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深度合作?
客观来说,莱阳在千禧年之前之所以那么牛,甚至在建国之后一上来就按照地级市的标准去逐渐配套产业,主要是因为地理优势——莱阳处于胶东核心位置,交通要道且地势相对平坦,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确很适合作为地级市发展。
事实上,在58年之前也确实是这么划分的,巅峰时期莱阳专区管辖范围东到平度,西到荣成,几乎就是整个胶东半岛。
然而,考虑到可能是离着青岛太近的缘故,58年迁到北面的烟台,同时将莱阳莱西拆分。
要知道,莱阳莱西这两个地区市中心仅距离15公里不到;而且莱西除了盆地面积比较小,交通方面的地理优势和莱阳几乎差不多。
这样的地理位置就导致了很大的问题——夹在两个经济活跃度极高的地级市中间,要么你自己牛逼能带起一片,不然等待的只能是被两边虹吸效应榨干。
莱阳离着青岛近,离烟台远;烟台要发展必然优先发展自己周边,所以说,烟台最穷的仨县永远是南部三市,栖霞,海阳,莱阳,这仨地几乎拿不到任何资源——别拿海阳核电站说事,莱阳和栖霞又没海,核电站铁定是往偏远的地方丢。而且莱阳还会被不断被虹吸,毕竟这哥仨就莱阳稍微有点家底。
而青岛就更简单了,既然已经有了莱西可以完成莱阳交通枢纽的任务,莱阳又不归他管,那本来就不需要给莱阳任何资源。只需要稍微建设下莱西的交通就可以了。
所以乍一看,莱阳除了那些面临着青岛烟台越来越强大虹吸力的产业基础配套之外,真正具有破局能力的,就只剩下人口和部队了两个优势了。
然而,从1972年开始,华夏和旁边的韩国日本关系非常不错,甚至从烟台划出了威海(87年)作为发展自贸区的平台,这就导致了进入九十年代后,组织上起了把本来驻扎在这的26军迁到潍坊去的想法……如果一迁走,莱阳部队的优势也没了。
不过好消息是,虽然组织上有这個想法,但是这么大的事毕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选址到论证,再到军产搬迁在内的各方面协调事宜,中间总归需要几年的功夫。
其次,靠着和东北亚的蜜月期,通过外贸来出售农产品和劳动力,莱阳这些年发展的风生水起,攒下了颇为丰厚的家底,甚至被称为“北方的小香江”,即便是26军迁走,只要外贸的红利还在的话,他们也能顶上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可能存在发展出现瓶颈的情况而已……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莱阳虽然经历过一场很大的意外,经历了三十年发展停滞,却不会让人觉得太过落魄的原因,毕竟底子在这放着呢。
只不过,此时的齐鲁多有雄心壮志之辈,莱阳这边的主管单位哪里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块风水宝地停下飞速发展的步伐,然后一步一步被青岛和烟台虹吸成为身后摇旗呐喊的小马仔?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莱阳这边从上到下,都是对那两位老大哥很不感冒呢,甚至很有些嫌弃和排斥的意思。
所以,利用29军还没迁走,部队人口的优势还在的宝贵窗口,凭借着良好的配套基础赶紧实现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把自己升为地级市,并且在多个维度上具备据止青岛和烟台虹吸的能力,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要知道,此时的莱阳虽然产业配套非常完善,许多工业类目都有基础,但那些工业品大部分都是轻工业品,主要面向的是也是国内这个承载力并不算大的市场;真正赚钱的还是外贸,而他们的外贸出口却是以农副产品为主……这种略显失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单凭他们自己,想要杀出重围,据止两位老大哥的虹吸力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能不能在26军正式迁走前,借助沈兴他们所在的系统的助力,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再均衡,就成了莱阳这边突围和升为地级市的关键。
………………
听到沈兴的简单解释,杨默顿时了然。
莱阳这边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的主力本地产业跟当下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偏于原始,能大量创收的都是些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农副产品出口业务,这种产业结构属于标准的“虚胖”,别看纸面数据上非常不错,但一旦政策有所波动,面对着邻近城市的工业剪刀差和虹吸力,你根本抵御不住。
当然,莱阳这边不是没有工业,而且工业门类不少,其中很有一些产业是极具市场潜力的。
但问题是,如今国内的市场情况和区域壁垒放在那,没有了沈兴他们系统的帮衬和消化,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卡车,又或者是各种仪器和化工品,莱阳市靠着自己,很难将这些产品行销全国。
国内都是如此,国外市场那就更加没指望了。
要知道,很多工业品的非官方外销渠道,可是掌握在沈兴他们系统的手上呢。
难怪这货会这么笃定地把那么一大票子企业名单列出来!
杨默瞅了瞅神情自若的沈兴,又瞟了瞟胸膛不知何时开始挺了起来的林落苏,微微一笑:“为什么是莱阳,而不是青岛?”
