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16章 盲选贡茶

第16章 盲选贡茶

 

吴弼小心问道:“敢问官爷,是何事”

 

那官差拱手朝上,道:“梁大人请江淮所有茶商去官舍议事。”

 

我想了想,跟着那官差往外走。

 

吴弼担忧道:“二少奶奶,不会有什么事吧”

 

我冲他摇摇头,交代他看好柜上。

 

须臾,到了官舍。

 

我迈进屋内,见两排桌椅已坐满了人,一个穿着官袍的男人坐在当中。那男人生得一张长脸,一双眼炯炯有神。

 

我行过礼,在空处坐了下来。

 

那官袍男人环顾一圈,意味深长道:“诸位都是当地有名的商家,各有所长,然,本官替陛下办事,偏颇不得,实在是为难。”

 

话音刚落,在座的诸人窃窃私语起来。

 

屋里一时乱得很。

 

他们都以为送了礼,梁大人会多加眷顾。然而,人人都送,便分不出个高低来。

 

选为贡茶对于商家而言,除了无限的风光荣耀,还意味着每年能从户部支取银钱,生意有了保障。故而,商户皆十分上心。

 

谋定而后动。

 

我缓缓起身,道:“回禀大人,民妇倒是有个法子,助大人早日选出贡茶来。且无人会说大人偏私。”

 

他看了我一眼:“哦说来听听。”

 

众人的目光皆看向我,我扬声道:“不如,大人来一场盲选。”

 

“盲选”

 

“是。将各家的茶用一样的器皿装好,置于大人眼前。大人不知茶分别是哪家的,只凭其形、色、味,选定最佳。如此,可谓是公正、公平。”

 

官袍男人沉思了会子,笑着点点头:“甚好。本官不由地想起一件古事。宋太宗淳化三年,监丞陈靖上书,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从此,糊名法沿袭至今。盲选贡茶,与科举的糊名法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看向我,道:“这位夫人是哪家的主事”

 

我俯身道:“回大人,民妇乃程家的二媳,婆母抱恙,民妇代持家务。”

 

“程家”官袍男人似想起什么,与身旁的人道:“是否就是这几日未来官舍的那家”

 

他身旁的人道:“是。大人。唯有程家未来官舍。”

 

官袍男子笑了笑,朗声道:“本月初八,在扬州府衙,本官要当众品茶。各位商家回去好生准备一下吧。”

 

“是。”

 

众人齐声道。

 

这样的结果,谁也没料到。

 

少不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自家的茶上,下功夫。

 

我回到柜上,吴弼迎上来,我将今日的事说与他,他沉思起来:“二少奶奶,咱们家的茶以徽茶为主,清明、雨后为佳,取其鲜润。冬季品,怕不是最好的时机。咱们与别家一起比,无大的胜算啊。”

 

恰小伙计斟了盏茶递给我,我看着盏中的青翠。

 

门外,腊梅幽幽的香气传来。

 

吴弼道:“小的从前跟二爷去徽州茶园,听那里的工匠说,有一种工艺叫作窨制。茶引香,以益茶味。二少奶奶要不要试试”

 

这个季节,时令开得最好的,当属梅。

 

引梅入茶,窨香,茶便可得梅骨神韵了。

 

我细细思量着今日见到那梁大人的情形。

 

他的衣饰,他的谈吐,他的神情……

 

我点头,又摇头:“不,茶引香,香会盖住茶香。且今日梁大人当众宣布了盲选的规则,其余的商家为了使自家的茶脱颖而出,必会想法子让茶更‘香’。咱们如若这么做,便是人云亦云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吴弼不解道。

 

我问:“咱们柜上所有的茶,哪一种是最苦的”

 

吴弼想了想,道:“黟山的毛峰茶略略有些苦味。但若论最苦,当属酃县苦茶。不过,此茶专为码头上做苦力的汉子们所备,价格低廉,实难登大雅啊。”

 

“斟一盏来。”我吩咐道。

 

“是……”吴弼疑惑地去了,须臾,端上一盏茶来。

 

我接过,闻了闻味道,闭上眼,仿佛看见了林深树密,溪涧,云环雾绕。饮上一口,那苦涩就如同有灵性的小蛇一般,盘亘在舌尖,一不留神,便蹿到肺腑。整个儿身子都被苦得颤了颤。

 

“就它了。”我道。

 

“啊”吴弼大为惊诧。他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把程氏茶的去路寄托在这名不见经传的苦茶上。

 

我复又坚定道:“就它。腊八那日,送它过去。”

 

“是。”吴弼无奈道。

 

我站在柜台后,默默地将盏中的苦茶喝完。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这一步棋是否走对,便看腊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