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76章 种瓜得豆

 有关涡扇10技术来源的这些风言风语,如果只是在国内流传,那本质上不会超出小作文的概念和影响力。

 但如果国外的报道,而且是严肃报道也参与进来,反倒不是坏事。

 实际上,对于一种很快就可能进入量产和服役阶段的发动机来说,诸如结构设计之类的基础信息,是不可能长期不为人所知的。

 毕竟你要给基层单位下发维修保养手册等技术资料,而这些东西到了基层,时间一长,要想滴水不漏根本就不可能。

 之所以外界对于涡扇10的认知会偏差得如此离谱,主要还是因为常浩南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从确定设计方案,到子系统设计,再到部件级测试、台架测试以及目前的装机测试,都在密集的不到三年时间里一气呵成。

 尤其是牵扯范围较大的装机测试,甚至集中在1999年初至今的这大半年时间里。

 而且,从设计到测试,全都是一把过,根本没有返工过程,把知情者的数量降低到了最小。

 换句话说,见过太行具体长什么样的人别说是退役或者退休,甚至连年假都有可能没来得及放过。

 整个项目几乎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下运转着。

 泄密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而对于外界来说,他们也习惯了航空发动机动辄十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

 涡扇10才三年没什么新消息,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往已经推倒重来这个方向去想,现在新发动机横空出世,不靠谱的自然完全是瞎猜,而哪怕是靠谱点的分析人员,也只能往cfm56这个唯一的线索上面去先射箭后画靶。

 当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总体设计方案这种大面上的信息其实没那么重要。

 就比如cfm56的总体设计方案,随便找个伺候波音飞机的地勤基本都知道。

 甚至发动机本身也跟着客机一起往全世界卖,想拆了研究都可以。

 但也没见谁能原样复刻一个出来。

 说到底,造航发要是这么简单,那航空发动机也不用当什么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但如果具体到涡扇10上面,倒是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

 既然外国人觉得咱这型号是cfm56核心机发展出来的,而且还分析的头头是道,那咱就顺着他们。

 既不直接承认,也不直接否认,被问起来就是暗示三连:

 懂的都懂,不多解释,你细品吧。

 这么一来,至少也能让西方阵营内部来一轮狼人杀——华夏人把cfm56玩的这么溜,那肯定是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把相关技术资料给卖了。

 最后就算此事不了了之,或者涡扇10的实际情况过些年被曝光出去,也能达到破坏对手内部关系的效果。

 而且,法国人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找上航空动力集团搞合作,大概率也是与此有关。

 毕竟cfm集团就是斯奈克玛和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

 只是暂时还不清楚,对方到底是想要调查“技术泄露”的情况,还是有什么其他目的……

 想到这里,常浩南重新拿起电话,拨通了章亮平办公室的内线号码……

 ……

 他交给章亮平的任务,显然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完成,因此,在处理完这个小小的突发情况之后,常浩南还是按计划回到学校,开始着手开发具体的流形学习算法。

 相比于之前投稿给数学年刊的那篇纯理论论文,这才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庆节之前,常浩南已经整理出了两个基本的算法思路,由姚梦娜和他分别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虽然他现场构思出来的结果不可能一步到位就是最优解,但至少足够有代表性。

 第一类是全局思路,在降维时将流形上邻近的点映射到低维空间中的邻近点,同时保证将流形上距离远的点映射到低维空间中远距离的点。

 而第二类则是局部思路,只需要保证将流形上近距离的点映射到低维空间中的邻近点。

 比较起来,前者更加直观(当然也只是相对直观),但计算复杂度很高,对于硬件水平和算法设计来说都有一定挑战。

 局部思路更加抽象一些,且距离较远的点与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确,但计算量比较小,似乎更适配眼下这会的计算机性能。

 而这一次,是姚梦娜主动在几天后找到了常浩南。

 不过,并不是因为前者已经按照全局思路构造出了算法。

 或者说,确实搞出了算法,但发现走进了死胡同。

 “常总,我用构造出来的等距映射算法对三维空间中的二维流形【t, s, x】进行了数据点生成优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