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偕老到白头 作品

第14章 文明,先要有文化

 王珩好似从失落的梦境中醒来,眼前的场景与第一次进入这个世界一样,是那昏暗的山洞,散发着潮湿和原始的气息。

 火光微弱地跳动着,映照出周围一张张茫然无措的面孔。

 六十多名族人围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期待与不安。

 看着族人们期待的眼神,王珩变得坚定,他紧了紧身上的兽皮,深吸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

 “这一世,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上一世的失败,让王珩深刻明白到语言的力量。

 早期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族人之间无法真正形成凝聚力,更别提实现共同目标。

 于是,王珩决定,先从语言入手,为蒙族建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具”。

 在山洞中,王珩点燃了一堆火堆,吸引族人们的注意。

 他用手指着燃烧的火光,大声说道:“火!”

 一遍、两遍、三遍……

 族人们一开始满脸茫然,但随着王珩不断地重复发音,他们开始试着模仿。

 “……霍?”

 一名年长的族人发出了类似的音节,顿时引来了一阵激动的欢呼声。

 这是蒙族历史上第一个词汇的诞生!

 接下来,王珩依次指着水、石头、食物,用相同的方式教授族人们。

 有了名词的基础,王珩开始教族人们一些简单的动词。

 他拿起一块石头,轻轻敲打旁边的树干,说道:“敲!”

 族人们一边模仿动作,一边学着发音,整个山洞回荡着他们生涩的声音。

 到了夜晚,族人们围在火堆旁时,已经能够用几组简单的词汇进行交流:

 “火——木头!”

 “敲——石头!”

 虽然这些词汇还显得稚嫩,但它们为蒙族的文明启蒙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这一教学持续了整整三个月,王珩没有急于搬出山洞建房提高生产,而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每一个词汇。

 他甚至给每位族人分配了专属的词汇任务,比如一个人负责“食物”的类别,另一个人负责“工具”的类别。

 随着语言逐渐普及,族人们的协作能力开始大幅提升。

 采集果实时,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分工协作。

 修补洞穴时,他们也能清晰地表达需求和方法。

 语言的普及带来了蒙族内部的凝聚力,王珩趁势宣布:

 “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他指着上一世的蒙大,说道:

 “你,叫扎克。”

 族人们顿时发出了惊讶的声音,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另一个人的称谓。

 扎克摸了摸自己的胸膛,重复了一遍:“扎……克?”

 他的眼神中多了一抹自豪,从此以后,扎克成了蒙族的第一个有名字的族人。

 为了让族人更有归属感,王珩为每个人都赋予了名字。

 力量最大的猎人被命名为图尔,意为“如山一般坚强”;

 最机灵的女孩被命名为兰莎,象征“明亮的星光”。

 当最后一个族人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山洞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不仅是一场命名的仪式,更是一场认同的觉醒。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散乱的族人,我们是蒙族!是一家人!”

 这一刻,族人们开始有了凝聚力和共同的目标。

 有了语言基础后,王珩带领族人搬出了山洞,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蒙族部落。

 王珩带领族人开垦农田,改良灌溉系统,建立专业的农耕队伍,并用石堆建造储粮仓,防止野兽偷袭和粮食腐坏。

 他教族人用稻草编织米袋,将稻谷储存在密闭的仓库中,确保来年的口粮无虞。

 粮食的储备让蒙族人从饥饿中解脱,族群的生育率也逐年上升。

 为了凝聚族人的精神信仰,王珩设立了部落的第一位巫师。

 巫师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负责主持部落的祭祀仪式,并通过解读天象、火焰和草药,维持部落的精神力量。

 王珩告诉巫师,“告诉族人,自然之力庇护着蒙族,我们的繁荣源于天地的恩赐。”

 在巫师的建议下,蒙族的图腾正式设立。

 王珩选择猛犸象作为图腾的核心,象征着力量与耐力。

 巫师亲手雕刻了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面刻满了猛犸象的图案和代表自然之力的符号。

 图腾柱被立在部落的中央,成为族人祭祀与祈祷的中心。

 每到月圆之时,巫师都会主持祭火仪式,族人围着图腾柱跳舞,祈求丰收与平安。

 图腾的设立,让蒙族人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

 为了记录部落的历史和资源分配,王珩设计了一套简单的符号文字和计数方法。

 他用圆形代表团结,三条线代表水流,矛头图案象征力量……

 对于数字,他直接采用了罗马数字12345进行简单的计数。

 王珩安排了一批专门负责记录事务的族人,称为“刻录者”,他们用石片、木片和兽骨作为记录材料。

 这些记录材料被放置在部落的“公议所”,方便族人随时查看。

 族人们在“公议所”中学习这些符号,不断完善部落的知识体系。

 语言与认同感的建立后,王珩决定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他派遣扎克和几名族人,带着刻有猛犸象图腾的石板,前往周边寻找同族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