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林成刚本人,这会儿已经重新坐回到会议桌主位上的常浩南倒是一脸平常。
他当然也觉得4-5年这个时间有点偏长,但这显然不是林成刚工作态度的问题,作为主持全局的总负责人,绝对不能在这种时候再给对方额外增加压力。
“小心一点是对的……宁愿事前检查,绝不事后返工。”
常浩南随口说了句从上一世一直记到现在的标语:
“另外,在金属形貌和氧化反应这块,我的课题组也有几个人正在关注,你等会儿把相关资料挑重要的发我一份……”
林成刚一愣,接着赶紧点了点头:
“好……”
如果不是常浩南提到课题组的事情,他都快忘了对方还在京航大学挂着个教授的名头。
至于为什么一个搞航空的教授会去研究金属材料和化学反应……
嗐,双料院士的课题组,研究范围多离谱都不奇怪。
随后,考虑到一众老同志的精力问题,常浩南宣布了一次休会。
不过他的担心显然有点多余。
因为就在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会议室里紧跟着便响起了一片讨论声。
虽然其他人在项目中并不专门负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但毕竟都是来自差不多系统的,又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技术人员,哪可能完全不了解。
甚至隔壁几个院本身也有固体火箭动力研究部门,只不过因为专精方向不同,所以没有被分配到相关任务而已。
“话说林研究员,你刚才提到的那一系列研究是哪做的啊?不会是被论文给坑了吧?”
来自航天科技六院、已经在验证弹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陈志巍凑到林成刚旁边。
虽然他们都是搞火箭动力的,但不同推进剂之间的差别可以说隔行如隔山,所以平常倒也不太关注固体推进剂那边的情况。
林成刚此时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听到来自旁边的声音之后才反应过来,但刚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对面的另一位代表抢了先——
洪孝义同样来自六院,只不过是航天科工六院。
实际要说固体火箭发动机,他们才是资历最老、实力最强、经验最丰富的单位,只不过眼下几乎全部力量都在主攻几种弹道导弹的动力研发,所以只好交给兄弟单位来牵头。
不过,洪孝义本人作为41所副总工程师,在能力方面绝对没的说。
“这个应该不会……”
他接过陈志巍的问题说道:
“老林刚才说的那个研究我们也注意到过,是mit一个课题组做的,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连续发了好几篇材料和能源动力方面的顶刊……而且你听他说的轻巧,好像就是把别人的成果借鉴了一下,但实际这些论文都是偏基础的理论研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转化到应用层面,那绝对是下了大功夫的。”
已经回过神来的林成刚突然听到一波如此直白的吹捧,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点头,表示洪孝义说的没错:
“主要是我们也做过前期的研究论证,跟他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基本都能对得上,所以至少在宏观燃烧特性特这块是不会有问题的,至于微观机理……只能说这方面现在的争议本来就很大,而且一般都是理论化学那边才会去碰的内容……”
他说着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向后仰倒,把上半身埋入到座椅靠背里:
“总体上,我们倾向于这是固体推进剂在以药柱形式被装填进燃烧室之后,受到了某些目前尚未被了解到的特性影响,才导致燃烧特性跟在外面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
三人本来也只是趁着休息时间闲聊,何况大家虽然是兄弟单位,但往深了说也都有各自的绝活和秘密,所以这个话题很快便告一段落。
但常浩南却因为洪孝义刚才的一句话而电光一闪——
“林研究员。”
他开口打断了那三个人之间的交谈:
“你后面发资料的时候,记得把那几篇原始论文也一起给我。”
“我觉得有可能是他们的研究过程出了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