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浩南等人接回那四架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几乎同时。
盛京,航空动力集团第606研究所。
如今已经升任为全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的刘永全,此时正在对着电脑,查看下属几个设计研发团队刚刚提交上来的阶段性问题汇总。
这是他在参与涡扇10项目时,从常浩南那里借鉴过来的一个习惯。
后者在主持项目时,会不定期要求下属各设计小组将前一阶段新发现的,或是过去就存在、但理解仍不够透彻的问题提交上去,再分别进行解决和处理——
并不是说马上拿出一个结论,而是给出对下一阶段工作方向的引导。
实际上,这也正是常浩南通过系统开展项目时,系统给他的引导方式。
因此,对于参与者能力的提升也是几乎立竿见影的。
而刘永全作为常浩南的副手,正是从中获益最多的人。
所以在开始主持所里的技术研发工作之后,也有样学样地采取了类似的办法。
只不过他很快发现,这种接近于手把手教学的方式疗效虽好,但对于项目领导者本身的水平和工作强度要求很高。
结果就是,本就不算充裕的休息时间,又被挤占掉了不少。
“这一份也弄完了……”
刘永全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一边移动鼠标,点击了一下屏幕上的保存键,然后关掉文档:
“那就……还剩下最后两份。”
他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开始思索要不要休息一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进!”
刘永全觉得有些庆幸。
因为不用再纠结了。
房门打开,一名身穿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从对方那根本压不下去的嘴角,不难判断应该是有好消息。
“小万呐,是你那边的测试做完了?”
来人叫万中辉,是常浩南之前从涡扇10项目组基层挖掘出来的一位年轻人。
考虑到刘永全目前正好在负责m88和sea系列发动机的改进和研发工作,于是便交给他进行培养。
也算是带着见见世面。
当然,说是年轻人。
其实已经三十出头了。
比常浩南岁数都大。
只是在正常的工程师发展路径上还算年轻。
“没错。”
万中辉点了点头,把一直夹在腋下的文件夹放到了办公桌上:
“m88-3发动机新型气膜冷却设计的测试结果,您过目。”
按照之前给斯奈克玛画出来的饼,m88-3发动机要在寿命和可靠性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基本达到最早m88-1型号的性能。
重中之重自然是将推力提升10.5%,达到约8.4吨的水平。
而提高推力,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自然是提高涡轮前温度。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机匣减重、提高升压比、以及降低油耗等一系列升级内容。
不过,考虑到m88-3将和猎鹰z使用的sea系列发动机共同核心机,尤其是共用热端部件,因此为了提高研发效率,肯定要把燃烧室和涡轮的改进作为最高优先级。
而眼前这份测试报告,就是对他们几个月以来工作成果的初步检验。
“我看你这样子都能猜到,结果肯定符合预期。”
刘永全一边说着,一边把文件夹拉拿到自己面前,然后翻开。
“主流沿程对流换热系数和在涡扇10上的表现相仿……”
“压降水平相较之前的测试高出约10%……这是m88生压特性决定的,只能先这样了……”
“动力粘度……”
“雷诺数……”
“……”
他拿着一支没打开笔帽的圆珠笔,一行接着一行飞速浏览过测试报告的内容。
按照常浩南的要求,m88-3涡轮部分的冷却气膜孔设计几乎完全照搬了涡扇10。
尽管散热原理几乎不会因发动机结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毕竟没有经过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因此很多性能还是出现了一些下降。
当然,这些都是预料之内的。
因此刘永全也并未大惊小怪。
直到看见最后一项时。
“主流沿程努赛尔数……”
他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接着发出了略带好奇的声音
“嗯?”
这个反应顿时让一脸喜气的万中辉紧张起来:
“刘总,怎么了么?”
“唔……。”
刘永全抬起手摸了摸下巴:
“这个努赛尔系数似乎有些偏高……”
努赛尔系数,是对流热量与传导热量的比值。
这一数字偏高,但对流散热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传导散热量偏低。
当然,具体到航发这个环境下,努赛尔系数一般都是两位,甚至三位数的水平。
所以传导散热高点低点几乎不会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