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楚王,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精细的计谋。便是粗浅手段,他也是会上当的。
秦政不是个擅长说服别人的人。
他以前做决定从服谁,哪怕臣属不赞同,也有太子去应付。陛下的时间如此宝贵,哪有空跟你慢慢纠结。
便是太子不出面,始皇帝陛下一个眼神过去,满朝臣子也就都乖乖听话了。
可惜这招不能用到楚王身上。
楚王是个骄傲自负的人,上位者对他施展气势上的压迫,大概率只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实权君王这么干还好一点,楚王会忌惮实力差距不敢擅动,势弱天子这么干只会适得其反。
更别提秦政如今只是一介白身,在楚王眼里连身份上的震慑都没有。
皇亲国戚自小被捧上了天,可不像底层爬上来的臣民那么擅长审时度势。有时候哪怕明明看出来你不好惹了,也不会想着退让一步,只会恼羞成怒。
所以秦政说完这么一番话后,完全没有继续劝说的意思。爱信不信,反正楚王妃已经被笼络住了。
如果楚王固执己见掌控起来很麻烦的话,不如干脆放弃他。
荆州兵权在他死后确实是会被贾南风给收回去,可贾南风又不可能自己统兵,不还是要另外找人领兵吗?
虽说她应该会有能胜任此事的心腹,但秦氏父子横插一脚之后,事情必然有变数。
倘若秦氏被贾南风拉拢到手了,
她考虑到秦氏和楚王一系的关系,是很有可能选择将兵权交给父子俩的。()?()
这样还能顺便安抚楚王残留的下属。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
比如嘴上说“楚王嗣子年纪还小,无法领兵,秦家父子是他的亲人,先替他掌控兵权一段时间,等他长大便可交还给他了”。()?()
哪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话掺杂了水分,等孩子长大还要十几年。可孩子就是年纪小,大家也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朝廷收回兵权,旧主之子可就什么都留不下了。
荆州将军们倒是想争夺兵权呢,可也要皇后认可才行。皇后不愿意松口,那谁眼红都没辙。
秦政心念电转,已经想好了一二三四五条备用方案。
楚王活着是一个解法,死了是另一个解法。无论哪种局势,对他们父子来说都没什么难度。
这边秦政在安心品茶。
那边楚王则在皱眉沉思。
晋朝用的煮茶法,将茶叶碾碎后用开水浸泡,还会加入葱姜桂盐甚至是茱萸等调味料,茶水尝起来味道很是丰富。
但是秦政不爱喝,所以尝了一口就默默放下了。虽然他们大秦很久以前也是这么喝茶的,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而且那时候秦政就不爱喝。
所以陛下日常都和太子一起喝蜜水,甜食党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不加调味料的饮茶方式要等到唐朝的茶圣陆羽推广煎茶法了。
秦政看楚王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干脆对侍者示意之后起身离开,让楚王自己慢慢想去。
楚王顿时回神,只看见先生潇洒离去的背影,对他毫无留恋。
楚王:……
楚王干巴巴地感叹:
“先生真是飘逸出尘。”
只是如今还未到南北朝时期,没有遭受百多年的战火流离。文人士子也没有因为报国无门而干脆自暴自弃,选择效仿“竹林七贤”搞些嗑药隐居弹琴酗酒的操作。
用这些东西麻痹自己,从而逃避惨烈的现实。沉醉在远离凡尘俗世的精神世界中,然后被不明所以的后世人夸一句魏晋风流。
所以像这种飘逸出尘的文人士子,楚王只能表示尊重地夸一句,还没有成为大众主流,不是很能得到世人普遍的赞赏。
——当然,竹林七贤没有像后头那些家伙一样嗑药,他们搞竹林团建也是因为当时三国年间的统治者过于血腥残暴,不得已而为之。
后世人好多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三国时期的,而不是两晋南北朝的。
飘逸潇洒的秦先生离开了。
秦先生这股爱信不信不信拉倒的洒脱气场倒是让楚王不好再多说什么,哪怕楚王觉得对方的话很是冒犯,尤其对皇后殿下非常冒犯。
时下道教渐渐兴盛,虽然距离道教创立也没多久,可魏晋就是流行这个。
形成正统教派后的道家子弟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盘散沙,隐约有了后世那种“爱信信不信滚,不要打扰贫道修炼”的心态。楚王一时担忧秦先生也是道家高人,决定暂
时不和对方计较那么多。
待王妃回来()?(),
他才私下抱怨了两句。
王妃哑然失笑:
“王爷胡说什么呢?”
