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抬了下手,问道:“众卿认为咸阳城该扩大几何?”
只见公孙佑争先恐后的站出列:“臣认为咸阳城的占地要与洛阳城差不多,至少要与晋阳城不相上下。”
众人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每名官员的眼眸中都透着亮光。
公孙佑用洛阳和晋阳来做对比,明显是告诉众人,咸阳城必将成为以后的国都。
与其未来立国之后再行扩建,不如一步到位。
张邰激动道:“臣附议,咸阳城应当媲美洛阳城。”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名又一名的官员出列,无一例外都支持公孙佑的观点。
狄轻舟最后开口:“主公,不若遵从‘八九’之数,扩建后的咸阳城,东西城门两侧各九里,南北城门两侧各八里。”
“臣附议。”公孙佑旋即道,“八九乃至阳之数,昭显主公尊贵。况且,咸阳位于西北边陲,八九大小的占地足够了,再多也不合适。”
众人点着头,都认为公孙佑说的在理。
秦牧摸着下巴思索着。
他明白公狄轻舟和孙佑说的意思,咸阳只适合成为国都,不适合成为帝都。
在大炎,以城门为中心,两侧城墙的长度都有一定的讲究。
一座国都或者帝都在修建之时,都会安排钦天监测定。
如今咸阳还不是都城,没必要太繁琐。
长十八里,宽十六里,城门两侧的城墙长度对应“八九之数”,即使未来立国,咸阳城的规制和建造原则,也立得住根脚。
除此之外,扩建之后的咸阳城占地面积来到了七十二平方公里,也完全足够了。
“就依两位爱卿所言,遵从‘八九之数’扩建咸阳城。”秦牧继而道,“为了更好的协调各方,由杨伯祥督导咸阳城扩建政务。
工司和营造司负责扩建工程,吏司和户司从旁协助,监察司负责监督。各官署部门务必履行好职责,确保咸阳城扩建工程顺利推进。”
“臣等领命。”
咸阳城的扩建确定下来之后,便是秦蜀大道的修建。
今天的集议,公孙佑表现非常积极。
“咸阳距离蜀都遥远,为了保证中枢对益州的绝对管控,为了保证意外发生后军队可以及时响应,秦蜀大道必须修建。”
公孙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反驳的态势。
并且即便在场有很多益州籍官员,公孙佑也不加掩饰,直接了当的表示修建秦蜀大道,就是为了方便控制益州。
在场益州籍官员不仅没有反应,而且不由得点着头,仔细斟酌着公孙说的话。
平坦宽阔的大道,利于军队奔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秦蜀大道确实有修建的必要。
魏廷云出声问道:“主公,不知秦蜀大道修建的宽度预计是几何?”
秦牧说道:“宽度至少为三丈,倘若是平坦路段,宽度应增加至五丈。”
魏廷云拱手一礼,旋即退了回去。
现如今秦州与汉中郡,汉中郡与巴蜀平原之间的常用蜀道,宽度便有一丈,在此基础上扩建至三丈,工程量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而且主公向他们表示过,火蒺藜将用于修路,开山劈石无需依靠人力。
这也是魏廷云没有反对修建秦蜀大道的原因所在。
倘若需要靠劳力开挖山体,那么魏廷云绝对不同意修建秦蜀大道。
秦牧见魏廷云之后没有人出声,便说道:
“我欲将秦蜀大道分为四段工程,咸阳至定山郡安源县为一段,阳平关至梓潼郡石松县为一段,石松县至广汉郡明水县为一段,明水县至蜀都为一段。
四段工程同步进行,并且为了减轻都督府衙人力,类似开砍伐树木、搬运沙石、转运物资等工作,可以承包给商人,府衙派遣少量官员监督即可。”
不少官员都点着头。
主公提到的这些工作,只需要一把力气,完全可以让商人雇佣劳力来完成。
反正官府雇佣劳力也需要花钱。
也有不少官员皱着眉头,比如魏廷云。
对他们来说,秦蜀大道乃府衙主导的重大工程,让一介商贾参与进来,是否不妥?
可这个不妥没有人敢说出来。
因为主公便是商贾之子。
在秦州,没有人敢明面上瞧不起商贾。
另外便是秦州商业氛围浓厚,即使是魏廷云这种老古董,也不再排斥商贾。
忽而,徐百泉开口道:“主公,可否将某一段道路完全承包给商人。官府支付部分订金,商人投资修路,建成之后派遣官员验收合格之后再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