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81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2页)

 “首先01号原型机现在连副油箱都没得用,考虑到降落时候还要留出一些燃料做备份,安全的转场距离恐怕不会超过1000公里,这个距离,往西是高原,al31fn的高高原起降能力还没验证过,往南往东,洪灾风险比蓉城还大,那就只能往西北,距离又非常极限,总不能让飞机降落到民航机场去。”

 “其次,就算转场过去了,当地势必没有维护保障国产第三代战斗机的能力,连高品质航油供应都很困难,以后要怎么把飞机弄回蓉城,这又是个问题。”

 “而且,如果132厂真的被洪水所破坏的话,那就算把原型机给保留下来,恐怕给我国航空工业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小。”

 显然,这是个两难的局面。

 说到底,面对这种级别的天灾,本来就不可能有一种万全之策,只能从中选择一个风险相对较小的。

 在接下来的将近半个小时时间里,众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想法,但总的来说都并不比杨宝树汇报上来的两种更加稳妥。

 而常浩南始终并未开口。

 实际上,在前几天刚从孙惠中口中得知那边的降水情况之后,常浩南就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有什么解决对策。

 防洪抗灾这种事,最有用的当然是水库。

 其次是大型工程机械。

 最好还有重型直升机。

 但这些东西显然不可能在一两个星期之内整出来。

 他开的是挂,不是魔法。

 而在缺少这些装备的情况下,传统的防洪抗灾……

 就只能是靠沙袋、石块和人墙来完成。

 沙袋和石块用来阻挡水流,而人墙则是用来减缓上游洪峰的冲击力。

 这是一套虽然效果很好但风险也极高的办法。

 一个不慎就会被水冲走的人墙自不必说,就算是搬运石块和沙袋,也属于极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要知道抢险救灾可不会只持续一两天。

 长时间连续缺少休息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搬运速度,有不少人都因此而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甚至失去生命。

 这个基本原理即便在20多年后也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好在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体的操作手段倒是改进了很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头脑风暴之后,常浩南终于想到了一种既可以缓解132厂内涝风险,又能够在抗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东西。

 组合式防洪模块。

 这个思路最早源自某些欧洲国家用的可装配式金属防洪墙。

 不过那个东西一来成本高的吓人,二来组装起来非常繁琐,根本不可能在洪水来临的情况下及时安装到位,实际效果十分有限。

 因此华夏这边在借鉴思路的同时,还进行了一些改进。

 核心其实还是石块+沙袋那一套。

 只是把石块换成了经过专门设计的钢制柱板结构模块,而沙袋则换成了内装高比例吸水材料的膨胀袋。

 在地面上时,体积和重量都很轻,一个壮年男性甚至能同时搬运10-20个。

 但是在抛入水中之后,几乎转瞬之间就能够吸水,形成密度为1/6-1.8g/cm3、体积15-20升(跟沙袋基本一致)的阻塞物。

 这个东西除了思路之外,关键技术有两个。

 一是要对金属的结构模块进行流固耦合系统分析和动力响应设计,以尽可能小的重量实现足够的强度,避免被巨大的水压冲垮——这几乎是常浩南最拿手的工作,并不算什么问题。

 二是膨胀袋里面的吸水材料。

 常浩南并非化工专业出身,只是大概知道那是某种高吸水性树脂。

 而且合成难度并不大。

 因为过去都是被当做工业废料直接处理掉的。

 但具体是什么,又有哪里能生产,那是真的一概不知。

 不过,这种事情,完全可以请求组织上的帮助。

 “丁主任,曹部长,我有一个想法。”

 趁着一个大家都沉默着的当口,常浩南终于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