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页)

 

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c级潜艇并非是纯正的苏联血统,该艇的设计源于二站前苏德军工的一次合作,毛熊基本照搬了德国ivs(荷兰)公司e-1级远洋潜艇的图纸。

 

因此,c级潜艇是标准的苏德混血儿。

 

二站期间,有一艘游轮被改成了潜艇员巡逻船,长期停靠在格丁尼亚码头。

 

德国海军曾有数千名士兵和军官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进行严格的训练,成为令人恐怖的“水下杀手”,“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也因此被称为“狼穴”。

 

到1945年德军节节败退,德国本土受到狂轰滥炸,军工厂已无法再制造潜艇,“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训练任务已不再繁忙。

 

1945年初,毛熊的大反攻迫使大批德国伤兵和难民进入东普鲁士哥德哈芬地区,亟待撤回德国本土。

 

不久,“威廉古斯特洛夫”接到命令,1月30日中午由哥德哈芬港启航,将该地区的伤兵和难民运往德国西部的基尔港。

 

由于人人想尽早逃离死亡地带,德国难民在撤离登船时出现混乱,登上“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人数超过核定载客量的5倍多。

 

经事后统计,这艘船上有173名船员、918名海军第二潜艇教导师学员、373名海军女医护人员、162名伤兵、8956名难民(大部分是妇女儿童),总人数为10582人。

 

超载就超载吧,战时情况特殊,可体型庞大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启航后,随行的只有满载难民的“汉萨”号客轮和两艘鱼雷艇,并且“汉萨”号和其中一艘鱼雷艇发生故障没有继续前行,只剩下一艘完全没有反潜能力的鱼雷艇“狮子”号进行护航。

 

因为德军波罗的海潜艇舰队司令部认为该海域没有苏军舰艇活动,以电报通知“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可以放心航行。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63岁的船长德里克彼德森刚上任不久,已多年未指挥驾船,应对战争经验不足。

 

在当日18时左右,彼德森船长接到德国海军的一封电报,告之他一个德国海军的小型扫雷艇舰队正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相向而行,注意规避。

 

看了电报,彼德森船长不假思索地下达了打开船上灯光的命令,以避免与来船碰撞。

 

正是由于彼德森船长的愚蠢命令,引来了潜伏的猎手——苏联c-13号潜艇。

 

毛熊海军波罗的海舰队c-13号潜艇由海军少校亚历山大马利涅斯科艇长指挥离开毛熊母港列宁格勒,前往波兰格但斯克湾与德国波美拉尼亚湾之间的海上濒陆交通线,执行单艇游猎、伺机攻击德国海军舰船的例行作战任务,说白了就是守株待兔,有便宜就捞。

 

这一海域基本为德国海军控制,为了行动的隐蔽,c-13号潜艇沿着狭窄的波罗的海海岸线在浅水中缓慢航行,利用海底回波规避敌舰反潜设备的侦测。

 

1月30日晚,c-13号潜艇保持在潜望镜深度航行至波兰黑耳半岛附近海域,艇上的值班军官向艇长马利涅斯科报告:

 

左前方发现闪着灯光的大型移动目标。

 

由于当时海上的能见度极差,马利涅斯科少校经仔细观察也无法确定目标性质,但根据经验判断,这一海域没有苏联舰船,来舰约200米长度,这应该是一艘德国的重型巡洋舰或大型运兵船。

 

同时,马利涅斯科也发现了护航的小型舰艇。

 

这艘大舰并未实行灯火管制,反而灯火通明,航速缓慢而起根本无规避动作,完全就一个活靶子,然而这艘大船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就在眼前。

 

毛熊c-13号潜艇发现目标后,转向驶入“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左舷与海岸线之间海域,为保证速度,c-13号一直保持在通气管状态航行。

 

此时护航的“洛”号鱼雷护卫艇行驶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右舷,被遮挡住视线,加之海岸线上有起伏的山丘,由海向陆观察视觉上漆黑一片,德国人都未发现毛熊潜艇的潜望镜。

 

19时“威廉古斯特洛夫”关上了它的船舷灯,但为时已晚。

 

21时,艇长马利涅斯科命令c-13号潜艇加速,23时成功超越并行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后将艇首指向航线,以形成潜艇与攻击目标最理想的90度攻击夹角。

 

马利涅斯科准备将艇首4具发射管中鱼雷一次性发射出去,给德国人以致命一击。

 

按照毛熊海军的惯常做法,这4枚鱼雷的弹体上早被水兵们用笔写上了标语,分别是:“为了祖国母亲!”、“为了苏联人民!”、“为了列宁格勒!”和“为了斯大林!”

