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战(第2页)

 这一句话,让周围的听众们都是一愣:

 “啊?”

 实际上,在21世纪初这个时间点上,华夏军队和技术人员已经开始了针对新型作战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而且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受制于硬件和成本方面的限制,这些探索更多还是存在于纸面,以及少数试验型的部队当中。

 坐在会议室里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一线工程师,对这些不够了解也很正常。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用信息流代替语音传达空情信息”这件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要用信息流传递指挥命令,确实就显得有些抽象了。

 毕竟,如果是文字的话,那么信息密度还不如语音。

 只有坐在最前面的郭林低头沉思,似乎有些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我们过去的指挥命令,都是逐级下达的。”

 常浩南见状,便直接解释道:

 “比如由指挥部把大的战役目标下达给预警机,预警机再把空情信息和战役安排下达给各个机群,最后由团或者大队一级的一线指挥员给各作战单位安排具体命令,这样每一级的指令本身相对简单,自然可以靠语音来传送。”

 “不过,即便信息本身可以在几秒之内短时间完成传递,但人脑要理解和处理信息却需要过程,尤其对于本身就处在战斗当中基层指挥员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由预警机,乃至更高级的指挥部承担一部分低级决策和信息处理,然后把指挥信息直接传达到作战单位,这样一来,不仅一线指挥员的负担大大减轻,空中单位也可以摆脱航空团或者航空大队的编制桎梏,以更小、更灵活的波次进行作战。”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每一级需要传达的指令内容将会变得极为复杂。”

 说到这里,他把身边黑板旋转180°,并在上面画了两个圈:

 “比如由我方一个团对抗对方的一个团,在原来的指挥方式下,这相当于是由一个单位对抗一个单位,只要通过语音指令下达驱逐、拦截或者开火的命令即可,至于具体如何执行,那是飞行团长操心的事情。”

 然后,又在圆圈里画上了很多个小三角符号:

 “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直接指挥24架飞机对抗敌方的24架飞机,那么……”

 常浩南重新看向会议室周围坐着的一众人。

 “指令的复杂程度就会变成原来的数百倍!”

 郭林恰到好处地接上了话:

 “所以需要把指令信息和空情信息一样,以数据链的形式发送到每一架作战飞机上面。”

 “没错。”

 常浩南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

 “微操嘛,是有两面性的,操作好了就是神来之笔以弱胜强,要是操作不好……”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过,小房间里还是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运输大队长的微操梗,即便在这个年代也已经广为流传,因此大家都懂这是在点谁。

 “信息化作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降低指挥员的微操难度,减少指挥的中间层级,来实现信息的最大效率传递。”

 小小的玩笑过后,常浩南总结道:

 “而空战,由于瞬息万变的特性,则是最能够直观体现出效果的场合!”

 常浩南虽然两辈子都没能成功参军,但前世毕竟也是有过不少项目经验的老油条了,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是去军校讲,那可能还是要露怯,。

 在眼前的场合肯定足够用了。

 而事实也证明,这一番解释的效果不错。

 大家很快接受了他之前提出的概念,开始思考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