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高能量密度所带来的长续航是优势,也是压力,我们的电池可以使用快离子环、超电子网和超导电解液来满足提高充电功率带来的更高散热需求,克服以往电池快充的瓶颈。
现在的新能源电池一般都是设计的底部水冷,我们已经将其放到电芯之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将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再加上这些设计,还能够有更快进程!
我们可以在这些设计和材料的基础上,开发电芯急速降温技术,在极端情况下物理阻隔电芯间的异常热量传导。
还有,开发一个电池内部的集成传感器,针对烟气与高压、撞击情况,只要检测到了该状况,传感器第一时间通知电池管理软件,让软件控制硬件进行物理隔离,彻底消除高温烟气可能引发的高压拉弧打火隐患。”
周瑜就像是老旧电脑突然加载了一大段数据,一开始说话的语速并不快,但是随着思绪和话语的速度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他说话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要保证电池系统无热蔓延、不起火,满足行业最高电池安全要求,我们还要继续开发石墨烯材料,最优质的技术路线还是固态电池!实现固态能源。
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在通过颠簸道路或者遇到突现障碍物时,可能存在电池磕碰的实际用车场景,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度型材搭配钣金钢材,为电池装上护甲,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底部磕碰的风险。
除了产品开发方面的安全设
计,我们在制造电池的时候,也要将标准设置到极限!”
“标准极限?”扬程轻声问了一句。
而青年博士邹夏生,此时已经,已经坏了……
┌??﹏??┐
只不过在场众人好像都没有察觉到他的脸色有些不对劲。
周瑜也是继续快速讲解道:“在工业领域,ppm百万分之一的缺陷率,而我们在生产动力电池的时候,就可以将标准定到更高程度!做到ppb级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率!
也就是说1000万辆车装载的动力电池,才允许有一辆车的电池在制造时可能出现技术问题,将问题电池的源头给掐死。
在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多设置几千个质量控制点,通过传感器实时地把数据上传到工厂的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够保持电池生产数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还能够开发工业软件,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比较,有任何异常数据出现,软件和系统就进行提示,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做到直接暂停该产线的生产运转,让工程师介入生产,加上软件系统只认数据,不认其他通融,从而保证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有保障。”
虽然脑海中还有很多想法,但周瑜却忍住了继续讲解的冲动。
现在这“亿点”任务,就已经足够当前的团队去狠狠忙碌加班了,说再多,如果不能落实的话,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