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小荣 作品

第174章 科举进行时

 随着锣声的响起,考生们停止作答,缓缓走出考院。

 和上一场书科不同,书科结束的时候,考生们尚且还有心思闲聊,有说有笑。

 但数科和礼科结束后,大部分考生都一脸疲倦,一言不发。

 没有人能在考完今年的数科后,笑着走出来。

 书法和绘画不存在会不会,律法和文章的题目,不会的也能写上几句。

 数科不会,那是真的不会。

 这次礼科考卷,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数科的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哪怕是精通算学的学子,在面对数科最后两题时,也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在科举之前,他们就得知,为了筛选数科人才,今年的数科题目可能会有些变化,却也没料到变化这么大。

 不过,已经结束的科目,也没必要过于纠结,他们不会,别人也不会。

 数科和礼科的题目,答案都是固定的,要好批阅一些。

 两日之后,各个考院就公布出了结果。

 往届科举,其他科目很难出绝佳。

 但数科之中,会出现不少绝佳的试卷,往往要根据他们的解题步骤,卷面整洁程度,字迹工整程度来做出排名,决定谁是数科状元。

 今年则不用。

 三十个考院,近十万考生,数科绝佳,仅有一人。

 就连甲上的人数都不多,只有区区六人。

 甲等的倒是不少,有三十余位,说明他们只答错了两道,极有可能是最后两道难题。

 宋府。

 陈先生有些感慨,说道:“我们几个老家伙,果然是老了,第十九道题目,有六位考生都答了出来……”

 当初那道最简单的将军饮马题目,也困扰了他们四个许久。

 没想到,在增加难度的情况下,短短一天时间,就有六位学子想出了正确的解法,当真是英雄出少年,这些年轻人,才是算学的未来。

 虽然那六人不知道是谁,但那份绝佳的试卷,必然出自小李先生。

 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实本来,他们不应该出这两道题目。

 这对其他学子不公平。

 问题是,他们能出的所有题目,都是小李先生教他们的,无论他们怎么出,结果都是一样的。

 只要他参加科举,就没有人能和他争数科状元的位置。

 四位老先生离开宋府时,宋敛正好从外面走进来。

 这次科举之上,礼科居然也出了一份绝佳试卷。

 为此,整个礼部都被惊动了,侍郎大人带着礼部郎中,还有礼部员外郎的他,亲自去第一考院审查那份考卷。

 要知道,就算是将五礼全都背下来,一字不漏的填上去,也只能得到甲上。

 有一些细节,只有真正组织主持过这些典礼,才能写的出来。

 那份考卷宋敛看了。

 他都没办法答的那么完美。

 那位考生若是去礼部,无须额外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可以直接接替礼部郎中的位置。

 侍郎大人也说了,等到科举成绩公布之后,一定要将这位考生争取过来。

 ……

 科举每一科,至多考一日,但阅卷往往需要数日。

 至第三场乐科时,第一考院,还有近一千五百人。

 三科结束,只淘汰了五百余人。

 这其中,固然有科举考生实力更强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这里是第一考院,汇聚的本来就是大夏最顶尖的学子。

 靠后一些的考院,三科过后,甚至有淘汰八成的。

 当考院大门打开,考生们依照次序进入的时候,哪怕是四大书院的学子,心中也变的忐忑起来。

 与绘画、书法类似,科举乐科考试,每一位考生的弹奏,都会有五位考官进行评判,去除其中最高和最低的评价,取剩余三位考官的平均意见。

 考生和考官之间,有屏风遮挡,考官看不清考生的脸。

 虽然这可以保证足够的公平,但乐科不仅考验能力,也考验心态,考生只有一次弹奏的机会,若是太过紧张,临场发挥不佳,就算是在前三科取得了足够的优势,也有可能在这一科折戟。

 今日的考试,时间较为紧张,为了在一日之内考完乐科,近一千五百位考生,足足分了二十个小的考场。

 即便如此,直至天色渐晚,考院的门才打开,学子们陆续从中走出来。

 乐科的成绩,考官们现场就会打出,考生们不知道具体成绩,但却会被告知乐科是否通过。

 “这届乐科状元,应该非那人莫属了吧?”

 “当然,绝佳的成绩,怎么可能不是乐科状元?”

 有人一曲祭天神的云门,让五位考官彻底沉浸其中,听的当场忍不住跪了下来拜天,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考院。

 据说,那五位考官爬起来之后,全都给出了绝佳的评价。

 很多人都觉得,这届乐科状元,非晋州那位乐道天才莫属。

 没想到,四大书院之中,竟然也有人能获得乐科绝佳。

 据当时在外面排队的几个考生说,那人样貌英俊,但他们却并不认识。

 那几位考生,分别来自四大书院,但他们却无一人认识,使得他的身份一时成迷。

 本以为这次乐科状元,非此人莫属,不曾想到的是,第七考院中,也出了一位乐科绝佳。

 不愧是科举的二十年轮回,往届连甲上都很难出现的乐科,这一届,竟然出现了两位绝佳,这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