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枝原地站着,把那焦急按捺,拿眼睛去打量赵弘如今身材,又猜测弟弟气色,只看着看着,余光扫到护卫一旁禁卫,只觉有些眼熟。
她记性极好,虽与对方只一面之缘,但稍一回想,就记起了此人来历——原是自京兆府回京时候,裴雍身旁一员亲兵。
此人既在,裴雍岂非就在左近?
这般想着,赵明枝忍不住悄悄环视四面,只是看了又看,除却又找到几名自京兆府来的眼熟亲兵之外,并未见到半点裴雍影子。
正疑惑间,前方文武官员已经开始按着指引上前行礼,又山呼万岁。
赵明枝自是跟着行礼不提。
等到此处迎接完毕,算着吉时,外头黄旗、黄扇开道,御辇终于在重重护卫之下,由外而内,慢慢驶入城门。
赵明枝马车随行在后,还未靠近金明池,便见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所有能够站立的地方,远远近近全是簇拥人群。
有护卫拦着,诸人不能靠得太近,但无不踮起脚尖翘首而望。
这一回御驾车辇外没有帘幕、精钢铁板隔阻,唯有天子头上所戴冕旒玉珠疏落垂坠,又因御辇极高,由下向上-->>
看去,只能见到云纹黑带黄底长袍,或因方向、角度,只叫人觉得威严庄重,全然无心关注其他。
御驾一至,不知谁人起头,两边百姓纷纷山呼“万岁”,又由近而远,先是零零星星,逐渐成片,继而满街男女老少尽皆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赵明枝的车辇跟在后方,两耳听得四周高呼声,又看百姓动作,心中情绪,实在难以言表。
***
仪仗逶迤而行,抵达大内早已过了戌时。
赵弘虽不至于是孤身前来,但大批官员仍在后方,只有御史中丞杨廷等人跟随左右,是以并不着急召开大朝会,只在崇政殿中简单说了几句。
众臣方才散去,他便大声叫道:“王署!王署!”
赵弘口中叫着,也不等人上前便站起身来,快步往阶下跑。
身上所着冕旒实在累赘,在眼前晃得令他心烦,赵弘才跑出几步就停了下来,单手将头顶冕板扯下,连回身也顾不得,反手把冕板往御座上一扔,足下仍旧不停,一边跑,一边张口还要说什么,只是见到左右侍立禁卫、宫人,思及自己身份,却又立时住嘴,再下台阶时脚步便放得慢了,竭力端着仪态转头往殿后快步走去。
才一出殿,他便张目四望,只见王署就在殿后,正领着几个黄门唬不迭地朝着自己方向小跑而来,嘴里远远应声解释道:“陛下!下官……”
赵弘面露喜色,急问道:“我……朕先前见得阿姐,她……”
只他话才说到一半,眼角余光瞥见殿内不远处人群团聚,众星捧月,当中一人端坐。
那人此时穿的什么,又是什么头饰打扮,赵弘一概无暇去看,只晓得那面庞眼熟又陌生,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阿姐。
多日分离,虽左右都是禁卫宫人,又有许多文武官员,可在赵弘看来,自己同孤身一人也无甚区别,端的担惊受怕,惶惶然不可终日。
此时见到赵明枝,他只迟疑了半息,眼圈便做一红,也再顾不得所谓天子当有的威严仪礼,足下步伐越来越快,到得后头,已是急得一路小跑起来。
赵弘身小体瘦,穿着裘冕又并不十分合身,下边稍微有些拖曳,有两次险些踩到,却全然顾不得,只会嘴里喊着“阿姐”,奔着赵明枝而去。
他跑起来不怎的轻盈,反而如同受伤小兽一般,颇有些跌跌撞撞的。
赵明枝只怕弟弟受伤,急急迎了上去,矮身把人抱个满怀,又抬头看了眼王署。
后者倒是醒目,立时领着一应侍从退出大殿。
赵明枝被弟弟抱得极紧,不好起身,更不便蹲下,只得伏腰站着,很快腰腹处就湿了一片,浸透外衫,叫皮肤都同内衫粘粘在一处。
她心中酸楚,先只抱着弟弟,一时眼眶也盈满泪水。
随着殿门由外掩上,屋内便只剩姐弟二人相拥流泪。
赵弘埋首半日,终于直起身子,左手攥着赵明枝衣摆不肯放,右手则是抹着眼睛,用手背擦蹭眼泪,又左右扫看,俨然一副做了错事模样,抽抽噎噎问道:“阿姐,我眼下还当着皇帝,是……是不是该要顾及身份,不能……不能当着旁人的面哭,叫、叫他们看我笑话……”
赵明枝一怔,低头去看,只见弟弟脸儿小小的,比起在蔡州分别时双颊又陷进去一点,明明还是个垂髫幼童,说话、行事都是小大人模样,此时两眼发肿,眼泪还不住往下淌,仿佛流不尽的泉眼。
可是已经哭成这样,他竟只有肩膀稍稍耸动,除却极轻微不能压住的抽泣,简直是毫无声息。
弟弟这样的哭法,又做如此发问,偏生赵明枝欲要安慰,却又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若他只是“赵弘”,她自是千般安抚,因晓得弟弟性情、品性,便是任其-->>
纵性而为也绝不会有半点担忧。
偏偏他此时再不单是“赵弘”。
赵明枝实在难受,良久,只把人抱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低声道:“不怕……不打紧……”
她一声才出,赵弘眼泪流得更厉害了,不独如此,本来还做压抑,抽泣几下之后,却是再忍不住,一时把头埋下,放声哇哇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呜呜喊叫“阿姐”、“姐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