沈兴自然明白杨默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也没瞒着:“因为在建国前同为【上青天】之一的青岛,虽然在建国之后就从直辖市变成了地级市,但在1986年又变回了计划单列市,而且……如果没按照现在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的话,大概也就是这几年,他们就会更进一步,变成副省级城市。”
众所周知,在建国之前,青岛其实跟上海、天津一起并成为【上青天】,乃是当时最重要的直辖市之一;如果条件允许,沈兴他们的系统自然更愿意把青岛变成军产项目的大本营,只不过很可惜,青岛这几年的地位恢复的太快,一旦升为副省级城市的话,沈兴他们所在的系统,将会在资产处置和业务运营这一块,丧失大量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杨默自然理解这其中的区别,轻轻点了点头:“看来组织上是已经正式放出要逐步禁止部队经商的信号了,用何种方式对各地军产筹备小组对麾下资产项目进行分流和处置,的确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我是沈叔叔你们,也会把目光聚焦在莱阳这种城市的身上的。”
沈兴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看向杨默的眼神里,再次闪过一丝戒防。
虽然知道杨默不是一般的处级干部,跟赵老和德州当地主管单位关系极为密切的他肯定有着更为丰沛的信息渠道,但他还是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连这种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虽然杨默用的是猜测的语气,但他却绝对不会相信这个年轻人是通过刚才的只言片语推测出来的。
该死的,这下子被动了!
如同其他曾经跟杨默接触过的人一样,仅仅一句话,就让沈兴感到了主动权从自己这边瞬间离去,原本拿来展示自己诚意和实力的动作,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很有些做作意味的笑话。
很简单,军产筹备小组能够帮着莱阳消化的部分工业品产能,坐拥德州、兰陵,甚至是西南三省这数个大后方市场的大华公司和钻探公司,同样也能帮着消化;
军产筹备小组能够提供的部分产业升级技术,已经把轻重工业品交换计划走上正轨的德州城产基金公司,同样也能提供,甚至由于系统之间的特性不同,杨默那边能从毛熊国那边交换过来的民用“新技术”还能更多一点;
至于军产筹备小组能够提供的工业品外贸通路,那就更加没得说了……齐鲁石油系统本来就跟非洲和中东那边往来密切,再加上穆大小姐这两年一直在对东北亚发力,如今的杨默一系在这一区域拓出来的市场规模,绝对足以让任何人眼红,单只论民用商品的市场规模的话,几个区域一累加,绝对能把沈兴他们甩在身后一大截。
所以……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的是,已经知道莱阳地区当下主要诉求的杨默,只要亲自出面,即便是不借助沈兴他们的影响力,莱阳这边也照样会有求必应。
废话么不是,只要能让莱阳成功突围,合作伙伴是谁,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再说了,杨默这货素来有“小财神”之称,在商业经济领域的说服力可比沈兴他们强多了,只要这货愿意表露出深度合作的意向,莱阳这边究竟是会更倾向于选他还是选自己……tmd还用问么!?
不过好在杨默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借题发挥,沉吟了一会儿后,忽然问道:“沈叔叔,关于礼物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我现在更好奇的是……在本系统的资产处置方面,你们如今是怎么打算的?”
言下之意很明显,如果你们的想法和条件合适,那么我自然不吝于不计前嫌,跟你们合作一把,然后开开心心地收下这些赔礼;
但如果两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那就不好意思了,这礼物我也不好意思收下,后面的事情却是提也不用再提。
听出了言下之意的沈兴心中一紧,他有些没预料到有了林家和穆思远这层关系,自己也表足了十二分的诚意情况下,杨默还是袒露出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
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沈兴叹了口气:“杨总,其实关于这些资产怎么剥离和处置,这些项目怎么分流和转型,我们这边有着争论和不同的想法和看法,甚至一部分同志倾向于把这些资产剥离出来以后,划拨出一部分转业人员来专门经营。”
“但不管是怎么个处置法,有一点却是毫无异议的……不管怎么个改法,不管是重组还是剥离自营,我们都必须保证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性质和公有制经济的绝对话语权;毕竟你也知道我们是部队,保家卫国的部队,无论是出于什么考量,都不可能跟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民间资本携手合作的。”
“所以,如果是选择剥离重组的话,相比于地方主管单位和地方国企,其实像大华公司这种百分百央企控股的、运营情况良好单位,才是最合适的深度合作伙伴……毕竟你们是组织直管单位,都是听党的指挥走,站位风险无疑要小的太多。”
说到这,沈兴顿了顿:“虽然说大的思路方向并没有什么分歧,但具体怎么个做法,其实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内部依旧没有个统一意见。”
“所以眼见着今年都要过完1/3了,还是没能拿出个统一的章程来,领导班子那边干脆直接拍板……拿出部分资产和项目来一分为二,一部分尝试剥离后交由转业人员自营,一部分尝试跟合适的公有经济主体合作,以三年期为定,哪种方式更好,到时候就按照哪种方式去处置剩下的资产和项目。”
平平地直视杨默,沈兴语气很坦然:“既然我找到了杨总,那么杨总伱应该很清楚我是那种观点的支持者了。”
杨默点了点头,从师一级不准经商,再到军一级不准经商,到最后部队全面禁止经商,中间足足用了八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要到1998年,才下达了军队全面禁止经商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