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于院士一声令下,整个项目团队又重新行动起来。
作为正向爆轰驱动风洞,虽然jf16多出的激波反射腔和辅助爆轰段给设计过程增加了很多难度,但它们本来也是爆轰驱动段的一部分,所以在事后维护和检修方面反而比几个老前辈要稍微省事一些。
因此,众人很快便轻车熟路地完成了刚才的全部要求。
风洞结构,全部安全!
这个结论让姜宗霖心下稍安,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让同志们休息一下,下午三点准时进行第二轮测试!”
风洞的操作过程完全自动化,并没有什么体力活,但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在下完刚刚那条指令后,姜宗霖自己却并没有去休息。
而是把手中已经快翻到最后面的笔记本合上,接着重新翻开——
不是从第一页开始看。
而是直接找准了中间的某个位置……
刚才他的思维一团乱麻,看笔记只是习惯性排解压力的动作而已。
现在冷静下来之后突然意识到,或许可以从之前记下的二位c-j方程解法当中寻找一些思路……
不过,很可惜。
虽然他对于笔记内容的理解比之前加深了不少,但直到当天晚上第二次测试准备就绪之前,都仍然没能看出任何端倪。
年届八十的于老院士实在有些撑不住,已经在几个小时前被扶下去休息了。
因此这一次的口令只能由姜宗霖自己来喊。
又是测试一时爽。
几个小时的准备,只为了接下来还不到一秒钟的工作时间。
“点火!”
在姜宗霖喊出口令的同时,另一名操作人员转动钥匙,第二次启动了jf16风洞。
除了几个设定参数以外,一切都和上一次没有什么不同。
甚至显得有些单调。
选中数据,导出、处理分析……
都不需要额外指挥,后续工作便在几分钟内一气呵成。
但结果……
“驱动段出口的压力信号为745.3mv,对应的气流速度6356m/s,持续时间大约122us……”
刚才那名操作人员迅速报出一串数据。
姜宗霖几乎在同一时间心算出结果,气流速度确实比上次提高了大约3%。
瞬息之后,对方又继续给出了所有人都最关注的那个数字:
“总温……7657k。”
气流总温不是被直接测出来的,而是通过很多其他数据算出来的。
所以对于经验不太够的人来说,出结果会稍慢一些。
“……”
姜宗霖心里瞬间咯噔一声。
接着从旁边拿起计算器,飞快按了一遍。
他的心算结果没有错:
“总温比刚才提高了大概1%……”
虽然其他人其实看不到狭小液晶屏上的数字,但姜宗霖还是把计算器调转180°,向众人展示了一下结果。
“输入参数是按照刚才于院士的要求,提高了3%的,这一点绝不会错。”
坐在房间另一端的二号操作员语气笃定。
他负责在点火之前对设定参数进行最后的核查。
“风洞总温的计算精度可以控制在正负25k以内,说明只要提高参数,那么风洞总温和气流速度都会相应提高,在定性趋势上没有问题。”
姜宗霖站在显示着结果的屏幕后面,缓缓分析道:
“但总温提高的幅度却只有计算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