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好日子要来了

 冶铁的炉窑的要求很高,而且要引出铁水,比烧陶的炉窑更加繁琐。 

 现代工业,已经有完善的冶铁工艺。 

 不过在奉国教授的记忆中,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些落后的地区,冶铁还是用的这种简易的炉窑。 

 他凭借记忆,通过手绘的方式,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图纸。 

 奉国教授耐心地和林硕解释图纸的几处细节,标注尺寸和比例。 

 除了炉窑之外,他还画了一张风箱的图纸。 

 风箱要简单得多,林硕只是听他讲了一遍就会了。 

 只是这炉窑,林硕还是一知半解的。 

 他不是专业人士,奉国教授讲得很细致,他仍旧有不少问题没搞明白。 

 比如铁水和矿渣要如何分离,出铁水的孔如何过滤杂质,炉窑的高度和火焰的温度最高点的设计,怎么聚火控制炉温等。 

 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就会导致炉温不够,无法融化铁水,整个炉窑就废了,相当于白干。 

 在商讨了两个多小时后,林硕决定喊人来动手试试。 

 他没打算一次就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尝试几次,总有一次会误打误撞地成功。 

 曾经没有工业体系的时候,前人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试错,试出来的。 

 受到奉国教授的感染,林硕也逐渐进入状态,渐渐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雨水打在身上冰冷的触感,脑子里只剩下把炉窑建好这一个念头。 

 接下来的时间,林硕将庆林等人喊来帮忙。 

 由于下雨的原因,他们只忙碌了一个上午就回来休息了。 

 他们扩大河道,将河流的下游挖掘成一个直径约二十多米的小湖泊,同时寻找黄泥和黏土,在其中混入盐和干草,搅拌成泥浆。 

 再利用泥浆,依照奉国教授的图纸开始搭建炉窑。 

 在此之前,他们在炉窑上方搭建了一个小棚子,用来防水。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炉窑其实并不大,没有高耸的烟囱,也没有电视中那样可以钻进去人的巨大空间。 

 空间越大,需要的木材就越多,所以小的空间更适合他们目前的情况。 

 炉窑共有两米高,只有一米多宽,共分为七层。 

 最下层的炉底留有风道,用来鼓风增加火焰的热量,上面一层为炉灶,添加木柴。 

 在往上,中间一层为炉缸,这里主要是聚集铁水,同时在炉缸开了个可以开关的小孔,用于引出铁水。 

 炉缸上层是炉腹,空间最大,用于过滤铁水和残渣。 

 炉腹上面还有一层,为炉腰,这里是中空区域,用于隔离炉缸内的高温。 

 炉腰上层是炉身,这里需要人为搅拌,添加还原剂,用于预热铁矿石的温度,和还原氧化铁,分离出铁和其他矿渣。 

 最上面,是开放炉喉,也可以叫炉口,从这里加入铁矿石。 

 两米的炉窑,内部极为复杂,修建的时候林硕吃了不少苦头,用时三天。 

 秋雨一旦落下就下个不停,虽然不如夏日暴雨那般猛烈,淅淅沥沥的声音挺久了却也让人烦躁。 

 雨水冰凉,他们无法在外工作一整天,只能工作半日休息半日,否则身体会出现问题。 

 在此期间,除了建造炉窑等待干燥之外,他们还在烘干时,烧了许多木炭出来,单独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