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宋翔升墓碑上磕头祭拜,这次全由宋湉执行,宋翔英在旁边陪着。宋湉心虽然有些茫然,但也只得依照宋翔英指令去做。
山下是田野,秋日的稻田已然收割的大半,显得十分空旷。残留着部分金黄色稻田,稻穗黄澄澄的在微微的阳光下摇晃脑袋。农民们挑着箩筐,拿着镰刀开始出来收割。他们有些还哼着民间小调。一路下山的时候还听见农民朋友们议论着,今年年成好,稻子丰收了,亩产可达350斤,好的田地亩产可达400斤。看见这么高的产量农民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虽然肩膀上担子沉甸甸的,但脚步很轻松。他们的欢声笑语多少让宋湉感到一丝惬意。
他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将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引进来提高粮食产量,大伙的日子一定蒸蒸日上。且莫说其他的,温饱问题得到大大的改善。
古代社会挨饿的人很多,特别是荒年,年成不好水利条件也差,很多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贫困家里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饭。
经过张谦家门的时候他将草药交给来旺,自己换了一件衣服,三人便赶往龙山学堂。
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龙山学堂四个大楷书字才映入眼帘。牌楼两侧古木参天。有人在打扫地下的落叶。张谦向打扫落叶的一个老汉通报介绍道:“在下张谦,特陪故人之子宋湉前来贵府龙山学堂求学,麻烦大叔通报一声!”
那老汉把扫帚放下,揉揉昏花老眼,突然笑道:“呵呵,张郎中,我方老汉老眼昏花了,差点认不出来了。今天是听家盛说有客人要来,原来是你们。请在这稍候片刻,老汉这就去通报。”
那老汉将扫帚靠在大树下,慢慢走近一处房舍,便跨上房阶,缓步走进去,不一会儿方老汉果然从那房里出来,身后跟着一个个子较高,国字脸的中年人。中年人衣着是上等布料加锦做成的直裰,头顶扎个儒巾,浓眉方唇,原来是管理学堂的沈家盛。
他走过来对张谦拱手行礼道:“贵客远来有失迎迓!”
张谦笑道:“只怕要劳烦先生了,在下受人之托今日带来一个学生,原本也是你们沈家的故交之子,被人贩子拐卖出去八九年,没成想经历坎坷逃回故里。”说罢把宋湉往前一推道:“便是这个小孩,原本是宋翔升之子,单名一个“湉”。前些日子我在沈家腾家办事,顺便提及湉儿读书之事,他说可以帮着打扫庭院,顺便也在龙山学堂求学读书。”
那位先生笑道:“昨日听家兄说宋家公子回来了,要来龙山学堂打扫卫生,我说这怎能能行呢,于是便安排他上午跟着学生读书,下午有空浇灌花木,不过一个时辰就够了,也不影响他的学业。”
张谦笑道:“敢情再好不过!先生儒雅又兼怜惜孤贫之士,在下甚至钦佩!”
沈家盛笑道:“尊兄不必客气!弟能帮衬也就这些,微不足道!”
张谦然后对宋湉说道:“湉儿,这就是你的师尊,还不行礼?”
宋湉象征性的拱手算是行礼,因为他对古代礼节还不熟稔。
张谦一脸严肃对宋湉说道:“初次见先生要行跪拜之礼!”
沈家盛带着他们进入学堂里面。学堂中央处一间大房子里面,供奉着一尊木雕神像。头戴儒巾,大眼睛炯炯有神,两腮膀子下及下巴胡须细丝一般垂下,双手交叉于胸前。两个袖子又大又长跟五庄观镇元大仙的长袍有得一比。宋湉多少也见过孔子像,想必这就是孔子牌位。
只见沈家盛站在牌位前点燃三炷香递给宋湉,宋湉自然明白其意,双手十指及拇指拿着三炷香火,左手贴前右手在后,双手掌心对着自己胸前微微弯腰叩头拜了几拜。
张谦见了立马脸色严肃起来道:“见圣人更是要跪拜的,快快改正去!”于是又对沈家盛道:“先生莫怪,只因着孩儿在外流浪,以至于对礼仪有些陌生!”
沈家盛微微一笑道:“也无妨,不过重来一次罢了!”
宋湉看出来了,这人虽说是笑着说话的,可语气肯定,毫无商量余地,不跪拜他是不肯罢休的,于是三跪九叩的磕头行礼。礼毕,沈家盛这才扶起宋湉,这一关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