她对于夫君的固执也很是头疼()?(),
之前着急过来也是因为猜到了对方难以被劝服。如今也只好绞尽脑汁地哄劝()?(),
希望他能迷途知返。
扶苏进入客院就看见父亲坐在窗前翻看书册?()_[(.)]???%?%??()?(),
立刻凑了过去。
秦政放下书本:
“回来了?”
扶苏见桌上有点心,立刻拿了一枚:
“我都没吃饱。”
秦政看他吃东西像小仓鼠啃瓜子似的,没忍住伸手捏了一下脸。
青葱水嫩的小少年捏起来就是比长大了手感要好。成年之后可一点婴儿肥都看不见了,脸上没有多余的肉,手感很是一般。
不过秦政觉得这也和儿子的厚脸皮彻底修炼到大成有点关系。
扶苏瞪圆了眼睛:
“阿父!”
秦政收回手,理直气壮:
“只是捏了一下,你小时候我捏得还少吗?”
扶苏:……
阿父还说他厚脸皮,他和阿父分明半斤八两!
小太子气哼哼地填饱了肚子,而后说起宫中发生的事情。和秦政所料没什么出入,他听罢点了点头就揭过了。
随后扶苏又问起楚王的态度。
秦政简单说了说。
扶苏眉头皱了起来:
“他这性子,倒是和他手下将军差不多,半点不爱听劝……算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不听就不听吧。”
别人要救你一命,你非要往死路上跳,那可怪不了旁人了。
扶苏现在也没什么耐心。
大抵皇帝当久了都会染上这样的毛病,比较唯我独尊。劝人是不可能反复劝的,劝一句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往常遇到自家臣子,劝不住干脆粗暴地下令,用帝王权威把人给看住,不给他作死的机会。
现在遇到的又不是自家臣子。
扶苏歪头看父亲:
“阿父觉得呢?”
秦政颔首:
“又不是非他不可。”
在有多重选择的时候,人难免会选对自己来说更省力气的那条。父子俩人生经验丰富,太懂该怎么给自己省事了。
当权者权衡利弊后,觉得继续扶持楚王的性价比较低,果断改走皇后路线。
扶苏撑着下巴:
“贾南风,多好用的臣子啊。”
虽然姓贾,但她其实不是贾诩的后人。不过贾诩的那些手段,她倒是学了个七八成呢,也难怪有人错以为她和贾诩是一家的。
秦政回忆了一下记载:
“处理掉楚王等人之后,她掌权了八年没有再做什么。但随着太子日渐长大,她又不甘心起来。”
聪慧的太子是淑妃谢玖所出。
淑妃是三国时魏明帝设置的后宫位份,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地位很高。到了晋朝时,沿用了这个位分,但地位降到了九卿的水平
。
即便如此,淑妃依然是很高的宫位了。再加上淑妃名下有太子,和贾南风一直不太和睦。等太子继位,贾南风显然捞不到什么好。
史册记载贾南风是因为善妒才针对淑妃母子,可别了,司马衷智力堪忧又不是什么香饽饽。很显然,她从头到尾都是为了权势而已。
为了当上太后之后可以继续独掌大权,贾南风肯定要杀太子的。她得扶持一个好掌控的新帝,或者继续让傻乎乎的司马衷待在皇位上。
然而聪慧的太子成年后必不可能老老实实等着司马衷驾崩再继位。
司马炎当初打的算盘就是太子长大后让太子。
太子监国又不是稀罕事。
因而贾南风在纷乱仅仅过去八年后就迫不及待地发难针对太子,还真不是她太过急性子,是真的等不起了。
那时太子连姬妾都有了,一旦姬妾生下了儿子、儿子还智商正常的话,太子的支持率就会陡然增加。
主上有继承人和没有继承人,可是两个概念。
可惜贾南风最终虽然杀了太子,自己也丧了命。最后皇帝这边没了皇后也没了太子,彻底失去反抗能力,被赵王司马伦挟持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傀儡。
而后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
赵王可以,我齐王/河间王/成都王为什么不行?赵王他还不会治国理政,摄政王当得稀烂,谁上都比他强啊!
