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群鹭街。
群鹭街紧靠着清晖街,这里的民居宅院,大多居住的是府衙或秦州府的官吏。
另外,录取的两百五十名士子的住所,暂时也安排在群鹭街。
一处小院中。
陈仲达、穆松龄以及张振和苏泉,以及其他四名士子,两两一组正在下象棋。
象棋在元月初一出现之后,迅速得到了推广。
昨日,府衙特地送来棋盘供士子消遣娱乐。
中午时分,一名书吏快步走进院子,敲响房门。
“诸位,府衙传来政令,腊月初七辰时之前抵达吏司办理官凭。”
随后,书吏从挎包里取出八份折子,并说道:“这是你们临时的凭身,初六之前前往府衙户司,会有人为你们裁量官服。
裁量官服之后,还要办理相应的俸禄凭证,拿着凭证再去商业司办理相应手续。秦蜀两地官员的俸禄,由户司和秦州钱庄共同发放。”
林林总总,书吏交代了十多条注意事项才匆匆离开,转向下一处宅院。
八人拿到临时凭身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
凭身上面写明了他们的职务。
“诸位兄台,我将前往工司暂任书令史,你们呢?”
“我要前往吏司,同样暂任书令史。”
“我去商业司。”
“……”
众人最后看向陈仲达,问道:“文宇兄,你呢?”
陈仲达说道:“我被安排在监察司。”
一名年轻士子微微笑道:“以文宇兄的性情,确实适合在监察司任职。”
众人莞尔一笑。
陈仲达摇头道:“去哪都一样。同德兄,你被安排在吏司,貌似与你的预期相差甚远啊。”
年轻士子名叫季以平,招贤考试成绩位列前茅。
他最想去的官署是宣传司。
如今被安排至吏司,虽有遗憾,但也很满足。
苏泉看向另外一名士子,问道:“晓文兄,吴主播是否向你介绍过府衙的各个官署?”
包括陈仲达在内的七人,都好奇的看向那名士子。
这名士子就是黄治成,刑司的一名主簿乃是他的同乡。
招贤考试结束,黄治成上榜之后,便多次拜访那名主簿。
今年除夕和元日,黄治成更是在那名主簿府中度过。
苏泉询问各个官署的情况,自然是想了解是否有内幕消息。
黄治成轻咳一声,道:“吴伯父跟我说,府衙各个官署大体没有区别,内部差异主要体现在主事官员上……”
紧接着,黄治成无私地说出他所知道的消息,其中有很多干货。
比如,宣传司和商业司是侯爷亲设的两个官署,两个官署可直接上奏给侯爷。
宣传司主事李修非常年轻,所以热衷于任用年轻官吏,并且不会端架子。
刑司和礼司两个官署年轻官吏较少,整体氛围较为古板。
监察司和工司以及吏司,最忙最累,官员数量较多。
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众人听得非常认真。
这时,黄治成脸色一正,道:“监察司是府衙所有官署中最为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其主事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深受侯爷器重和喜爱,可只有出入侯府和秦州大营,也是府衙除佥事之外,可以随意进出军营的人。
听吴伯父说,当初侯爷想让公孙先生担任府监,可惜公孙先生不愿,侯爷也随他去了。”
黄治成看向陈仲达提醒道:“文宇兄,你在监察司任职,可千万不要顶撞公孙先生。”
陈仲达一愣,道:“公孙先生乃是闻名天下的文士,我自然不会冲撞他。何况,我也相信公孙先生的为人。我为何要顶撞他?”
众人也是一愣,然后仔细一想后,发现陈仲达说的没有错。
公孙先生名誉天下,不论是学识,还是品性,皆为人称道。
房间中,众人谈论的话题逐渐围绕着接下来的官场生活。
随着书吏送来临时官凭,代表着他们将正式踏足官场。
他们的生活,身份,将彻底的发生变化。
腊月初五,府衙结束休沐,各级官吏开始点卯上衙。
侯府,偏院阁楼。
左边坐着狄轻舟、公孙佑、魏廷云等一众文臣;右边坐着赵武、彭英、叶羽、赵牧等一众武将。
此外,刘元义以及苏原也在场。
新年第一场文武官员集议,商讨的自然是东出事宜。
秦牧指着眼前的军事地图,道:“东出时间及目标,众卿可有想法,不妨都说说看。”
叶羽当仁不让,率先道:“主公,臣认为东出时间定为开春之前最佳,东出目标应定为灵州三郡。”
刘元义旋即道:“叶羽将军,三郡的目标是否太大了?灵州乃是郑氏地盘,并且根据黑冰台的探查,李氏和顾氏十有八九会帮助郑氏阻拦我军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