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东京市中心,一块巨大的绿地包裹着的,就是皇居。
此时,东京这个皇居的正式称呼是宫城,可以追溯到德川家康时代(16世纪末),那时候这里叫江户。
不过在倒幕前,天蝗一直是居住在京都的御所。
幕府战败,奉还大政后,明治才选择移居江户城,并改名为东京城。
明治来了之后,这里都不受外敌所侵扰,一直以来都较为平静。
直到……
boom!
boom!
boom!
“爆炸声?怎么了?这么快就反叛了吗?是谁?”
巨大的爆炸声,明治想不醒都不行。
不过明治醒过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手下反叛了。
可能是平民的起义,或者底层武士的叛乱。
也可能是野心家发动的战争,如曾经的幕府。
这些都是发生过的,所以这才是明治的第一反应。
“天皇陛下,情况紧急,还请速速前去避难。”
明治的陆军侍从武官匆匆赶来,拉着明治就要走。
“外面是什么情况?是谁在开炮?!”
明治已经蓄满了怒气,并不配合。
当然不是他怕死,而是他不认为炮弹会打到自己头上。
活着的他可比死了的他有价值,不管是幕府卷土重来,还是什么新的野心家,都必须得到他才行,而不是杀死他。
既然炮弹没有第一时间打到他的住处,剩下的自然也不会打过来。
“非常抱歉陛下,事发突然,暂时不能判断敌人的身份。”
“不过炮声是港口方向传来的,敌人要么是在海上开炮,要么是在炮台开炮。”
“不过,听炮弹爆炸的声音,并不像炮台上的轻重火炮。”
那个炮台并没有多少防御,毕竟这是东京湾最内部,敌人都打到这儿了,证明整个东京湾岸防都没了。
这些大炮中有大量速射炮炮弹,还是152毫米炮弹,炮台上没这东西。
“海上?海军?西乡从道?还是萨摩藩?”
明治皱着眉头轻声呢喃,
“也不对,海军为什么要叛乱?即便是。成功了,也不会得到多大的好处,难道是不想同北洋作战?”
明治想不通。
“谁知道海军怎么想的,陛下,当务之急是尽快离开东京,前往京都坐镇指挥。”
“不论是谁,到时候都可以调集军队,从容应对。”
侍从武官非常着急。
炮击的规模非常大,来的也非常突然。
过不了多久,步兵就应该出击了吧?
天皇有用,不会被杀掉,他呢?
“不急,暂时这里还是安全的,去把嘉仁带来。”
明治摇了摇头,跑是得跑,但也得把儿子带上。
本来这种时候,应该谁都不信的,但陆军侍从武官不同,不是说他有多信任对方,而是对方是陆军的人。
东瀛的权利原本在幕府,当时幕府将军和各地大名贵族甚至武士阶级才是实权派。
后来,部分开化的实权派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击败了幕府军,“奉还大政”将权利“还给天皇”。
类似于楚义王,区别在于15岁继位的明治不贪心,好好的当一个吉祥物。
不会真以为,奉还大政了天皇就掌握大权了吧?
不会真以为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圣人,西南四藩打生打死辛辛苦苦干这么久,白干?
所以,之后的权利其实是倒幕派抓着,为首的就是西南四藩的掌权者们。
只是以伊藤山县等为首的统治集团知道,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团结整个东瀛的人来做统治者。
所以,1876年开始,他们不断强化天皇的影响力,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强化影响力。
让民众从“不知道有天皇”,逐渐转为人尽皆知。
这时候的明治还只有影响力,直到山县有朋对东瀛陆军进行“武士道”教育。
将天蝗视为东瀛陆军唯一的“神”来崇拜,才使其权力开始迅速扩张。
在这之后,天皇才作为平衡的支点,能左右权力的天平。
不过具体权力,依旧由实权派掌控,例如山县甚至能遥控陆军。
海军当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海军多为技术兵种,有一定见识、学识,懂得思考。
简而言之,不那么好忽悠。
所以相对而言,明治是更相信陆军的。
“陛下,殿下来了。”
只花了六七分钟,侍从武官就把明宫嘉人亲王带来了。
也就是大正天皇。
“这么快?”
“是在路上”
侍从武官的话还没说完,戛然而止。
因为……
boom!
一枚203毫米炮弹恰好命中了明治的寝宫。
炮弹在明治和嘉仁中间爆炸。
然后,二人连同侍从武官,变得满地都是……一旁没垮塌的柱子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