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只发三个月。
剩下的过段时间,再发三个月,反正没个一两年,肯定是发不完的。
赵英男了解到,摄政王拖欠的士兵粮饷,少则一两年,多的欠了五六年都有。
怪不得他能攒下那么一大笔财富。
玩得一手敛财的好手段。
每次看到将士们快活不下去了,摄政王就发个把月的粮饷。
让将士们吃不饱,也饿不死。
反正西域太平,又不用打仗。
倒不用担心士兵们没发粮饷,会缺乏战斗力。
赵英男也决定,这粮饷要一点点的发,不能让将士们富裕得太快。
一来是确实没那么多钱,之前偷来的银子大部分都花了。
空间里就剩下一堆黄金。
不多。
二来是不能一次性把他们喂太饱。
摄政王欠的,咱们要是一次性给他全还了,岂不是成冤大头了。
等熟悉了,打仗了,把这些兵全都变成自己的兵了,再喂也不迟。
而且,赵英男还宣布。
杜绝吃空饷的同时,一定要把饷银发到士兵手上。
而不是拨款给军队,让将军层层克扣。
如此一来,好处实实在在给到了底层士兵上手,而不是养肥了几个高层将领。
这样士兵感激的才会是赵英男。
而不是他们的将军。
另外,如果将军想再从士兵手里把钱拿走,那他们也要掂量掂量。
士兵会是什么反应。
这也是赵英男和师爷乐意看到的局面。
话说回来。
兵部尚书是个肥的流油的三十多岁中年,一看就是皇亲国戚的模样。
赵英男下发任务,他不敢不接。
不接的,此时都已经去蹲大牢了。
兵部尚书听说,只让他们提供账本,做统计和宣传的工作,要把银子发到士兵手上,还不经过兵部。
一张圆脸皱成了苦瓜。
他一个兵部尚书,全靠是摄政王的亲信,这才捡到这么一个肥差。
你发钱不经过兵部,我还怎么赚钱?
但他也不敢反驳什么,眼前这位新王,武功高强不说,脾气还爆炸的很。
想来他决定的事情,也只有默默执行的份。
赵英男默默给师爷递了个眼色,说这兵部尚书,一看就是富得流油的人物。
改天找个理由。
把他抄家了,所得银钱肯定不会少。
汤师爷心领神会点点头,瞥了一眼兵部尚书,默默把他记在心里。
其实,除了分批次发放粮饷。
赵英男和汤师爷还做了另外的准备,先安抚好士兵后。
逐渐将他们分化。
到时候把这三十五万大军,分成七八个小军,再派往西域各处。
反正就是坚决不能让他们在一起。
汤师爷做了一套详细的计划,只是那需要很多时间去实施,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
这些事以后再慢慢说。
解决完这些降兵的问题,赵英男继续说第三件事:
民心。
老百姓乃是社稷的根本,特别是穷苦老百姓。
得民心者得天下。
换句话说,就是得到穷苦老百姓的支持。
就能得到天下。
因为他们占大多数,人数众多。
当他们放下法律武器,拿起武器战斗的时候,穷苦老百姓的战斗力远比世家。
远比富商这些强悍得多。
当然,也不是说不需要富商和世家的支持。
但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那就选贫农。
赵英男非常清楚这一点,在后世的几十年前,已经有一个伟人实践过。
工人和农民虽然没钱没势,但他们联合起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