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郑国军队加紧了攻势。郑国大将颍考叔,从郑庄公手里接过郑国大旗,冒着城墙上射下来的箭矢,健步如飞爬上云梯。正当颍考叔拨打着箭矢,就要爬上城墙的时候,后面一支箭射来。颍考叔惨叫一声,从刚刚爬上去的城墙上跌落下来。
颍考叔,就是那位出主意,让郑庄公“掘地见母”的颖城守将。只是可惜,他没有死在攻打许国的战斗中,而是死在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自己人手里。这个自己人,就是公孙子都,是郑庄公的本家。颍考叔死在许都城下,让郑庄公心痛不已。
但攻打许都的战斗,不可能因颍考叔之死停下来。郑庄公从城墙上拿起大旗,另一个大将瑕叔盈奋不顾身,接过大旗登上了城墙。城墙上郑国的将士越来越多,许庄公见无力回天,带领幸存下来的臣民,往北杀开一条血路,穿过郑国前往卫国避难。
那许国是不是就灭国了?没有。如果郑国就此占领整个许国,那一起攻打许国的齐国、鲁国两位国君也不会答应。于是,郑庄公有了一个折中办法,让许庄公的弟弟许叔居住在许国东部。郑国留下来的军队,由将领公孙获率领,屯住在许国西部。
后来,心里有鬼的公孙子都也死了。郑庄公损折两员大将,心情可想而知。许庄公至死没能回到许国,两年后死在卫国。
这样的结果,郑庄公并不满意。几个月后,鲁隐公被公子翚派人杀死。鲁隐公的弟弟姬允继位,就是鲁桓公。鲁桓公与郑庄公在垂亭见面,这一年,鲁桓公刚刚二十岁。郑庄公送给鲁桓公一块玉璧,再次威逼利诱,要和鲁国交换许田。
鲁桓公的君位本来就来历不正,害怕被郑国征伐,所以就答应了。有了许田,郑国就有了随时占领许国的基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十五年后,郑庄公已经去世四年。因为继承人问题,郑国已经混乱不堪。见机会来临,许叔率领许国旧部,驱逐了郑国军队,重新回到了许都,重建了许国。
复国成功的许叔,被称为许穆公。在此后春秋五霸争夺中原霸权的斗争中,许国遭受侵犯达十一次,而郑国就占九次。
原来的楚国,与许国隔着好几个诸侯国。但随着楚国不断北侵,好几个许国的邻国,陆续被楚国兼并。公元前654年,楚成王率领楚军攻打许国。许国不敌,国君许僖公肉袒谢罪降楚。
因为既害怕北面的郑国,又害怕南面的楚国。所以此后历任许国国君,都希望像杞国那样,能够迁徙到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但普天之下,都是乱世,到哪里也不可能安身立命。
公元前576年,许灵公打算把许国迁到楚国,以便寻求楚国的保护。权衡之下,楚国公子熊申,答应许国迁到叶地。此举正中郑国下怀,许国慢慢成了郑国的地盘。
公元前533年,许悼公迁都到城父。寄人篱下的日子,太难过了。公元前524年,许悼公被迫再次迁都到羽邑。以后很多年,许国不断迁都,以便能够苟延残喘,保住许国宗庙。
公元前481年,许国最终被楚国所灭。历经二十四位国君,存在了七百多年的许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许国消失了,但许国遗民散落到华夏各地,留下了许姓这一中华姓氏。这些遗民后裔,在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地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