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逐渐传到外圈,全场沉默。
闵地曾经是有银行的,还是华夏第一家银行,由红顶商人在1876年开办,资本350万两,其中一半为民间资本,一半为汇丰行入股。
不过随着红顶商人生丝大战失败破产,乾泰银行经营8年后也随之宣告倒闭。
“黄会长,不知这股息多少?一年几付?几年付清?”很快,众人又回过神来,问道。
,!
黄鑫浩笑着摇了摇头,这些事汤潇逸已经交代过他了:
“此言差矣,此言差矣!你说的那不是股息,是利息,也不是股权,是债权。”
“这次汤大人要开的,是正经的银行,购了股票,就是股东,股息没有定数,业绩好多些,业绩不行就少些,出现亏损就没有。”
“不过有铁路打底,想来是不会亏损的,另外闵军军饷也以此行发放,就算经营不善,不过是股息少些罢了。”
“对了,汤大人再三叮嘱,你们买了股票,自己交易也就罢了,但是不能卖给洋人。”
“我话已经带到,要是到时候谁卖给洋人,一家老小发往惠远的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最后一句话黄鑫浩说的十分冷冽。
汤潇逸是想带着民间商人一起,共同来发展,这样比他自己一个人快的多。
同时,这募集的资本,也能当做启动资金。
和这些人,不用搞太多奇奇怪怪的规范,反正有刀子能保证他们的道德底线不会消失。
消失了,就用7.65来批判他们。
而给了洋人,到时候麻烦事儿就多了,特别是洋人银行。
“没有利息?”
“还要承担亏损?”
乾泰银行是首家,但之所以亏损,最重要的就是并没有弄清楚债权和股权。
认购了股份,是有利息的,六年,每年还两次,每次还本金的12.5%,总计150%。
比如认购1股5000两,每次给“股息”625两,六年总共给7500两。
但是,这笔钱给完了,股权就和你没关系了。
这哪里是股权,这就是债权。
而且利息极低,年利率相当于8.3%,看起来不错?这是贷款啊!现在个人贷款都没这么低。
而且在清国,有这笔钱,干点啥不好?倒货怕风险,那就买地,那个保值率高且稳妥,收益率也比这高。
这也是为啥乾泰银行支撑不下去的原因。
“这好像还真是银行,洋人的银行就是这样的。”
“不过好像不如乾泰行……”
“说什么呢?这可不会把钱还你后把你踢出去,而且有铁路打底,高低不会亏,总归比借钱出去有前途。”
“兄台好眼光,不知兄台准备买多少?”
“emmm……黄会长,我隆业商号认购100股!”
“你!我建泰行认购80股!”
“我10股……”
商人有大有小,不过买几股的钱还是有的。
部分接触进出口多,接触洋人多的商人选择下手支持,部分人还在观望。
另一部分正在凑钱,也就是兴隆茶号一类,因被成本提高,又被盘剥,资金不够的,只能几家人合买。
只有一小撮人无动于衷,甚至眼光冷漠——开钱庄的。
零零总总的,卖出去1500股,总计75万两。
当然,是认购,而非直接给钱,正式给钱要之后。
“黄会长,麻烦您告诉汤大人,咱们来的时候不知道这事儿,现在也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
“等回去查看一下家中存银,我们再讨论追购,还请宽限一些时日。”
一些认购了股份,还想追购的,挤到前面来求情。
“大家不用急,还有七天,这七天用于募集资金,七天后停止认购。”
……
“你们晋商不去插一手?听黄会长的意思,这还是个正经银行。”
“你们徽商不也没动吗?怎么?还想着贩卖私盐呢?”
“那也比你们这群南蛮子给洋人走私大烟来的好,好好的十三行,传承百年,衰落在你们手里……”
“这银行啊,还是得先看看,别又是红顶商人之流,借机低息借债,钱到手翻脸不认人……”
角落中,银号的各位掌柜或者东家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
“这么着急着成立银行吗?闵地穷困,要是去松江府募资,肯定能卖出更多。”
郑景溪不明白,汤潇逸为什么只盯着闵地商人,而不是去商业金融业更发达的松江府。
汤潇逸摇了摇头:
“时机还未成熟。”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