们,但你应该清楚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仅如此……”

 “关中氏族也好,六地官员也好,他们都忠于大秦。”

 “你指责百官有隔阂,然而你自己又何尝没有?”

 听到这里,

 秦长青脸色苍白。

 嬴政继续道:

 “你的才能超越扶苏,但才华这东西适得其分即可,过多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当想法太多却没有仔细思考时,这反成了累赘。”

 “做事讲究谋而后动、思而后定。”

 “你再好好想想。”

 “朕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但不可能一直这样。有些事还是要你自己来判断与面对,即便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事。”

 “既然你来找朕,肯定已经有了稳定边军士兵的对策。”

 “说出来吧。”

 秦长青恭恭敬敬跪在了地上,

 沉声道:

 “儿子谨记父皇教诲。”

 “儿子多谢父皇在朝堂上帮儿解除困境,儿感恩父皇,此次前来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

 “驻守南海的将士们共有二十万众,数目庞大。”

 “现在关中老家秦国人民的比例仅有三分左右,如果沿用过去的策略,迁徙士卒和家族南下至南海,那么将迁走数十万家之多,这意味着此后关中的老秦人民占比将下降到不足两成。”

 “这令人十分担忧!”

 “迁走关中的平民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都不害怕贫穷,害怕的是贫富不均。此次变更南海驻防政策,相对而言对那些驻守多年的人来说不公平,他们长期离开家乡在艰苦环境中战斗。得

 “对于这些士卒,寻常的财物补助绝非明智之举。在南海地区生活困难,财物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引起新入伍士卒的嫉妒,进一步加深队伍内部的裂痕。”

 “儿臣不敢将此种建议呈于陛下。”

 “然而,安抚这些士卒情绪却是必不可少的。”

 “最为实际可行的方法是允许他们回家。”

 “因此,儿臣提议在军中实施轮换制度。”

 “每隔一段时期,替换部分驻守在南海与北境的士卒。这样既可以给那些长期坚守边境的士兵回家休整的机会,又能补充更年轻且健壮的战士。”

 “以此保持部队的有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