 

1月底的波罗的海气温只有零下18度,海面上有不少浮冰,不敢高速行驶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缓缓驶入毛熊人布下的陷阱。

 

21时08分,随着马利涅斯科艇长一声令下,鱼雷以两秒钟的间隔,一枚接一枚如脱缰野马直奔700米外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好的角度,如此大且慢的目标,发射出的鱼雷想不命中都难。

 

1分钟之后,定深水下3米的3枚鱼雷相继爆炸,第一枚鱼雷击中船舵的正下方,船立时无法操控;

 

第二枚鱼雷爆炸的位置正是海军女医护人员就寝的舱室,众多女兵顿时香消玉损;

 

第三枚鱼雷击中轮机舱,动力顿失;只有那枚写着“为了斯大林!”的鱼雷因故障被卡在发射管里动弹不得。

 

不过,3枚鱼雷足以将“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送入海底。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在猛烈的爆炸中涌进大量海水,船身快速向左侧倾斜并燃起熊熊大火,导致船上大部分救生艇无法放下使用,船员们只放下了惟一的一艘救生艇。

 

此时船上已经混乱不堪,人人争相逃命,挤踩致死者不计其数,持枪官兵只将部分妇女和儿童护送上救生艇。

 

爆炸45分钟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完全沉没,甲板上的人全部落水,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即使会游泳的男子汉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何况妇女儿童。

 

“洛”号鱼雷护卫艇赶紧投入救援,但它的吨位实在太小了,只捞救了472人,随后驶来了数艘德国舰船又搭救起一部分人,但大部分无辜的难民都成为德国nc的殉难者。

 

海难生还者之一斯克恩当年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船上负责培训潜艇学员,他回忆了那场灾难:

 

“当时鱼雷击中了客轮,我试图通过舷梯爬到上层甲板。就在里挣扎;海面上漂浮着数以千计的儿童的腿,他们全部头朝下、脚朝上溺死!原来儿童头部比脚重,而客轮没有特别准备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这些儿童全部溺水而亡。”

 

事后统计,在这场灾难中,只有1239人获救脱险,有9343人葬身海底。

 

苏联c-13号潜艇一直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不远处观察,当确认这个庞然大物下沉之后,艇长马利涅斯科命令c-13号潜艇下潜加速驶离这一海域。

 

直到回到母港,这些苏军官兵才知道自己击沉的是一艘排水量25000余吨的德国大型训练舰,为此,c-13号潜艇获得苏联海军的最高奖章红旗勋章,全体艇员获得集体奖章,艇长马利涅斯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击沉事件,无疑给濒临灭亡的nc德国以沉重的打击。

 

为了不使德国军民陷入恐慌,最高统治者严令封锁消息,所有幸存者和知情者被警告严禁向外人透露任何消息,德国的新闻媒体对此事件也未进行任何报道。

 

平民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尽管有人认为,苏联c-13号潜艇击沉“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使大量妇女和儿童丧生,这是一种战争罪行。

 

但战争一旦全面打起来,是无法完全区分军人和平民的,而且“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并非一艘民船,它作为德国海军的训练船,上面装备有火炮、机枪等武器,还载有千余名军人,是一艘正儿八经的军舰,苏联c-13号潜艇攻击敌舰是应当应份的。

 

即使是难民船,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被击沉也是难以避免的。

 

二站结束后,出于种种原因,“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击沉事件一直没有被公开披露,知晓此事的人们也逐渐淡忘。

 

但是毛熊最厉害的还是陆军,当年德国闪电战入侵毛熊,人们在惊叹德国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强大外,无不例外的忽视当时毛熊西方面的其装备情况和毛熊整体装备实力情况,尽管初期战役毛熊是被德国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偷袭得手那么明斯克战役的惨败基本可以理解。

 

但基辅战役时期,可能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即使毛熊刚开始的战争战略预判太晚,但在8月份也基本回过神来了,这时毛熊在基辅战线上已经陈兵百万,而这时希大爷并不是非常的淡定,因为战役开始后苏德装备短板差距开始慢慢体现出来。

 

明斯克战役前期,毛熊的kvi坦克出现,根本上在局部对德军进攻呈现碾压态势,著名的德军第6装甲师甚至被苏联一辆kv2坦克卡住主干道接连三天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德军尝试使用前线所有火炮除88毫米高射炮外,基本无法有效击毁苏联该型号坦克,而毛熊的kv2坦克其150毫米24倍径重型火炮,加上车体机枪,构成交替火力就如同一个堡垒一般高效的杀伤冲到坦克前面的德军目标。

 

kv2型坦克,是毛熊kv1型坦克的临时改造版本,其正面车体装甲80毫米炮塔装甲110毫米左右。

 

而德国当时并没有重型坦克,吨位最重只有四号d型坦克其正面装甲也就50毫米,装备一门75毫米24倍径坦克炮,其坦克定位当时基本上还是战场上火力支援为主,而主要作为反坦克作战的是德军三号g型和h型坦克作为主力。

