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自打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石化领域的技术的发展,最终花费了数十年,才完成了“一追四里程碑”的过程。
1950年代,以闵恩泽老师、武宝珅老师等留学归国人员为班底的石油炼制团队开启了超英赶美的长征,六七十年代的老五朵金花和八九十年代的新五朵金花,已经使得国内炼油技术逐渐赶上欧美的水平……这就是所谓的“一追”。
至于“四里程碑”,其实是指石化领域的四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或者事件。
第一个里程碑出现在1985年左右,当时石科院通过研究计算得出结论,石化总公司准备引进的阿美莉卡石伟公司(当年跟uop齐名的石油加工工艺和工程公司)的催化裂化工艺将出现热不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直接打了石伟热冲击理论的脸,但是石化总公司领导力排众议引进了五套。
果然,第一套装置投产后由于再生器热负荷超标起火烧毁。
这次的事件,之所以被认为是里程碑,最大的意义倒不是有什么技术突破,而是打破了国人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迷信,并且证实了华夏也有真正的技术大牛。
只不过这件事也导致了石化总公司科研口的领导记了李再婷一辈子,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唯二的一位国家发明一等奖评不上院士的伟大科学家。
第二个里程碑出现在今年,也就是1990年,石科院李再婷、何名元等专家发明dCC催化裂化深度裂解工艺及配套催化剂,在世界上建立起一座石油二次加工和化工原料生产的新桥梁,随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那时的发明一等奖不像现在,当时那可是宁缺毋滥的最高科技奖项。
随后,被李再婷打过脸的阿美莉卡石伟公司主动要求做这个技术的海外代理,将这一的技术出口到国外,这才让世界开始逐步用正眼看华夏的石化技术。
第三个里程碑事件,则是要等到十年后了,2001年催化裂化最大化生产异构烷烃技术,世界首创,但是好像只得了一个二等奖,发明人是许友好教授,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燃料型炼油厂都用这个技术。
不过这个技术虽然是十年后才最终定型的,但实际上在90年代初期就应该有一定研究了,甚至已经有了雏形和思路也不一定。
第四个里程碑事件,于2005年世界首创的非晶态合金与磁稳定床联合工艺生产己内酰胺技术,跟本书关系不大,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在闵恩泽老师指导下,发明了这一技术的宗保宁教授,其主要团队成员跟前面的许友好教授的团队一样,大部分都是199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科研人员,而他本人,也是因为内鬼原因,成为了继李再婷老师之后,第二个获得了发明一等奖,但却没评上院士的人。
(水了这么几百字,无非是想再次强调一下,国内在这个时间段的科研实力,真的没大家以为的那么差,之所以后来出现那些令人扼腕的情况,甚至就连李再婷老师后来都离开了石科院,却是跟技术本身并没有任何关系了。)
回归正题,知晓了这段历史,自然就知道为什么这位办公室领导听到“李再婷”这三个字后,脸色这么难看了……既然叫做石油与化学工业部,那从关系上来讲,自然与石化总公司那边更加亲近些。
“于情于理?”
“张组长,我希望你注意一下措辞,这次的项目沟通会,是立足于帮扶中原油田逐批次拓展业务的基础上的!”
“换句话说,所有的化工项目,要在不破坏德州现有的产业格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中原油田分流职工;”
“而德州地区本来就有着临邑炼油厂、德州炼油厂等一系列炼化单位,如果不引进uop公司的异构化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国外先进技术,而是采用国内的dCC工艺和技术,那么怎么保证中原油田这边的利益?”
这位领导重重敲了敲桌子:“还是说,如果不采用dCC工艺,你们大华公司就不允许中原油田在德州地区投建炼油厂了!?这究竟是张组长你个人的想法,还是代表了你们大华公司的想法!?”
