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 作品

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2页)

 

??????55.??????

 

纵观历史脉络,朱铭心里非常明白,现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今后是必然要恢复的。

 

未来的那些守成皇帝,可没有开国君主的控制力。

 

譬如几大都护府,距离统治中心太远,如果不设立监军制度,鬼知道武将能搞出什么事儿来。

 

历朝历代,任何时候,失去监督的武将,永远比文官更具破坏力!

 

初唐采用御史做监军,且不常设,算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朱铭打算灭了西夏就设立监军。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仿效初唐时期,由中低品级的御史担任监军。

 

第二,仿效东汉早期,监军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仿效秦朝与西汉,监军不许沾染指挥权,并且要严格遵守军法。

 

第四,总结历代监军的害处,不得临时指派高品级官员或者太监做监军。

 

至于百年之后,守成皇帝破坏这套制度,那不是朱铭能够考虑的事儿。

 

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

 

……

 

兴庆府已经急成一团。

 

西夏也在大明边境有细作,开春雪化之后,明军频繁调动,民夫大量集结,恐怖的数量把西夏君臣吓坏了。

 

李察哥也赶回来了,他指着地图分析:

 

“北面之敌(韩世忠、岳飞),是辽兴宗入侵我大夏的出兵路线。当时武烈皇帝(李元昊)坚壁清野,一路诱敌深入,终于把辽军给击退。”

 

“东面之敌(陕西明军),是宋神宗五路进犯的出兵路线。当时我军也是坚壁清野,足足把宋军诱到西平府(灵州),再掘开河渠堤坝,以黄河之水淹没宋军粮道,这才把宋军打得大败。”

 

李察哥虽然在往西夏脸上贴金,但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可明军不是辽军,也不是宋军。

 

辽军当时连战连捷,李元昊被打得不敢接战,只能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然后又派使者请罪,尽量拖延辽军的攻势。最后西夏能够取胜,是辽军自身粮草不足,又在西夏抢不到粮,人饥马弱遭到西夏的反攻。

 

宋军也是把西夏军队给打爆,一路杀到灵州城附近。那里是西夏的旧都,距离西夏首都只剩百余里。

 

然后,宋军的骚操作就来了。

 

高太后的叔父是其中一路主将,害怕攻克灵州的大功被抢走,勒令前线军队不得立即攻城,必须等他过去合兵再动手。这给了西夏守军充足时间布防,又掘开黄河堤坝切断宋军补给线——完蛋!

 

当时,种谔那一路败得更扯淡。

 

由于山区运粮太困难,民夫的待遇又糟糕,还被催着赶时间,于是不断有运粮民夫逃跑。转运使害怕运粮工作出问题,奏请朝廷之后,获得直接处死知州以下文官的权力,勒令州县官吏必须完成运粮任务。

 

州县官吏被吓坏了,对运粮民夫更加严苛,动辄虐杀不听令者及逃跑者,却又不改善民夫的待遇。这导致民夫争相逃跑,军粮根本运不出去,种谔因粮草不济而大败。

 

如此种种,都是血泪教训。

 

大明的内阁、兵部、枢密院,把宋夏百年战争资料翻出来,朱铭亲自领衔总结宋军历次失败的原因。

 

第一,不许虐待民夫,保障民夫待遇。

 

第二,严防西夏决堤,用黄河搞水攻。

 

第三,谁因为抢功而影响大局,夺爵、削职、处斩、抄家!

 

李仁忠说道:“晋王说的这两次,都是我大夏最危险的时候,两次皆有灭国之危。看来,我们这次也该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才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李察哥说道:“克夷门以北,我早已坚壁清野,带走了沿途所

 

有的牲畜和粮草,就连老百姓的民居都全部烧毁。”

 

“岳飞和韩世忠虽然获得我军一些粮草,但从去年秋天到现在,粮草已消耗无数,而且冬天还无法运粮。”

 

“他们的军粮,基本是从山西运来的,粮道足有一两千里。只要拖到夏天,岳、韩二人的粮草就该撑不住了。”

 

李仁忠问道:“左厢(东部)各军该怎样退?”

 

李察哥早就想好了,指着地图说:“和南军司退守西凉府(武威),保泰、静塞军司退守西平府(吴忠)。祥佑军司、神勇军司、嘉宁军司退守盐州,如果盐州也不好守,那就继续撤退到白池城。各军全部坚壁清野,一粒粮食都不留给敌人!等拉长明军的粮道,再寻找机会断其粮草。还有,能掘开黄河就掘河,把能淹的地方全淹了!”

 

李仁忠听得瞠目结舌。

 

这是要直接放弃西夏的东部、南部防线,而且不管战后该怎么活下去啊。

 

能淹的地方全淹了,意思是把西夏百姓种地和放牧的地方也淹了!

 

就算西夏能够击退明军,也会被李察哥此举搞得饥荒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