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真君 作品

第122章 城濮之战之一

 62岁的晋文公重耳,在公元前636年春天才继位。仅仅过了三年,楚国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中原腹地的宋国。正在从内乱中恢复的晋国,无论国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屈居于楚国之下。

 但想到那几个对自己不敬的小国,曹国、卫国、郑国,晋文公的报复欲望就上来了。尽管晋国军队已扩编为三军,但训练军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时刻,先轸建议晋国应该出兵救宋。即便两国交战出现了问题,也可以随机应变、见招拆招。

 楚军率领的联军,已经包围了宋国。面对宋成公的请求,晋国不得不救。于是,晋文公先在被庐检阅了晋军,以提升士气。

 公元前632年春天,晋文公准备救援宋国。他以荀林父为御戎,魏犨为车右,率领大约三万晋军,八百乘兵车南下。

 卫国跨越黄河两岸,要救援宋国,就要经过卫国和曹国。晋文公派遣使者,说明来意,卫成公坚决不答应。晋国假道伐虢,卫成公岂能不知。不过假道伐虢告诉人们的,好像是只要虞国不借道给晋国,那么虢国就会没事,虞国也会没事,其实不然。

 事实上,绝不是这样。因为接下来晋国先攻打卫国,再攻打曹国。卫国、曹国一部分国土都被晋国占领,就是明证。

 晋军三军主将,也各有人选。郤縠为中军将,郤溱为中军佐;狐毛为上军将,狐偃为上军佐;栾枝为下军将,先轸为下军佐。

 先轸的话,坚定了晋文公与楚国交战的决心。本来要救援宋国,需要经过郑国,或经过卫国、曹国的土地。但这三个国家,都已经投入了楚国的怀抱。没有办法,晋军只好渡过黄河和济水。

 晋国先后渡过黄河、济水,穿越卫国东南部边境,然后才能攻入曹国。不知道是晋文公有意为之,还是怎么回事。晋军攻入卫国后,几天就攻下了晋文公曾经的伤心之地——五鹿城。

 正当晋文公为如何进攻谋划时,公元前632年二月,晋国中军将郤縠去世。先轸虽然是下军佐,因作战勇猛,接替了郤縠的中军将之职。但在如何与楚军交战问题上,晋国君臣又出现了分歧。面对强大的楚军,晋文公和晋国大臣们,心里也没有底。

 因为晋国与楚国交战,与郑国、宋国、许国、陈国等,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战完全不同。大国的较量,决定着大国的国运。而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都在密切注视着战事会如何进行。

 一旦秦国渡过黄河,袭击晋国;一旦齐国从东边杀过来,使晋军腹背受敌,那晋国就会成为几个大国的盘中餐。先轸想了个巧妙的办法,先让宋国给秦国、齐国送礼,以便稳住秦国和齐国。

 贿赂齐国、秦国的目的,是为了劝退楚军,能不发生战事是最好的结果。其实楚军不可能撤退,毕竟远道而来,不可能说撤就撤。这个时候,晋国大军再猛攻曹国,把曹共公抓起来。

 晋国已占领部分卫国和曹国的土地,然后把占领的这些土地交给宋国。宋国送了贿赂,得了土地。依附楚国的曹国和卫国,国土却被宋国占领。楚成王必定被激怒,也不会接受齐国、秦国居中调停。如此一来,楚国与齐国、秦国的关系,一定会恶化。

 楚国与齐国、秦国关系一旦恶化,不但不会帮楚国,而且会帮着晋国一起对付楚国。这样一来,抗楚统一战线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