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来世 作品

第585章 非显性杠杆(2)

 第585章 非显性杠杆(2)

 “知道么,老尤,这一次关于hdpe管材的一二轮招标,有许多中标企业都是我们城产基金公司公司孵化的准强村企业,甚至有一部分还有大华公司或者默默百投的参股。”

 杨默很平静地说出这个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事情,然后在尤亚坤开口之前,甩下了一个重磅炸弹:“而根据我们的内部统计口径,这些企业在中标后如果能能够按送检小样的标准去按时、按质交付,并且依照检测中心技术人员的诊断指导进行细节优化生产;”

 “那么在考虑我方划拨的标的订单足以使其实现小型规模化生产的事实基础上,即便这些企业初期需要逐批添置设备和扩大人手,但是他们至少未来三年内的产业平均irr,也绝对不会低于32%!”

 “当然,由于经营理念差异和产品细分,并不是所有的中标村集体企业都能达到32%的irr,但是无论如何,只要经营环境稳定,未来三年内,所有与hdpv相关,乃至于所有塑料制品相关的中标乡镇企业,至少有20%的企业行业irr不会低于30%,40%以上的企业行业平均irr不会低于24%,50%以上的企业irr不会低于18%,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嘴角抿了抿,杨默语气有些云淡风轻:“老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嘛?”

 前文说过,要想盘活一个行业的经济活力,最根本的一环就是要提高这个行业的利益驱动力,因此便引入了irr(内部投资门槛收益率)这个概念。

 既然叫做内部投资门槛收益率,那么重点自然在“内部投资”这四个字上。

 从性质上来说,它不是国企一系里经常出现的为了维护关系而从银行里贷出的那些冗余款项,也不是那些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的空转资金,甚至也不是那些出于金融收益考虑快进快出于企业各个项目账户上的快钱;

 它是指,企业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为了扩大生产、提升质量,提高竞争力,自发追加投入资金去扩建厂房、采购新设备、扩招员工、完善保障设施、购买第三方服务等一系列行为。

 举个例子,你在2010年左右购入一间位于二线城市三环内的毛坯房,在这个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扬的阶段,你为了能将这间房子转手卖出个好价格,自然要精心将其设计装修一番,于是你亲自跟设计公司沟通设计方案,去市场上亲手挑选建材,然后请施工队过来施工,甚至于装修以后还要再添置一些重装修的精致家具去提升精装房的逼格,然后不管是租还是卖都能标到一个远比毛坯房高得多的价格……这些后续的投资,类比一下,就是企业的irr。

 所以看清楚了没有,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力让企业提升irr,在这个增值扩产的过程中,将会大幅拉动其它行业的发展——装修房子拉动的是建材、家具、装修、灯具等一系列行业;而企业扩产的过程中,也将拉动设各种设备、精细原料、配件、下游加工、能源、物流、建材等各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其扩招的职工,都可以拉动一大票子衣食住行。

 ………………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再加上上次杨默也详细阐释过,因此尤亚坤自然懂这一组数据意识着什么,当下感觉喉咙有些发干,赶紧拿起杯子抿了一杯茶后,这才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

 心中刚才些许的不满,早已消散的七七八八。

 作为经济建设工作的主抓人,他当然知道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的顽症在哪里;

 主要税收和盈利都是那些本地国企贡献的,可国企相对完整的经济生活生态圈决定了,如果这些企业赚到了一百块钱的话,那么将会至少有90块钱是在他们自己的内部流通体系里消化掉了。

 生产原料和设备?

 找兄弟企业提供!

 扩建厂房?

 自己成立一支施工队!

 没有建材?

 自己成立一个建材厂!

 职工的衣食住行?

 下面一大堆三产单位,缺什么造什么!

 可以说,除了一些需要进口的设备和配件,以及偏娱乐化或者奢侈化的产品和服务,你能想到的需求,国企全部能在那一个个串联的业务体系,以及那一个个自成一地的小生态里给你消化了,而且很多是以职工福利的形式消化的(这是重点)!

 虽然说当下国企也拥有着数量极为庞大的职工群体,每家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也不是一个小数,但问题是……在大包干的职工福利模式下,国企这一生态的适用税种,它很有限啊!

 所以,如果但从财政和税收的角度考虑,一家年营收100万的国企,以及十家年营收7万的民企,那么尤亚坤绝对会选后者……无它,民企在实际中可以适用的税种更多,综合税收贡献率要更高。

 但问题是……

 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一直以来经济营收的主体都是本地的国企,这些企业赚到的钱,只有10%才会流通到社会上,这么点转移比例,那些非国有企业就算想要发展,它也发展不起来啊!

 因此,如果不考虑个人立场的话,从某种程度上,尤亚坤其实是能理解潍坊那场实验的。

 要想真正盘活本地的经济,创造更多的税收,最有短期效果的便是把这种令人头疼的国企小生态给解构掉,而要想解构这种小生态,最直接粗暴的办法,就是变更这些企业的性质……虽然这样做的副作用很大就是了。

 只不过,相比与潍坊那边的那场实验,杨默这种业务主体逐步转移的方法,似乎……同样有效,但却更柔和些?

 只是,任何人都知道手段越温柔,所需要的时间就越漫长。

 所以……

 即便有那百亿规模的超级援建工程做输血,但是要真的达到杨默所描述的那番景象,时间……

 想起潍坊那场如火如荼的实验,以及省里面关于让李**调任菏泽一事已经逐渐达成的共识,眼见着那条线逐渐逼近德州,尤亚坤心里忍不住升起一丝焦灼。

 ………………

 “不,老尤,你不明白!”

 杨默从尤亚坤一闪而逝的犹疑与焦灼里,看透了他的想法:“你不明白在有了百亿规模援建计划的支撑后,以这些强村公司为主要承载体,迅速提升德州地区各个相关行业的内部投资门槛收益率,究竟意味着什么!”

 再一次毫无顾忌地关起门来显露自己的强势后,杨默摸出烟来递了一根过去:“老尤,知道为什么你刚到德州那会儿,我在许多工作上都表现的那么不配合么?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工作会上给你吃软钉子?”

 尤亚坤一愣,没想到杨默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转移话题,而且还是重提两人之间并不怎么愉快的往事,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杨默不是个喜欢说废话的人,当下只是微微笑了笑:“这个,却是不知道了……不过初来乍到,有些误会也是难免的嘛!”

 杨默摇了摇头:“老尤,关起门来说话犯不着那么客套,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不是误会!”

 说完,杨默瞅了一眼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的尤亚坤,点燃打火机凑过去,把两人手上的烟点燃:“老尤,市里一直把视线聚焦在城产基金公司的事业性质上,总是下意识地将城产基金公司当成单纯的事业单位,甚至是行政部门来看待,但是……你们是不是忘了,城产基金公司的经营管理主体是大华公司,而大华公司,又是一家打着资产管理名义的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