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低头沉思,脸上的震惊渐渐被一抹复杂的情绪取代。
他缓缓说道:“父皇,儿臣并不是不认可雄英的本事,只是觉得,他太小了,若是过早涉足这些事,怕是会引来非议。”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耐:“非议?朕当年起兵造反时,世人非议的还少吗?天下是打出来的,银子是赚出来的,不是靠清名守住的!你这个做父亲的,平日里就该多教教他谋局之道,而不是一味担心这些闲言碎语。”
朱标闻言,正色说道:“父皇教训得是,儿臣明白了。雄英确实比儿臣想得更加聪慧,也更加……有胆识。”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你能明白就好。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但朕不希望他只是小聪明。等日后机会到了,朕希望他能和你一起,为大明的江山做更多实事。”
朱标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既有几分骄傲,又有几分感慨:“父皇,雄英能有今天,全靠您教导有方。”
朱元璋轻轻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冷静:“好了,话不多说,这箱银子,朕让人送去皇后那儿,就说是雄英的一片孝心。至于这件事的细节,你心里明白就好,莫要告诉别人。”
朱标点头:“儿臣明白。”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朱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多了一抹难得的温和:“标儿,你是朕的大儿子,将来要接过这大明的江山。雄英是你的儿子,也是大明的未来,你要多教他,别让他走偏了路。”
朱标低头行礼,语气中透着一丝沉重:“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用心教导雄英,不负您的期待。”
朱元璋转身回到龙椅上坐下,目光落在案上的奏折,却没打开,只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标儿,”朱元璋语气缓了几分,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平日里让雄英多读书、多学规矩,这些朕都知道,也支持。但这孩子天性聪颖、鬼点子多,你不该把他的心思拘在宫里。他年纪虽小,却已懂得如何为大明筹谋,若是有机会,你该让他多出去走走,看一看民间疾苦、听一听百姓心声。也许,他还能为咱们的江山赚回更多的银子。”
朱标听了,顿时愣住了。他盯着朱元璋看了半晌,眼神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父皇,您……是认真的?”
朱元璋抬起头,理所当然地说道:“自然是认真的。雄英不是普通的皇孙,他是太孙,是未来大明的储君。朕让他出去走动,是为了开拓他的眼界,让他知道,这天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顺带嘛——”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要是他还能给朕的内库添些银子,那就更好了。”
朱标一时语塞。他本以为朱元璋只是对孙儿格外宠爱,却没想到,朱元璋的想法竟然如此“现实”,甚至可以说是务实得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