于是三王起义,国土内彻底乱了起来。
在这第二阶段的纷乱里,贾南风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她想杀太子,赵王也想借机掌权。放任她杀了太子,然后拿着这个把柄再干掉她,自己成为赢家。
手法和贾南风杀汝南王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这次贾南风成了那把刀。
扶苏仔细琢磨了一下:
“贾南风会翻车,主要还是她太信任自己的心腹了。”
当时赵王时常讨好贾南风,贾南风将他当做心腹,皇宫禁卫居然都交给他统领。
可赵王是太子太傅,他自认为自己是太子党,从一开始就不满贾南风的决定,所以太子被废后他就密谋要推翻贾皇后的党羽。
是他的臣属劝说他别人都觉得他是皇后一党,就算太子重新上位也不一定会信任他,不如自己掌权。
于是赵王干脆等着皇后杀死废太子,再杀皇后。
为保万一,赵王还极力劝说贾南风把太子余党全部杀光,以绝后患。最终这一招给赵王上位扫清了阻碍,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秦政淡淡地说:
“倘若贾南风让真正忠心于她的人接管禁卫,那么赵王伪造惠帝诏书要废黜和捉拿皇后的时候,至少皇宫禁卫可以阻拦。”
之后贾南风再以手中掌握的其他兵马和赵王对峙,就不一定会翻车了。毕竟诏书是伪造的,一验就知。
反观贾南风这边,惠帝好忽悠,废太子确实是她忽悠惠帝自己立
下的,人家可没有作假。
可惜禁卫在赵王手里,赵王拿着诏书随随便便就把皇后给捉了,强行押去了金墉城,喂了毒酒。
扶苏认同地点头:
“贾南风不死,朝中其他藩王就生不了乱子。”
贾南风可比八王有远见多了。
她能治理好天下,也不会傻乎乎地放走匈奴贵族刘渊,让他回去创立个什么汉国。
她在位的时候五胡可没闹出什么乱子来,她一死司马氏的那群男人就光顾着内部互掐了,还给匈奴送血包。
赵王接管朝政之后把天下治理得一团乱麻,给了藩王们起义的充足理由。国都治不好还敢抢夺权利,有些人心里真的很没数。
结果都这样了,贾南风还要被说成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她确实是罪魁祸首,罪在她不该死上,她不死就没这些屁事了。
秦政微微眯眼:
“然而文人士子认为应该怪她杀了太子,若太子还在,不会落入这样的境地。”
说完,秦政自己都觉得好笑。
他当真轻笑了一声,笑声里全是嘲讽。
司马遹,一个被所有人都夸聪慧过人的太子。司马炎视他为大晋救星,后头朝代的人也这么信了。
他是怎么被废的呢?
他被灌醉了,然后被人哄着照抄了一份要求惠帝退位的文章。由于醉酒只抄了一半,剩下一半是贾南风仿照他字迹抄的。
然后惠帝看完决定处死太子,被臣子劝阻,最后只是废黜了太子之位。
这么粗暴的计策,太子都能中招。
这就是司马炎看重的太子,史书和后人吹捧的聪慧,真是贻笑大方。
太子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自己喝醉酒之后被人哄骗着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他自己不知道,皇后知道,多可笑啊。
提起这个,扶苏真的很无语:
“要么是贾南风私下里试探过太子,发现了他这个毛病。但是太子自己一无所知,还被人设计这么坑害,可见不够聪明。”
“要么是太子这个毛病一直都有,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样就显得他更蠢了,明知自己喝醉酒是个什么德性,还不加以防备,有这个下场是必然的。”
扶苏喝醉之后其实也会行事不谨慎。
虽然没司马遹这么夸张,但会思虑不够周全,提出一些隐患极大的建议。所以醉酒后绝对不能处理国事,只能老老实实睡觉醒酒去。
他清楚自己有这个问题,因而他非必要从不喝酒。只要不喝酒,那就不会出事,也不会给别人钻空子。
司马遹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还是别当太子了吧,八百条命都不够他死的。
这种人继位当上皇帝也白搭。
或许能指望他把国家治理好,但绝对别指望他能压得住外头那堆曾叔祖、叔祖、叔伯和兄弟。
知道晋朝封了多少掌握兵权的藩王在外头吗?随便来一个有脑子的都能玩死他司马遹。
到时候司马遹上位和赵王上位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