从去年年底以来,在钻探一公司的操作下,除了数量猛增的加油站外,大大小小的地炼厂也在德州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虽然地炼厂在如今这个年代不怎么见得了光,但毕竟这些厂子能为本地贡献非常可观的税收,而只要“加以引导”,它们又能给石油系统的设备生产单位提供源源不断地订单,为这些设备生产单位的研发和技术迭代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因此在杨默的包容下,德州这边的地炼厂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形成了一个规模非常不容小觑的产业集群。
而受到德州这边的启发,指挥部那边也开始生起了扶持地炼厂的心思,并且已经就津门-东营的油气管线项目展开了谈判,打算谈判一旦取得了结果,立马就开始在东营那边尝试小规模地孵化地炼产业。
两边的唯一区别,就是德州这边包容地炼产业的发展是为了谋求给国产化工设备的升级迭代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空间;而指挥部那边打算孵化地炼集群,更多的则是出于一些考虑,并且打算与海油那边形成更深入的产业互动罢了。
既然连东营指挥部那边现在都不排斥地炼产业了,蔡正伟他们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
于是乎,让中原油田借助津门-德州油气管线的便利,在德州地区投资以中大型炼油厂为主的想法,便立即提到了案头……德州这边的地炼厂数量虽多,但都是规模偏小的民营地炼厂,两者的生产工艺有区别,生产出来的产品面向的受众也有很大区别,再加上华夏此时油品和石化工品依旧处于紧缺状态,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着直接竞争,又能解决大量的职工分流问题,可谓是再完美不过的方案。
可是如今张俊一嘴“李再婷”,却挑起了这位领导的敏感神经。
对于他来说,dCC催化裂化深度裂解工艺以及配套的催化剂技术,已经不是技术问题那么简单了,而是站队问题,这如何能够接受?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能明着说的,毕竟dCC是拿了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嘛!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拿中原油田的“利益保障”来说事。
言下之意很明显:既然是国内的技术,那对于你们来说就不存在着应用壁垒,如今的德州地区地炼集群那么庞大,要是等到两三年后,你们又开始玩企业兼并重组那一套,把小炼油厂合并成一堆中大型炼油厂,并且把这dCC技术给应用上了,中原油田怎么办?
德州本身就是你们大华公司的一亩三分地,中原油田未来又得靠着津门-德州油气管线吃饭,你们这么一搞,人家哪里有还手的资格?
不从一开始就在技术上构筑壁垒,形成区分,中原油田这边的长期利益怎么保证?
难不成到时候又重新找地方迁移产业!?
当然,这些只是台面上的理由而已,最诛心的却是那一句“这究竟是张组长你个人的想法还是大华公司的想法”。
从之前的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来,落地应用dCC技术的这件事应该是张俊这个小胖子出于年轻人的热血情怀才提出来的看法罢了,并不是杨默的授意,甚至两人之前就此事根本就没沟通过也说不定。
既然不是杨默的授意,那么自然不需要顾忌太多。
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筹码做支撑,甚至连最起码的对等身份都没有,一腔热血不过就是个笑话罢了,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热血青年没见过,轮得到你在我面前指点江山?
听到这位领导的诛心三连,张俊的脸色忍不住有些苍白。
在座的诸人,除了自己在内的几名专项小组长外,全都是实权型领导,而且双方的级别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没有杨默授意的情况下,突兀地提出技术应用标准,委实是有些狂悖了;一旦双方因此产生误会和矛盾,他那并不宽广的肩膀,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在退缩和豁出去之间苦苦挣扎之际,忽然听见有人碰了碰话筒。
“诸位领导,我不懂技术,按理说在这件事情上是不该插嘴的,但是我细细听下来,却又觉得张组长的话很有道理。”
“大华公司是德州城产基金公司的指定管理运营者,而德州城产基金公司又肩负着本地区产业升级的重任,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外界过度解读,因此有些事情不得不防……毕竟现在那些南方媒体很喜欢拿我们北方的企业举例子嘛!”
一扭头,却惊讶的发现,说话的竟然是在大华公司有着人形图章之称的丁翔。
正当张俊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对方为何会突然站出来给自己站台时,却见丁翔微笑着扫了中原油田代表团和那位办公室领导一圈:“既然领导想知道在炼化项目上必须应用dCC技术是不是我们大华公司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