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起义遍布各个行省,各个阶级,各个年代。
另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山贼土匪。
有想法的人,都会剿匪或者镇压义军,给自己的顶子染成红色。
例如淮军,起家是长毛时期,但大发展是镇压捻军的时候。
另外,那个大官,没点自己的班底呀?那,脏活累活谁干?
不过一次五千,都可以横扫一个行省了,毕竟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是废物,这个数量太夸张了。
“大人,要练兵,兵甲也得备齐,洋枪不能少,枪炮能靠上面拨,但大多老旧,不堪用的。”
“购枪的话,外购一支枪少则十两,多则二三十两银子,枪弹更贵,多达千发数十两。内购更贵。”
“八百人,最少购枪一千支,留二百支备用。”
“炮的话,一门老式格鲁森37毫米小炮售价近400两,一发炮弹一两二钱。”
“大炮,克虏伯80毫米野战炮,此炮威力较大,轻重适中,淮军装备较多,价格也合适。”
“三年前淮军进口一批十八尊,连带炮车,每门炮附带400枚炮弹,单价1500两……”
“有了枪炮还得经常训练,马提尼步枪每千发子弹十五六两,毛瑟每千发子弹20余两……”
徐希颜零零总总的给算了,八百人,每人的军饷、衣服、武器设备,还有各种行政经费、建设费用。
养这八百人,一次性投入三万两左右,之后每年还要消耗一万多两万两用作日常训练,还没算上面能拨个几千两。
徐希颜也不敢强求更多了,因为这待遇已经远远超过了绿营。
而且出征是要加钱的,不是拿了这个钱就不算了,一旦开拔,最起码是双饷。
汤潇逸听完后,有一些疑问,例如火炮为什么这么便宜,比他想的便宜好多。
“这是旧炮,新式火炮价格贵好几倍,但双方没有本质区别,对我们来说,这种火炮已经够用了。”
徐希颜解答了汤潇逸的疑惑。
他说的是卖德制c80 80毫米后膛钢炮,实际上是70年代生产的m1873式轻型野战炮的改进型号,在清国也叫克虏伯行营炮。
口径75毫米,重840公斤,行军重量1840公斤(加炮车、弹车什么的。)
最大射程6000米,可以发射单层/叠层开花弹、子母弹、群子弹,射速每分钟1-2发。
当然这个射速看看就行了,不仅人员素质不够也没其他因素影响。
“行吧,挑八百人走吧,回去我就去给你活动,升一级而已,花不了多少时间。”
“另外武器的事儿先不急,我让人在欧洲问问价格。”
“那还剩下四千多人,怎么办?”
汤潇逸主要目的不是问问价格,主要是,现在手里没钱,要不是抢到些美元,他连赏赐都得回去当家产才能发下去。
当然,便宜一点总是好的。
“大人不必担心,只要营地出来了,配几百个辅兵,又一千来个民夫,没人会觉得奇怪。”
“另外船政要招一批船工,为三十三号、三十五号船做准备,合拢厂咱们说了算,能从中挑二三百人做学徒。”
“各厂也要扩张,零零总总的也能放下几百人。”
“您的船也得要人,也能从中挑几百又是一千人了。”
“最后剩下一二千人,虽然放不下了,但让兵营看着他们,让他们种种地……”
刘一鸣还没说完,汤潇逸猛的一拍大腿跳了起来。
“对呀,船厂要人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刘一鸣诧异的看着汤潇逸,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块地是谁的?”汤潇逸看向刘一鸣。
“这块地?是船帮的,专门给船工用来修理船只用的,这附近二里地都是船帮的。”刘一鸣虽然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
“把这块地买下来,还有周围,然后建上房子,在这儿开挖一个小船坞。”
“不用能造船,能教学就行,挑几百一千个机灵……稍微机灵一些的,教他们造船。”
“年纪小的找个先生教他们认字,会了之后找学堂教谕,教他们机器和航海知识……”
听到这儿刘一鸣脸都白了,要真这么干,汤父会不会找他麻烦?
“大人,这得花多少钱呀?而且就算教会了,船政也放不下这么多人。”
“您要是缺人,我给您从船政找,不行还有松江府,津门,南洋学堂也开了。”
汤潇逸怎么可能答应呢?好不容易有了新的、能够避开不得办厂规定的主意。
“我又不是养不起,等年后,差不多就有钱了。”
“放心,我养他们有用,已经想好了用处,不会有问题。”
“一鸣兄,只要这事儿办成了,一切顺利的话,十年,我许你一个四品实职!”
刘一鸣刚刚还想劝汤潇逸,现在已经在盘算自己的家产能变卖多少钱,能不能提升一下这儿的规模了。
至于汤潇逸会不会骗他?徐希颜也还在他身边呢,还是汤潇逸掌兵的人选,怎么也不会在他面前食言。
至于四品实职的难度,反正汤家的路子能够上总督,就算四品道员没有,从四品知府、五品同知还是不难的。
“愿为大人效死!”
“行了一鸣兄,找个地方先安置一下他们吧,毕竟这么多人,在这风里吹久了,病了就不好了……”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