 

三号h型坦克最大吨位也就20吨左右,装甲防护力也在40毫米左右还达不到50毫米的标准,更让希大爷感到震惊的是当时德国的军工企业为了快速赶制坦克,居然没有按照希大爷之前给予三号坦克主炮的优先指示,安装德国50毫米的60倍径坦克炮。

 

而是安装制造更为简单轻便的50毫米42倍径坦克炮,事实证明该型坦克炮的作战能力基本与苏联的bt系列快速坦克,和t26坦克装备的45毫米46倍径坦克火力相当,并没有过人之处至少在数据上看,双方坦克主炮都具备了在500米距离内击穿50毫米匀质装甲的能力。

 

而且毛熊的bt7系列坦克其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在机动方面在当时欧洲是屈指可数的,t26坦克在诺门坎战役中发挥,简直如同野战之王。

 

小本子92式坦克在正面与毛熊t26坦克的对抗中基本完败,德国闪电战入侵毛熊时期,毛熊累计该型号坦克的产量基本上已经过万。

 

当时实际情况上苏联在开战时期在边境地区所有t26坦克全面损失殆尽,开战仅仅三周3000辆t26坦克在边境线上,彻底失踪了。

 

而原因只有一个要么是来不及动用就被德军炸毁和缴获,要么就是在快速反击战中被德军装甲部队消灭殆尽,这感觉让人非常不可思议,这些装甲单位换做是英国和法国在战场上直接损失,这恐怕搞不好就是直接投降了尽管当时的法国就是一个例子。

 

只有当时毛熊能够顶得住如此规模的装甲单位损失,但也难以解释为什么装备等级相当情况下,毛熊会败这么惨。

 

t28坦克当时毛熊储备产量也是几千辆左右,是当时二站初期毛熊名副其实的中型主战坦克型号,其吨位上,火力上,都与德军四号坦克相当。

 

其正面装甲也在35毫米到40毫米不等,装备有一个主炮塔,装备一门苏联76毫米26倍径k28型坦克炮,其装甲防护力在20毫米到40毫米之间,加强的附加装甲钢片不计算在内,其副炮塔为2个装备有7.62dt机枪。

 

t28坦克累计副武器有五挺,备弹量7938发,其吨位全重32吨,最高公路时速达到45公里每小时,越野能力则降低到19公里每小时。

 

还有少量的黑科技型号毛熊t35重型坦克,简称陆战巡洋舰,曾经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外围地区第一次出现吓退德军一次进攻后,被德军集中火力直接打击摧毁,除这个有实际报告的战斗例子外,其余的基本上似乎都白给了,被德军斯图卡轰炸机当成了活靶子了。

 

包括后来毛熊大量生产的制造包括在二战初期毛熊服役的1940年t34坦克等,每一款坦克单独拿出来似乎都要比德军系列坦克防护力更强,火力上更是让觉得毛骨悚然。

 

1940年的苏军t34坦克除主炮采用的是76毫米30.5倍径野战炮外,正面倾斜装甲也是45毫米,炮塔装甲在50毫米左右。

 

这样一对比似乎二站初期谁更加强大,更加具备有战争潜力就就一目了然了,但是实际情况毛熊在1941年到1942年几乎都被德军压着打,除先进的t34坦克和kvi坦克除外,其余坦克都被德军消灭干干净净基本退出现役,或者其底盘转为二线支援车辆和二线部队使用。

 

当时毛熊的这些装备要是放在亚洲的战场之上,那一种不是真正意义上陆战之王远东之豹呢。

 

于是武器上找不缺点之处,就要从毛熊的战术素养和坦克战战术打法上找理由了,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完整的战术体系基本上可以碾压一切填补一切武器上性能不足。

 

这一点德军基本上做到极致才使得德军,恍恍惚惚的在东线战场保持进攻势头长达2年之久,而就是这短短两年于毛熊在正面战场之上拼消耗,才使得后来即使德军装备了火力更强的四号后期型坦克。

 

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等都不能在整体上改变战争局面被毛熊彻底从战略上扭转的事实,德国毕竟是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吞并法国,捷克,等西欧东欧数个国家,都不能从基本上提高德国战争资源储备,特别是稀土资源,稀有铁矿资源方面的不足。

 

闪电战其实从1941年德国在莫斯科城下的兵败开始,就已经彻底失败,德国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打超级大国那一点国运的赌注运气也基本消耗殆尽。

 

而随着亚洲头号强国的神队友霓虹一波轰炸珍珠港神操作,意大利神奇的在北非一溃千里连英国手底下一半以上雇佣军都打不过,就基本奠定德国基本已经没有任何取胜可能,随着丑国参战,诺曼底战役开始属于第三帝国的时代也宣布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